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580106</p><p class="ql-block">潞王陵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北部凤凰山下,是明代藩王潞简王朱翊镠及其次妃赵氏的陵墓,踏入潞王陵的那一刻,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推进了历史的漩涡,周身瞬间被数百年前的时光包裹。</p> <p class="ql-block">潞王陵的建筑风格完全仿照万历皇帝建在北京的定陵,建筑材料除极少数砖木外,几乎全部采用青石、白石筑砌,有“中原定陵”“中原石头城”之称。</p> <p class="ql-block">神道两旁排列石人、石兽16对,相互间隔4.8米,其中石兽14种,大大超过了明祖制6种的规定,是秦汉以来帝王陵镇墓瑞兽的大集中,石人、石兽均采用整块青石雕成,雕刻精美。刚至神道,一排高大威严的石刻仪仗便撞入眼帘。石兽们或蹲或立,虽历经风雨侵蚀,却依旧气势不减,仿佛在静静诉说着昔日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沿着神道前行,潞简王墓的大门庄重而肃穆,岁月斑驳了门上的朱漆,却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潞简王墓城垣正门,佳城外墙南北长324米,东西宽147米,城墙高达6米。城内有3个院落,圆立式的“宝城”在第三个院落的墓碑和五供后面,通高9.35米,周长70米,内有石阶可登临立顶,“宝城”下为地宫,由前、中、后、左、右五个殿堂组成。</p> <p class="ql-block">明代藩王展</p> <p class="ql-block">朱翊镠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明穆宗朱载坖第四子,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唯一同母弟,4岁册封为潞王,万历十七年封藩于河南卫辉,权倾一时,被称为“诸藩之首”。</p> <p class="ql-block">详实的史料介绍了明代的藩王制度。</p> <p class="ql-block">从潞简王墓建成一直到明朝灭亡,都有专门负责守坟的人家进行看守。</p> <p class="ql-block">走进墓内,幽深的地宫让人不禁心生敬畏。昏暗的灯光下,石棺静静地摆放着,似乎在沉睡,又仿佛在等待着后人揭开那段尘封的过往。四周墙壁上的壁画,虽已有些模糊,但仍能看出其精美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描绘着墓主人生前的奢华生活以及对死后世界的美好期许。</p> <p class="ql-block">潞王印章</p> <p class="ql-block">离开潞简王墓,我来到了次妃赵氏墓。相较于潞简王墓,赵氏墓更多了一丝宁静与温婉。墓中的建筑风格同样精致,却又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历史的温情一面,赵氏虽为次妃,但她与潞简王之间的情感,透过这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悄然传递出来。</p> <p class="ql-block">次妃墓旁一个陪葬的Y环墓</p> <p class="ql-block">次妃墓前的次妃像。次妃墓的规模超过潞王陵。可见潞王对次妃的爱恋之情。</p> <p class="ql-block">次妃的宝顶</p> <p class="ql-block">五供</p> <p class="ql-block">精致的墓门的雕刻图案。</p> <p class="ql-block">潞王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藩王陵墓,对于研究明代后期地方藩王的陵寝形制以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在潞王陵参拜的时光里,我被深深震撼。这座陵墓不仅仅是一处历史遗迹,更是一部生动的史书,每一处细节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让我对明代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离开时,我频频回望,心中满是不舍,潞王陵的每一处风景、每一段历史,都已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