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18日,自驾游的第六天,上午<span style="font-size:18px;">游览的是</span>鹳雀楼,蒲津渡遗址的黄河大铁牛,以及承载着《西厢记》爱情故事的普救寺。</p> <p class="ql-block">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坐落于山西运城永济市蒲州镇。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然而在金元光元年(1222年)不幸遭大火焚毁。1997年12月,鹳雀楼得以重建,并于2002年10月1日正式向游客开放,重现昔日辉煌。</p> <p class="ql-block"> 朱杨办7名成员在鹤雀楼大门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进大门后便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波光粼粼的</span>鹤影湖,仿佛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p> <p class="ql-block"> 从桥上走过,便是通往鹤雀楼的广场。</p> <p class="ql-block"> 宽阔的广场上,游人如织,他们或驻足欣赏,或拍照留念,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增添了生机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 鹳雀楼采用高台式十字歇山顶楼阁设计,外观呈现三层四檐,内部则有九层使用空间,并配备电梯和楼梯,方便游客垂直交通。</p> <p class="ql-block"> 整座楼阁由台基和楼身两部分组成,总高度达73.9米,是四大名楼中最高的一座,也是中国仿古楼阁建筑中的精品之作。</p> <p class="ql-block"> 鹳雀楼的油漆彩画,是国内失传已久的唐代彩画艺术,经国家文物局专家多方考察抢救后重新创作设计,使其成为国内唯一采用唐代彩画艺术恢复的唐代建筑。</p> <p class="ql-block"> 2003年,鹳雀楼荣获中国建筑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2004年,又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建筑业科技创新工程奖),同年被评为建设部科技示范工程。如今,鹳雀楼已成为一个以自身为核心的4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 一楼大厅宽敞明亮,迎接着每一位踏入这里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 六楼之上,矗立着唐代诗人王之涣的铜像,仿佛他正凝视着远方,吟诵当年《登鹳雀楼》写下的著名的诗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p> <p class="ql-block"> 站在鹳雀楼上,俯瞰整个景区,尽收眼底的美景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周边的农田绿意盎然,与古楼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三楼的雕塑栩栩如生,展现了古代人们工作、生活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游览完鹳雀楼,驱车向东2公里,便来到了蒲津渡遗址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蒲津渡遗址位于永济市西南18公里蒲州故城西门外,东邻《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普救寺,西近鹳雀楼,总面积2268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蒲津渡遗址于1989年被发掘出土。1991年,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省、地、市文物部门联合考古发掘队对遗址进行了全面科学清理发掘,出土了唐开元十二年(724年)铸造的铁牛四尊、铁人四尊、铁山两座、铁镦柱四个、七星铁柱一组、明代护岸石堤70余米以及明正德16年(1521年)记事碑一通。</p> <p class="ql-block"> 江主席题字,为蒲津渡遗址增添了文化气息。</p> <p class="ql-block"> 每头重达70吨的大铁牛,见证了古代冶金技术的辉煌成就。</p> <p class="ql-block"> 2001年,蒲津渡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从蒲津渡遗址向东4公里,便是普救寺,这三个景点均位于公路边,交通便利。</p> <p class="ql-block"> 普救寺位于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地势高敞,视野开阔,寺院依塬而建,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普救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山西省十佳旅游景点之一,因《西厢记》的故事发生于此而声名远播。</p> <p class="ql-block"> 普救寺的建筑布局大致分布在三条轴线上,西轴线上的建筑有大钟楼、塔院回廊、莺莺塔、大雄宝殿,最后为花园;中轴线上有天王殿、菩萨洞、弥陀殿、罗汉堂、十王堂、藏经阁;东轴线上有前门、僧舍、枯木堂、正法堂、斋堂、香积厨等。</p> <p class="ql-block"> 从大钟楼跨进山门,沿着石阶拾级而上,便来到飞檐翘角、气势恢宏的大钟楼。此楼高17米,是一座重檐歇山式的仿唐建筑,楼上悬挂的匾额“大钟楼”由中国著名书画大师董寿平先生题写。楼前楹联由现代著名书法家卫俊秀先生撰写,联曰:“高标跨穹窿,百尺危楼独雄秀;钟声震寰宇,万念俱空悟世人”。</p> <p class="ql-block"> 大钟楼顶楼为鼓楼,与钟楼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 塔院回廊环绕,为整个寺院增添了几分庄严与肃穆。</p> <p class="ql-block"> 普救寺西轴线上,屹立着一座古朴典雅的方形密檐式砖塔,原名舍利塔,因《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的故事发生于此,故俗称“莺莺塔”。</p> <p class="ql-block"> 莺莺塔以其独特的结构和精湛的工艺,拥有特殊的回音效应——“普救蟾声”,被誉为中国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与缅甸掸邦的摇头塔、匈牙利索尔诺克的音乐塔、摩洛哥马拉克斯的香塔、法国巴黎的钟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并称为世界六大奇塔。</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斗拱六铺作,单抄双下昂,单檐庑殿顶,是寺内最大的仿唐建筑。殿内佛台上供奉着三尊大型石雕佛像,这些佛像修复时从殿基1米下出土,据专家鉴定,系南北朝晚期的遗物。</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庄严肃穆,守护着整个寺院的安宁。</p> <p class="ql-block"> 菩萨洞亦称三大士洞,位于寺内中轴线天王殿之后,是修复前寺内仅存的千年古建筑,洞内供奉文殊、观音、普贤三尊佛像。</p> <p class="ql-block"> 观音佛像具有宋元凤韵,展现了古代雕塑艺术的高超水平。</p> <p class="ql-block"> 弥陀殿内供奉阿弥陀佛,是信徒们祈福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 藏经阁珍藏着众多佛教经典,是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资料库。</p> <p class="ql-block"> 枯木堂内陈设简朴,却蕴含着深厚的禅意。</p> <p class="ql-block"> 月老殿香火鼎盛,是情侣们祈求美好姻缘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 张生与莺莺的爱情故事,“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在这里得到了永恒的铭记。</p> <p class="ql-block"> 后花园绿树成荫,花香四溢,是游客们休憩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游览完这三个景点,我们用时小半天,中午时分离开普救寺,前往汾城古镇,继续我们的文化之旅。</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pi8qyh" target="_blank">自驾游~三门峡大坝、陕州地坑院</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