在广西巴马爬山遇险记

忧天下

<p class="ql-block">早就听说广西巴马是个旅游养生的好地方,2025年元旦过后不几天,我们就动身去了广西南宁、上林县,元月21日到了巴马。我们住在百魔洞景区的坡月村世纪养生园。这里四周都是喀斯特地貌的群山,风景美极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住的楼房就在山脚下,开窗就是陡峭的山和茂密的树林,几百米远的地方,有一个水库大坝,到的第三天我们就爬上了大坝旁边的一个山头,在这里看世纪养生园50多幢小高层及周边的群山环抱,一目了然。</p> <p class="ql-block">这座大坝高65米,我们从左侧的小路爬上去,大约有二、三十米是十分陡的,我今年虽然74岁了,但长期喜欢运动,加上这里的负氧离子高达1万多,所以基本不感觉累。</p> <p class="ql-block">这是坡月水库,它的储水量为200万立方,水位超过坡月村100多米,附近其它的山上也有大大小小的蓄水池,另外这里还有从百魔洞发源的盘阳河,所以水资源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这里的水质好,所以在网上购买比一般矿泉水贵几倍,街上有卖各种品牌的巴马水的商店。我在巴马的近两个月,原来手有点干糙,要搽点护肤品,半个月之后,不搽护肤品手也变得很光滑。回上海几天以后,手的皮肤又开始干糙。</p> <p class="ql-block">百魔洞距我们住的世纪养生园1.8公里,坡月村、告屯、弄追屯、弄更都属于百魔洞景区范围,巴马县的母亲河盘阳河就发源于百魔洞,在巴马境内约有80多公里。经过不断的摸索,我们又找到了另外3条不同的路可以到达百魔洞。</p> <p class="ql-block">弄更在盘阳河东的一个小山上,是一个在山坳里的小屯子,上山的公路坡较陡,但汽车可以开上去,步行50分钟,弄屯零零星星的有7-8户人家,有不多的牛羊和鸡,但几乎没有看见人,第二次去才看到一个人在锁门。听人讲,沿山边有条小路直通足拉屯,很容易就找到了这条路,走到一半坐下来观察一下四周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也给文秀拍张照片,这条小路是我们走过的小路中最好走的一条,坡度小,路又较宽,爬山路带根树棍是十分有用的,既省力,又能使人保持稳定。</p> <p class="ql-block">1月28日是除夕,但不是年三十,最近连续五年都没有年三十,今天中午将在这里举办世纪养生园的百桌千人宴,早晨7点多钟,桌子已经全部摆好了。</p> <p class="ql-block">这条公路向南通往长寿村、甲篆镇、并一直通往巴马县城。到长寿村大约4 -5公里远,长寿村在盘阳河的东侧,村子后面有两座直立陡峭的山峰,一座上面写了一个巨大的“寿”字,高99米,宽89米,另一座山上是一个复合字,把福字分在左右两边,把寿字放在当中,寓意“寿在福中”,</p> <p class="ql-block">巨大的寿字是用红漆写的。</p> <p class="ql-block">寿在福中。</p> <p class="ql-block">长寿村不远处,有一革命烈士纪念碑,铭文上写,邓小平、韦拔群于1929年12月11日领导百色起义,创建右江革命根据地,30年2月1日,邓小平等人又领导龙州起义,创建左江革命根据地。这里也属于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这是百魔洞东边的弄追屯,右边的一座小山顶上有一座小庙,我曾经几次围着这座小山,想找到上山的路都不成功,只能留下一点遗憾等待下一次再来了,来巴马的近两个月,每当爬上一座山,或找到一个没有去过地方,或发现一条近路,都会有一种喜悦,有时一天可以走15一16公里,並不感到累。</p> <p class="ql-block">我们也在当地跟旅游团参观了附近的一些景点,命河观景区,长寿水晶宫,百鸟岩景区,这些旅游团一般是私人有一辆十几座的面包车,有一个店面接旅客,人凑齐了就发团,一般早上8点左右出发,跑两三个景点,中午在外面吃一碗米线,下午2-3点就回来了,倒也不贵,费用在七八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百魔洞的门票是85元,洞天福地120元,水晶宫150元,百鸟岩75元,我们都已超过70岁,但是还需买半票,而在大多数地方旅游,70岁以上是免费的。</p> <p class="ql-block">命河观景区,照片中的河流横着看酷似草书书法中的命字。</p> <p class="ql-block">我们后面的民山海拔700多米,从大路走10公里,洞天福地景区约7-8公里,这两处我们都是叫当地的机动三轮车去的,一般来回30一40元。这里的出租车、网约车、顺风车都非常难叫,叫了几次都没有。公交车也很少,只有巴马6路、7路到这里。</p> <p class="ql-block">有一天,年过90的唐荣智教授(右、华东理工大学法律系主任)约我们去参观黄将军庙,回来的路上留影,中间是唐教授的邻居顾先生。(照片是文秀拍的)这里每一个屯子都有一个小庙,X将军或X将军夫人庙,有姓无名,也没有生平历史介绍,但总有人祭拜。 唐教授文革中曾经下放到徐州大屯煤矿,文秀也在那里工作过十几年,所以有一种亲切感,唐教授的哥哥唐行智80年代曾在市政协担任过处长,办公厅副主任,我父亲当时是秘书长,所以我也认识唐行智。父亲曾经说过,唐行智解放前是上海地下党,和乔石在一个支部。 唐教授来巴马养生已有十几年,毛笔字、钢笔画都有很深的造诣,经历丰富,头脑清晰,年轻时是非常杰出的短跑运动员,百米成绩达11.3秒。一天,唐教授来我们的住处谈他的亲身经历,1963年初,主席派江青到上海找柯庆施,柯安排华东局宣传部副部长俞铭璜、白彦(处长)写一些理论文章,为发动文革做前期的與论准备,唐荣智当时到华东宣传部工作不久,也是目前唯一还活着的当事人,他把这些经历详细的记录了下来,希望能成为研究文革史的珍贵资料。 唐教授还热情地为几位当地知名的民间中医打官司,几位民间中医用祖传秘方,独特的中医方法,治愈了许多西医治不好的病,受到许多病人的欢迎。但他们却无法取得合法的行医资格,有关部门按照目前的规定要取缔甚至惩罰他们,唐教授 为他们大声疾呼,这样的精神十分了不起。 中西医各有长处和短处,如能互相取长补短,并把中医科研化,并破译所有的基因密码,破译中医的辩证理论,经络理论,穴位理论,将对人类的健康长寿作出伟大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唐教授在我们的住处聊历史,这张照片我是用自拍杆拍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最普通的路边米线摊,广西人喜欢吃米线,米线是预先做好的,有客人要吃就放在锅里烫一下,放点熟的荤蔬菜就可以了,做一份2-3分钟,也很便宜,一般6-7元一碗自己放香菜、榨菜、辣椒等调料,坡月村饭店极少,米线店很多,也有卖包子、馒头、油条、各种各样饼。</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交通工具大多是这种机动三轮车,既代步,又可运输,还可以载人运输有点收入。</p> <p class="ql-block">当地人办喜事,就在马路边支起一排大锅,用木头烧火,有十来个人不断的切肉,斩肉,当然菜的水平是比较落后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坡月村的集市,就是一个菜场,基本上是肉占了一半摊位,大多数是猪肉,少数牛羊肉,蔬菜占了一小半摊位,有4一5个鱼摊头,很少有虾,豆制品也较少,周边有一些小吃店。过几天会有一次赶集,路边一排小摊,大多数是蔬菜、鸡蛋,以及一些小杂物。</p> <p class="ql-block">一位外地来巴马的人,长期在巴马养生,就在山边的荒地上种点菜,这些泡沫箱、塑料瓶,是盛水和肥料水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看到的唯一的农机,因为这里山多,很少有大块的平地,所以粮食只见到种玉米,水稻、小麦较少,菜地也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够自己吃的就行,多了也卖不掉。</p> <p class="ql-block">巴马是瑶族自治县,也有其他少数民族,前些年这里成为长寿之乡后,外地来养病、养生的人很多,坡月村据说本地人仅2千5百人,而外地来的人有3一4万,最多时达6万。所以当地居民都盖起了小高层,以出租房屋赚钱。而且这里建房都是房子挨着房子,几乎不留空间。</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幢新盖好的小高层,这一套房屋的面积比较大。</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建房,脚手架是竹子的,牢固程度不讲,万一着火会全部烧毁。</p> <p class="ql-block">这一张照片下半部分,左面是一个方型蓄水池,中间是一个混凝土搅拌站(较小),右面是一个水泥厂,水泥厂的后面还有一个水泥砖的制造厂,这里造房子都是就地取材,水泥是用当地的石灰石加粘土铁矿粉烧制而成,碎石用当地的石头粉碎而成,不用黄沙,也用当地的石头粉碎成石粉代替黄沙,这里建房用的砖都是用一定比例的水泥、碎石、石粉搅拌均匀后,放在模具中,加湿养护而成,不像一般的砖是烧制的,这种砖比较重,(有两个大的孔),长期浸泡在水里也没什么大影响,比一般的砖要牢的多,价格也便宜。</p> <p class="ql-block">加工碎石和石粉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看样子是取石材的山洞。</p> <p class="ql-block">除夕的篝火晚会,老人们也兴奋地加入到跳舞的队伍中,彷佛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阴历2月2,小区组织了演出活动。</p> <p class="ql-block">并在我们的楼下每人发一碗长寿面,浇头是肉沫和𠧧蛋。</p> <p class="ql-block">将近两个月来的散步,爬山,走路越来越轻松了,几次看到足拉屯向长寿村方向的盘阳河东侧有一条小路,但没看见有人走,我曾走过两次,最多走了半个小时。3月8日这天,7:25分就出门了,而且已经买了回上海的火车票,再过几天就要离开了,就想再向前走走看,打算走2个小时左右。走了不远,有一个羊圈,里面有二、三十头羊,羊圈的门上插着一根两米长的树棍,正好拿来当拐杖,转过了一座山,会有一片较平坦的树林,又转过了一座山,这时候已经看不见盘阳河了,而且越来越高,越来越陡,小路的痕迹也越来越不明显,看样子这里很少有人来过。转了七、八座山之后,一看手机,已将近3个小时了,如果原路返回的话就还要3个小时,有点不甘心。继续向右转,向盘阳河的方向走,在转过一个山凹后,看到山脚下有一个大的村庄,无法判断是什么村庄,但是看到有两座桥,这时脚下的路已经是影影约约看不清了,看到一个较大的山洞,走近时有大鸟扑扑的翅膀声,走过山洞之后,几乎没有路了,又非常陡,只好返回再找其他的路,村庄就在下面,但我站的地方又高又陡,连原路返回的路也看不见了。那就朝着村庄的方向硬闯吧,总会碰到路,这里的坡度大约是60一70度,低矮的荆棘约半人高,布满了刺,零零星星的有几颗小树,一踏进去,就被这些刺拉住了,手上刺破好几处,但却並不疼痛,用手里的树棍把荆棘挑起来,人坐在地上向下一点一点的挪,大约挪了四五十米之后,荆棘消失了,看到一条小石块夹杂着泥土的小路,因太陡,只能坐在上面向下滑,不时用手中的树棍撑一下,保持方向及减速。又向下滑了四五十米,不那么陡了,小路也开始明显硬实起来,离村庄只有两、三百米远了。回头一看,巨大的寿字就在眼前,应该拍张照片,一摸衣袋,手机没了,我是一边走一边用耳机听专家讲历史的,刚才滑坡时耳机提示掉线了,没有在意,因为信号被阻挡是常有的事。赶紧原路返回去找手机,幸好清楚的记得下来的路,仅仅向上爬了20米就看到手机了,到长寿村正好6路车来了,一站路回到坡月村,回到住处正好4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两座山当中的山凹,比较平坦。</p> <p class="ql-block">就是在这个寿字的正下方,闯过了一段惊险陡峭的山路。</p> <p class="ql-block">我和文秀爬山时的合影,美丽的巴马,我们还会再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