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到陶楼</p><p class="ql-block"> 春来了,花开了,便想起了陶楼。十几年前,当我听说那里有大面积的桃林时,远离故乡的我便心生欢喜。</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家门口就有棵桃树,我也曾眼巴巴盯着那桃花快快盛开,因为听说每一朵花下就藏有一个翠桃。</p><p class="ql-block"> 我真正第一次到陶楼,那还是临近高中考,学校为缓解孩子们的压力,每年举行徒步到陶楼的活动。从千年古镇到那里的陶老坝大湖沿,穿萄萄园,过草莓大棚,经油菜花地,最后终于来到那桃花盛开的腹地。可谓一路上真是欢歌笑语,孩子们还不时大胆的和田间地头的老农们递着话,估计伢们也忘掉了课堂上“三年中考”,“五年高考”的真题。连老师们也仿若入了“桃花源”中,心情愉悦。</p><p class="ql-block"> 华夏大地自古就是桃树的故乡,或许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片桃园似的。</p><p class="ql-block"> 在每天上班的路途中,虽工厂高楼无数,但每当到陶楼地界,我却总要往窗外多看两眼,浮想下那里的桃园,心中也好像归隐沉稳了许多。</p><p class="ql-block"> 记得在陶楼,好像还真有一块匾额上介绍那里的陶姓在祖上还真和五柳先生(陶渊民)是一家。当时我就想,要能带着孩子们在这桃花园中齐读《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的感觉真美妙。</p><p class="ql-block"> 陶楼的桃花与别处还有点不同,单那颜色就深浅不一,有艳的,有粉的,更有绯的。花的大小也各异,有的小巧玲珑,一只小蜜蜂就足够在上面安了家。也有的大如蟠桃,几只蝴蝶在上面翩翩起舞。只见一些蜜蜂还追着游人,胆子小的不敢靠近。那朵朵怒放的桃花也戏着蝶儿和梢头的鸟儿,让人陶醉于其中。你倒底是喜欢一花独秀式,还是花团紧簇形,你也尽管在那里放心的自选。</p><p class="ql-block"> 陶楼人估计是爱美的,他们也与桃结下了缘似的。有修剪成老态龙钟弯腰驼背的“树王”,也有直挺挺的“青壮年”,还有些刚刚培植的看桃盆栽。</p><p class="ql-block"> 且那里每幅桃花的背景画面还不大一样,我总结的是,这既有大面积的“祖国山河一片红”的壮丽景像,也有“农舍院落”的温暖画面,更有“池塘垂柳”的静谧景致,更有“桃畜兴旺”的田园风光,还有那大面积油菜花与桃花相映成趣,反正那里总有一款画面打动你的心。</p><p class="ql-block"> 在这春天的陶楼里,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拿支画笔画幅“桃李满天下”的春之图,你也可以高哼一首蒋大为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放松下心情,你更可以让你的爱人在那里尽情的自拍,留下美好的瞬间。</p><p class="ql-block"> 记得在一户农家小馆中,那地道的土菜和老寿星托着的大寿桃至今记忆犹新,当时父母也非常高兴。后来父亲还把带回的大桃胡雕成镂空挂件给孙辈们挂上,他说桃木好,能避邪。今年陶楼的桃花又开了,可是父亲去年冬天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不觉又想起“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古训。</p><p class="ql-block"> 陶楼的桃花又开了,而那份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也随着春风,悄然涌上心头。 </p><p class="ql-block"> 春天的陶楼,我一定要去一趟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