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66年8月以后,红卫兵大串联席卷全国,造成大城市,特别是北京交通、粮食、蔬菜、住宿等全面紧张;全国的铁路、公路、水运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大连海运学院的一些红卫兵开创了步行串联的先河,这一既能锻炼红卫兵小将革命意志,又能缓解交通压力的新生事物一岀现,就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中央文化革命领导小组和国务院的鼓励支持下,交通沿线的大、中城市甚至乡村公社都设立了红卫兵接待站,步行串联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毛主席接见后,我没有再到其他城市去串联,回到学校继续参加运动。12月我和红旗队的一些同学商量后,决定在自愿的原则下组成一个小队步行串联。我们翻阅了有关省区的地图,搜集了较为详细的气候、交通、物产等资料,确定了行进路线、各阶段宿营地和最终目的地;预支了6个月的助学金,购买了黄军装、绑腿、胶鞋等物资,从精神到物质做好了各项准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66年12月下旬的一天,我和刘光辉、郭文启、王栋梁、梁荣庆等12人的徒步串联开始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计划行程2万多里,途经长春、沈阳、北京、西柏坡、延安等地,最终到达革命圣地井冈山,然后乘坐火车返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2月是哈尔滨最冷的时候,这一天小北风呼呼地刮着,但天气晴朗。我们举着红旗战斗队队旗沿着哈双公路飒爽英姿地走着,不时还唱起《红军不怕远征难》等革命歌曲。这一天我们走了大约40多公里,傍晚来到了第一个宿营目的地~双城县五家公社民富大队。</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徒步串联的红卫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民富大队是我们哈尔滨机械制造学校秋收帮扶点,在秋收劳动中一些农民同我们学生建立了较为深厚的感情。大队革委会的领导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准备了热气腾腾的饭菜,安排了大家住宿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晚饭后大队领导同我们几个领队进行了深谈,一致要求我们在村里多留一段时间,帮助队里开展文化大革命运动,搞好备耕生产,开春后再走。当时中央文件要求农村利用冬闲时间开展文化大革命运动,因为工作不好开展,一些队领导不愿干、撂挑子,希望我们红卫兵帮他们一把。盛情难却,经过全体队员商量,我们决定先在民富大队帮一段忙,然后继续步行串联。</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1967年春天我们部分队员同民富大队红小兵合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走街串巷到村民家中宣传中央关于开展文化大革命的政策,发动群众开展文化大革命;我们同村民们一起刨粪、送粪,帮助农民开展备耕生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走访中我们了解到当时的农民真是穷啊,每个工作日才能赚5、6分钱。年终算帐,一些农民辛辛苦苦干了1年还倒欠生产队几百元,致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很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破旧的房屋,简陋的家俱,带着补丁的衣服,缺油少肉的食物,这些景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如何才能让他们摆脱贫困成为当年萦绕在我脑海中的一道难题。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转眼春天到了,繁忙的春耕生产开始了。正当我们准备重新走上串联长征路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全国大中学校复课闹革命的文件。我们背上行李,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朝夕相处的村民,回到了阔别4个多月的学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附录:生命旅途 第一章 求学之路(16)</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