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梦启航,听课评课促成长——西姜寨镇水流小学语文听评课纪实

西姜寨镇水流小学

<p class="ql-block">  当三月的春风吹醒大地,校园内到处鸟语花香,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一切都不遗余力,向着美好的方向生长。今天,语文听评课活动按计划如期开展。</p> <p class="ql-block">  上午第二节,我们一起走进了五年级张国胜老师的课堂《红楼春趣》。</p> <p class="ql-block">  《红楼春趣》是《红楼梦》第七十回中的一个情节,主要讲述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人在大观园放风筝的故事‌。这个情节不仅描绘了他们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时光,还通过放风筝的活动展现了每个人的性格和命运特点‌。</p> <p class="ql-block">  古典名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耀眼的明珠。怎样让学生对名著产生兴趣,进而阅读,传承经典,张老师的课给了很好的示范。</p><p class="ql-block">一、名著导入,激发学习方式</p><p class="ql-block">课堂伊始,张老师并未直接板书课题,而是板书了《红楼梦》,让学生交流是通过哪种形式了解名著的,孩子们的学习方式非常多,听名著,听家人讲故事,看影视作品,等,这一环节看似无用,实则为后面做了铺垫,阅读经典的方式多种多样,为其他未读作品的孩子提供了学习的方式。</p><p class="ql-block">二、读准词句,做好阅读准备</p><p class="ql-block">名著中和现代文学作品有一些不同,有些词语不好懂,所以张老师出示了文中的几个词语,让学生读,遇到一个生僻的“豁啦啦”时,不仅要求读准,还让试着理解,学生联系上下文说出是放风筝时发出的声音。另外还出示了一个句子,这个句子里生僻字也多,也不好解释,但是学生结合前面所学的语文要素,表示有些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只要我们知道大概意思即可,不影响阅读,不必细究,这也是阅读名著的一个方法。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名著的阅读不再畏惧。</p><p class="ql-block">三、紧扣提示,研究人物形象</p><p class="ql-block">作为一篇略读课文,张老师紧扣课题下的阅读提示,让学生迅速找到学习的要点:朗读课文,说一说宝玉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孩子们在自学的基础上和组内的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做批注等,这个阶段的自学和互学的时间特别长,学生的学习空间和时间都很足。所以在全班交流的时候,才生成了思维碰撞的新火花,让宝玉这个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印象中愈加丰富、全面。</p> <p class="ql-block">  课后,全体语文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讨论交流,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p> <p class="ql-block">  前路光明而漫长,教研之路上,我们当持之以恒,不断反思,总结探索,在实践中成长!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