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旧书随感

三虎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陈说非语239】读书和赚钱是一个人最好的修行,前者使人不惑,后者使人不屈。——稻盛和夫</span></p> <p class="ql-block">  现在书很多的,但要买本合自己读趣的新书却不易,有时就只能到旧书网碰碰运气。这几天在孔网买了一些。</p><p class="ql-block"> 买了奥修的《生命的真意》等三本和利玛窦的《天主实义》。奥修是印度哲人和灵Lx性大师,强调恢复东方"酒神精神"的神性维度。《生命的真意》是九十年代出版的,用佛教视角去解读道家文化。利玛窦是意大利传教士,是杰出的文化使者,三十岁(1582年)来中国便没有离开。《天主实义》首次系统地将天T主教哲学思想以汉语呈现,开创了中文神S学著述的先河。这些书新书是买不到的,读它的人应该很少。</p><p class="ql-block"> 有意思的是《生命的真意》那三本书后面都有一个公章“哈尔滨市安某小学”。我很好奇,特意百度一下,这个学校是省一类,教学质量应该很不错。</p> <p class="ql-block">  “书是精神粮食”。学校存什么书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一代人精神面貌的写照。一个山海关外的小学那时就有这样的藏书,可以看出当时的校长或购书人应该有较高的认知和较广的涉猎。也反映出那个时代宽松的文化环境和开放的思想风潮。可惜现在却拿出来卖掉,不知是否连宽松的文化和开放的思想一起卖了。我甚至傻傻的想,要是此等书一直存在的话,今日的关外或许就不需要搞什么振兴了。</p><p class="ql-block"> 想当年~八十年代在普宁读书的时候,很多“奇离古怪”的书都有,一些史料和观点足以颠覆原来的认知,好玩又新奇,丰富的精神粮食让人朝气蓬勃,充满希望和活力,不过一切都成记忆了。</p><p class="ql-block"> 不知道现在学校的图书馆或阅览室摆放什么书,有红印章定义的大概率不会有这类书,毕竟谁都不想、也不敢去触碰正确的红线。</p><p class="ql-block"> 看着这本带印章的旧书似有一种如遇故人的感觉,心里竟有点怀恋起来,并伴随一丝丝莫名的伤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虎,买了几本旧书,看到旧书里的红印章颇有感触,便随感写几句。 2025~3.12于书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