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天寿十二幅条屏指画巅峰之作精彩亮相(一)

新视线传媒

<p class="ql-block">  甘肃省收藏家周密精心收藏潘天寿(1897—1971)十二幅条屏指画作品精彩亮相。作为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一位巨匠,其花鸟画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深邃的文化哲思,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开辟了新境界。他的作品不仅继承了中国画的精髓,更以创新的表达方式赋予了传统艺术以新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  创作于六十年代初的十二幅条屏指画花鸟画,每条幅画心高180厘米,宽45厘米,总画心达88平尺,整体画幅宏大,极为罕见。这些作品以其巨大的尺幅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成为潘天寿艺术生涯中的重要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  在这十二幅条屏指画中,十幅有花有鸟,两幅仅有花草而无鸟,每一幅都展现了潘天寿独特的画风与技法。这些作品多以指画完成,笔法苍劲有力,鹰、鸟、花草、山石、松竹等元素在其笔下栩栩如生,充分体现了潘天寿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与独特性。</p> <p class="ql-block">  十二幅条屏指画的构图突破了潘天寿以往常用的“四面开合”立体构图法,画面饱满几乎不留空白,同时大胆打破了传统文人画的章法。通过借鉴西画与中国写意画的融合,他以泼墨与焦墨相结合的手法,表现出松竹石鸟的线条之美,象征着“坚韧品格”,将文人画的传统语言升华为现代审美的表达。</p> <p class="ql-block">  这十二幅条屏指画花鸟画实现了三重跨越:技法上从传统的皱擦发展为指画新语言;观念上从文人雅趣转向民族精神的表达;方法论上则构建起现代美术教育体系。潘天寿以“守常达变”的艺术哲学,既坚守笔墨底线,又勇于形式创新,为当代水墨画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借鉴,堪称潘天寿指画艺术的巅峰之作。(席浪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编辑:席亚栋|责编:任红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