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说)巡查组~互查盛宴

胡建江

<p class="ql-block">  春节过完了,各公司两会也开完了,集团公司巡查组又来检查了。</p><p class="ql-block"> 巡查组由集团纪委副书记带队任组长,组员由一名集团纪委干事以及各公司纪委、审计、财务、物质、设备等人员组成。</p><p class="ql-block"> 随着几轮检查,检查的力度越来越大了,检查的范围越来越广了,检查的内容越来越细了,吹毛求疵的意味越来越浓了,甚至还有点“提灯定损”的味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年前检查的是二公司。在检查中,五公司的检查人员在项目部查出了由书记报销的二张加油发票,定性为“私车公养“<span style="font-size:18px;">,并写入检查报告。将本是同根生的二公司置于尴尬境地。</span>这下好了,二公司的领导非常恼火,指示本公司的检查人员,下次对五公司检查时,不查出点问题来,不弄出点动静来,扣发奖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次检查各路英豪齐聚一堂,来到了五公司的地盘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那些原本严厉的五公司检查人员顿时变得“温柔”起来。他们对二公司的检查人员投去友善的微笑,仿佛在说:“兄弟,上次是个误会。这次放我一马,下次我一定还你人情”。而二公司的检查人员视而不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对五公司下属的筑路公司检查时,二公司的检查人员瞬间化身为“火眼金睛”,对各项工作挑剔不已。他们翻箱倒柜,吹毛求疵,仿佛在寻找失落的宝藏。把10年来的财务报表台账细细翻了一遍。整个财务室一片狼藉。终于找到问题了,二公司的检查人员总算可以松口气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公司检查人员列出了几条违纪问题:</p><p class="ql-block">1)施工现场购买的袋装白灰打白条,没有发票。</p><p class="ql-block">2)施工现场购买的木桩打白条,没有发票。</p><p class="ql-block">3)施工现场购买的蔬菜打白条,没有发票。</p><p class="ql-block">4)………</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对于集团公司巡查组巡回检查,各公司及所属项目部、专业公司都非常重视,如临大敌。在检查期间,各项目部领导推掉一切事物,守在公司随时准备接受询问,随时面对应急突发情况。但这次巡查组没有询问基层单位,直接将检查问题拿到了公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面对巡查组列出的问题,公司立即开会做出决定:上述问题立即改正,并撤销经理职务,另行安排工作。</p><p class="ql-block"> 在会上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就这样一点事情将一个干部拿下撤换是不是太草率了,小题大做了。若以此来检查、考核我们的现场施工干部,那又有几个能幸免于难呢?巡查组那个小年轻还提出要加大集中采购,诸如袋装白灰之类,真是笑话,那我们的施工现场还怎么干?我看什么都不用干了!</p><p class="ql-block"> 行动迅速,态度明确,处罚果断,堪称对待问题高度重视,对待出问题的管理者绝不留情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对于集团公司巡查组检查,各公司老总也充分利用上级检查的高规格强力度的机会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要争夺集团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或争夺晋升副局级的机会,自己争取、跑关系、请客送礼是一方面,借上级巡查组发现对方问题打击对方,事半功倍。比好是一方面,比烂也是一方面。尤其是比烂,单位管理都出问题了,还能说管理好吗?这招棋的关键人物就是巡查组成员的密切配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对内, 各公司老总要提拔安排自己的人时,原来的位子都有人,不分青红皂白的撤换原有的干部说不过去吧,毫无理由就安排自己的人不合适吧。换人总得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吧,借集团公司巡查组是最有效,最直接,最快捷的好办法。当然查出的问题都是可控问题,普遍问题,无伤大雅的问题,既不影响公司形象,又有充分理由把人撤换。被撤换下来的人那是哑巴吃黄连,没办法说。比如说,施工现场买几袋白灰就几十块钱,买二袋木桩也就几十块钱,几个月才买一回,这里面不该有腐败吧,但你没有发票。在农村,在荒郊野外的这些都是私人经营,哪有什么发票。这些本就不是问题,这是违反财经纪律吗?笑话!但巡查组说有问题那就有问题,说没有发票可以去税务局开啊。诸如利用此类的小事做文章,有些公司老总玩的那是得心应手,心照不宣,屡试不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巡查组的成员也是人,与各公司之间也亲疏有别,关系深浅不一,情谊参差。对于同样的事情做出的裁决处罚就不一样。本应处罚的通报的可以网开一面,本应口头教育的可以上纲上线,拿鸡毛当令箭。</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集团公司巡查组肩负着对下级公司进行检查监督的重任。这本是一场提升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的好事。</span>检查本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企业发展,如今却演变成了一场互相攀比、互相诋毁的闹剧。长此以往,企业内部如何团结一心,共同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此,不禁要问:这样的“互查”活动,究竟意义何在?是时候反思我们的检查机制,让检查回归本真,真正为企业发展助力。否则,这场“挑刺大赛”只会愈演愈烈,最终沦为笑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故事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p><p class="ql-block">写于2025年3月2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