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活动日期】 2025年3月20日 星期四【活动范围】北京市海淀区青龙桥街道/马连洼街道辖区【线路沿线看点、古迹】景泰陵(国保)、上义师范学校黑山扈校区旧址(市保)、圣母山遗迹、圣母院遗迹、在百望山森林公园观景平台俯瞰西苑机场、马连洼街道办事处全程步行约5.5公里。【备选景点】饲料博物馆、昆虫博物馆【活动特点】徒步,一天活动【活动强度】无【道路状况】柏油马路【行进方式】公交+徒步【参观预约】62734685【美食】*【集合地点】肯德基(北宫门店)地铁4号线北宫门站出A口【集合时间】8:00【天气预报】星期四海淀区晴9℃~22℃西北风1级【基本装备要求】1口罩、手套、帽子;2身份证、老年卡、残疾证;3水1.5~2升 【携带衣物】冲锋衣、运动鞋、相机、登山杖、医药包等。【午餐】*【预计费用】免票、餐费40元/人 、住宿费0元/人 、交通费0元/人【注意事项】保证户外活动的严肃、高效,尊重户外运动所具有的危险、不可预知性,如果你报名参加了这次活动,表明你已认同你的一切行动要完全服从组织者的整体安排,重要事项可以商量,但最终决定权在组织者,一旦决定请务必服从.注意安全,有问题或身体不适及早告知组织者。【安全防备】活动期间,强烈建议参加活动者出行前自行购买旅游或意外保险和出发前请先知会家人【免责声明】组织者免责权:本次活动纯是自愿、自由参加性质的!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凡报名参加者,均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参加者必须对自己的安全负责。活动中如出现意外,将由参加者自己承担所有责任。组织者不负任何相关责任!以上规定凡报名者视同默认、遵守!报名启程后,本声明将自动生效并表明你巳接受本声明!</p> <p class="ql-block">景泰陵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标POINT(116.23624419 40.00231123),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青龙桥街道香山路娘娘府2号(军事禁区)。其北倚金山,南向玉泉山,依山而建。明朝历经十六位皇帝,其中十五位依帝制建造了陵墓。除明孝陵在南京,明十三陵在昌平区天寿山外,另一处便是景泰陵。景泰陵(Jingtai Mausoleum),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山北麓金山口,是明朝第七代皇帝代宗朱祁钰(年号景泰)的陵寝。“夺门之变”后英宗复辟,朱祁钰被废,不久死去,以亲王礼葬于京西金山口。宪宗即位后,为朱祁钰平反并追复年号,重新营建陵寝,嘉靖时又将绿琉璃瓦改为黄琉璃瓦,使之符合帝陵规制。景泰陵从整体上看,陵墓上的主要建筑具备。陵寝内分为三进院落,整个陵寝呈前方后圆状。陵区自南而北原建有享殿、神库、神厨、宰牲亭、内官房、碑亭、祾恩殿,但未建宝城和明楼。由于皇陵长期破坏严重,现陵区宝顶已平,仅存有御碑亭、祾恩门等中路建筑。景泰陵是封建社会权力之争的产物。是明朝定都北京后,帝王陵中唯一不在十三陵的皇帝陵寝。陵区营建格局强调中轴线主要建筑和附属建筑两边对称的重要性,完全是人间建筑布局的翻版。2001年6月25日,景泰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景帝朱祁钰(1428年9月11日~1457年3月14日),明朝第七位皇帝,在位7年,年号景泰(1450年~1457年)。朱祁钰是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母吴贤妃。 朱祁钰生于宣德三年(1428年),只比长兄朱祁镇小1岁。明英宗即位后被封为郕王。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兵败被瓦剌俘虏。朱祁钰为监国后,果断地惩处了土木之变罪魁王振的党羽,起用了兵部左侍郎于谦,确立了在朝臣中的威望。为免主少国疑,于谦、王直等大臣奏明皇太后,拥立郕王朱祁钰为帝,尊明英宗为太上皇,次年改元景泰。景泰帝命于谦为统帅,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击退瓦剌的入侵,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整顿和改革。明英宗回朝后被朱祁钰幽禁于南宫,后又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夺门之变爆发,明英宗复辟,软禁其于西苑,改元天顺。 天顺元年(1457年)二月,明英宗废其为郕王,不久朱祁钰离奇去世,享年30岁。原在北京昌平陵区所营寿陵被废,以亲王身份葬京西黑山扈之景泰陵。 </p> <p class="ql-block">上义师范学校黑山扈校区旧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坐标POINT(116.25656057 40.02588544),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黑山扈路甲17号(解放军309医院内,是一座依山而立的青灰色楼)。上义师范学校黑山扈校区是法国天主教圣母会创办的教会学校,现存校区主楼“圣若瑟楼”建成于1926年,是体量较大的砖混结构近代建筑。上义师范学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经政府正式批准的私立教会学校,是研究中国早期近代教育、天主教会在华传教、办学活动等方面的重要实物依据。1937年9月8日,赵侗领导的黑山扈战斗在圣若瑟楼附近打响,这是全民抗战爆发后国民抗日军第一次与日军正面交锋,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北平人民抵御外侮的斗争信心。在看到这座老建筑时以为它就是人们所说的教堂,网上资料有很多说它叫“法国堂”或“九国教堂”,是法国于1919年始建,后来在1925年法德比荷等欧洲几国加入。但是细想之下,它的结构太有异于通常的教堂了。标志性的100与进一步看到的资料吻合,这个建筑是教会1919年办的上义师范学校!是中国政府批准的第一所私立教会学校,后来又增设了附属小学,有个称呼是圣若瑟堂。圣若瑟堂(楼)与同时期其他教会学校建筑相比,具有体量大、时代特征强、建筑特色鲜明的特点;总建筑面积达到22000平方米,是北京地区现存体量最大的早期教育设施之一。</p><p class="ql-block">1937年10月,战事之中,上义师范学校将师生撤回今车公庄的马尾沟校区,上义师范学校停学至40年代后期,才短暂复用。2014年解放军309医院对圣若瑟楼进行了部分修缮,但在拆除门窗后因故停工。之后该楼闲置至今,由于空置状态,无专人管理,楼内亦无监控、烟感等安全设施,外来人员出入成为又一较大的安全隐患。1950 年,天主教会开发的黑山扈地域由部队接管,成立解放军 122 疗养院,在圣若瑟楼收治抗美援朝伤员;1952 年位于葡萄园南侧的病房楼竣工,为飞机构形的俄式建筑,又称飞机楼;1956 年中国第一所胸科医院--解放军胸科医院在飞机楼诞生。1958 年 7 月 21日解放军胸科医院大部分医务人员在吴英恺院长带领下奉命组建阜外医院,离开了黑山扈。 1958 年 11 月 26 日总后勤部下达命令,在黑山扈原解放军胸科医院所在地成立解放军第 309 医院,工作人员包括原胸科医院部分留守人员及先后从南京军事学院附属医院(1958 年11 月)、重庆 41 医院(1959 年 1 月)、武汉 315 医院(1962 年 11 月)调入的部分工作人员,主要承担西山军事工程部队保障任务。1962 年医院幼儿园搬入后山圣母院,医院投资修建通往圣母院的水泥山路及引水工程。1983 年经总后勤部批准,解放军 309 医院与北京市政府达成协议,付款 93 万元,将北京天主教所属地产征购。黑山扈医疗机构成立时间有不同说法,1950 年解放军 122 疗养院成立标志着黑山扈完成从学校到医疗机构的转变,此期作为黑山扈医疗机构成立时间似乎更合理。而 1958 年 11 月 26 日仅是解放军 309 医院番号命令下达时间,在此之前已经有解放军 122 疗养院和解放军胸科医院在这里运转。1959 年 1 月部分 41 医院工作人员调入 309 医院,这里又融入 41 医院元素。然而,黑山扈医疗机构人员构成非常多元,铁打的营房流水的兵,黑山扈已经成为这所医疗机构的载体和代名词。1950 年以来,多个科室一度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经总后勤部批准成立的全军结核病研究所(2006.3)、全军器官移植研究所(2011.3)、全军骨科中心(2011.3)曾经是医院的龙头科室。2020 年 4 月解放军总医院结核学部、解放军总医院呼吸学部在第八医学中心挂牌,标志着这里又有新的亮点。2021年北京古代建筑研究所、北京联合大学、海淀区文旅局三次进行现场考察,申请将“上义师范学校黑山扈校区”确定为第八批市级文物,似乎是获批了,名称也有了新的提法,不再是309医院天主堂,而是“上义师范学校黑山扈校区旧址”。而相关的圣母休养院、魏思铎(荷兰人,1877-1947)墓及墓碑(亦称圣母山牧师墓)还有相当距离,现在划归百望山公园。估计就是在2021年那个申报中,对上义师范学校黑山扈校区旧址(称圣若瑟堂)的“四有”保护现状做了评估:已挂文保标识牌,正在划定保护范围,四有档案正在编制中,尚未设置机构或个人负责保护管理。建议纳入三山五园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示范区,加以修缮和利用。 </p> <p class="ql-block">俯瞰上义师范学校黑山扈校区旧址。</p> <p class="ql-block">朱德亭是为纪念中国十大元帅之一的朱德同志而建。朱德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朱德亭不仅是缅怀朱德同志的重要场所,也是游客了解中国革命历史的一个窗口。</p> <p class="ql-block">木质的牌子介绍这处建于1919年的老房子是圣母院传教士休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百望山森林公园的圣母山遗迹是一处有着深厚历史文化价值的景点,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基本信息</p><p class="ql-block">- 位置:位于百望山西侧山脊,在百望山森林公园南部,从东门进翻过山顶前往北门途中,过天摩拱门,沿引水渠而上即可看到。</p><p class="ql-block">- 建造时间:始建于1923年。</p><p class="ql-block">- 用途:是天主教徒朝圣的地方,原供奉有圣母像。</p><p class="ql-block">历史变迁</p><p class="ql-block">- 建设初期:1917年,圣母会从当地人手中买下百望山山顶至山脚的连片土地,1923年圣母山建成,同期还建有圣母院、圣约瑟楼等建筑。</p><p class="ql-block">- 战乱破坏: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赵侗的国民抗日军冲进圣母院,绑走外籍教士9名,圣母山及周边建筑受到一定影响。</p><p class="ql-block">- 后续使用:建国后,相关建筑被拨给309医院管辖,圣母山遗迹逐渐被废弃。</p><p class="ql-block">现状特点</p><p class="ql-block">- 外观规模:圣母山遗迹长约11米,高约5米,采用石砌结构,虽历经岁月沧桑,但整体轮廓仍清晰可见。</p><p class="ql-block">- 周边环境:周围树林茂密,植被丰富,环境清幽宁静。山脚下有一块倒伏的墓碑,为荷兰籍神父Pierre Willems所有,该墓碑于2020年5月被百望山公园移至圣母山前加以保护。</p> <p class="ql-block">圣母山遗迹</p><p class="ql-block">圣母山遗迹始建于1923年,长约11米,高约5米,与圣母院,圣约瑟楼(第八医学中心院内)为同期建筑。圣母山需天主教宗批准方可设立,是天主教徒朝圣的地方,原供奉有圣母像。荷兰籍神父 Pierre Willems 于 1931 年起在黑山扈传教 16载,1947年8月26日安逝于本会院,享年71岁,同年11月1日立碑于圣母山后。2020 年 5 月百望山公园将倒下的墓碑移至圣母山前加以保护。</p> <p class="ql-block">圣母山前魏司之墓碑。</p> <p class="ql-block">魏司之墓碑文</p> <p class="ql-block">圣母院东墙</p> <p class="ql-block">百望山森林公园的圣母院有着独特的历史与现状,以下是相关介绍:</p><p class="ql-block">基本概况</p><p class="ql-block">- 位置:位于百望山西北,在百望山森林公园内,从东门进翻过山顶前往北门途中,过天摩拱门,沿引水渠而上可到达。</p><p class="ql-block">- 建造时间:1920年前后建成。</p><p class="ql-block">- 建筑风格:中西结合,整个建筑群以山顶圣母院为主,绿树成荫。</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 建设初期:1917年圣母会买下百望山土地,1920年山顶的圣母院最先完成,作为神父和退休教士的住所,称为圣母疗养院和圣母修道院。</p><p class="ql-block">- 办学时期:1925年山脚下建起圣若瑟楼,1927年“北平特别市私立上义师范学校”的见习班和师范后五年课程搬到圣若瑟楼上课,圣母院则作为住宿生活区域。</p><p class="ql-block">- 动荡时期: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赵侗的国民抗日军冲进圣母院,绑走外籍教士9名,学校撤回城里马尾沟,结束了在黑山扈的11年办学历史。</p><p class="ql-block">- 后期使用:建国后,圣母院归309医院管理,曾作为戒毒所和招待所。</p><p class="ql-block">现状特点</p><p class="ql-block">- 外观现状:如今圣母院主体建筑已废弃,外表斑驳沧桑,阴郁厚重,部分墙面破败、断裂。</p><p class="ql-block">- 内部情况:唯有东侧二楼的教堂尚遗往日气质,其它都已装修为客房,曾作为护士培训机构住宿用,内部实际与常规办公生活区域毫无差别。</p><p class="ql-block">参观提示</p><p class="ql-block">目前圣母院所在院落游人无法进入,只能在外部观看。</p> <p class="ql-block">远眺佘太君庙。</p> <p class="ql-block">奥林匹克公园观景台(大钉子)</p> <p class="ql-block">远方的玉泉山。</p> <p class="ql-block">在百望山森林公园观景平台俯瞰西苑机场。</p><p class="ql-block">西苑机场一般指北京西郊机场,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基本概况</p><p class="ql-block">- 地理位置: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部,在西北四环与西五环之间,离颐和园不足两千米。</p><p class="ql-block">- 机场规模:拥有一条长2400米、宽50米跑道,两个脱离道,四个机库,可以起降波音737以下机型,为空军一级机场。</p><p class="ql-block">- 历史沿革:日本占领北平后于1938年春修建,1945年被国民党接收,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航空处接管。</p><p class="ql-block">重要历史事件</p><p class="ql-block">- 1949年西苑机场阅兵: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朱德等从西柏坡到北京,在西郊机场举行了新中国首次阅兵仪式,这是解放战争时期唯一一次阅兵,也是新中国开国大典阅兵的预演。 </p><p class="ql-block">- 承担外交使命: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各国政要来访中国进出的空港。</p><p class="ql-block">- 载人航天基地:从1999年起,成为中国载人航天的基地机场,分别在2003年、2005年和2008年,迎接航天员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景海鹏、翟志刚和刘伯明回京。</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俯瞰北京城最佳观景平台。</p> <p class="ql-block">在观景平台上从东至西,奥林匹克公园大钉子,中国尊,中央电视台,颐和园昆明湖,西苑机场,玉泉山。</p> <p class="ql-block">从山顶上看圣母院。</p> <p class="ql-block">中国林学会百年纪念林。</p> <p class="ql-block">百望山森林公园东门。</p> <p class="ql-block">马连洼街道是北京市海淀区下辖街道,具有独特的发展历程和区域特色,以下是相关介绍:</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建国前是农业农村、驻军所在地,建国后成为农场、高校院所入驻地,后来经历住宅小区开发以及软件园二期建设,完成了从“自然村落”“城村交叉的典型城乡结合部地区”向城市化区域的演变。2000年3月30日街道成立,2002年有一系列区域调整,2005年再次调整辖区范围。</p><p class="ql-block">区域特色</p><p class="ql-block">- 生态环境优美:西望百望山,毗邻皇家园林圆明园和颐和园,京密引水渠和小清河环绕辖区西段和南段,山水资源丰富,生态本底良好。</p><p class="ql-block">- 科技产业发达:中关村软件园二期位于辖区内,聚集着腾讯北京总部、联想全球总部、百度、新浪、网易、北京量子信息研究院等众多互联网头部企业和高科技企业,是核心区高端产业创新引领示范区。</p><p class="ql-block">- 科研资源丰富:辖区内有农业和医学科研资源,中国医学科学院北区工程在此开工,建成后国家医学图书馆、重大疾病研究国家实验室、北京协和医院等机构将迁入。</p><p class="ql-block">发展规划</p><p class="ql-block">目标是打造“山水胜境、创新家园”,成为海淀建设“古今辉映、国际一流、人民满意的科学智慧之城、创新引领之城、人文活力之城、生态优美之城、和谐宜居之城”的典范样板。功能定位为以信息技术和农业、生物医药健康领域为重点的科技创新中心,同时具有政务辅助、历史文化传承和生态宜居等辅助功能。</p><p class="ql-block">马连洼街道有一些著名的历史古迹,以下是相关介绍:</p><p class="ql-block">- 百望山圣母院:位于百望山森林公园内,俗称法国教堂或九国教堂,曾在历史中被赋予过很多用途,随着时间逐渐破败。</p><p class="ql-block">- 百望山圣母山遗迹:同样位于百望山森林公园,是山中神秘的人文景观之一,具体历史背景和用途有待进一步考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