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春风做序,昼夜言和。时逢春分,莆田市老年大学朗诵班的同学们跟随周老师的脚步,来到了始建于宋朝的三清殿,开展以诵读《从前慢》为主题的采风活动。</h3> <h3>年轻的周老师,一身素雅旗袍,仿佛民国走来的姣好女子。她总能变着法儿让我们的课堂变得不一般。一群老顽童在她的带领下,专注认真可爱极了。</h3> <h3>即兴来一段陈氏太极,琴姐功不可没。</h3> <p class="ql-block">晒晒太阳,唱唱歌,如英姐的退休生活真精彩!一曲《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一下子把我们拉回到年轻的时代。</p> <h3>帅哥林国荣的《白毛女》选段还是那么好听。</h3> <h3>我和秋儿的《从前慢》。</h3> <h3>“从屋檐滴下的一颗水珠里,你就可以感受到中国的诗意”戴老师带来的《诗意中国》节选,在这阳光、老树、古殿里,特别感人心怀,沁人心脾。</h3> <h3>杨奕雄、蔡碧莺夫妻俩合诵《我的南方和北方》,深切表达了对祖国大江南北的深情厚意。</h3> <p class="ql-block">朱自清笔下的《春》万物复苏、欣欣向荣,山、水、小草、花儿,和风细雨、城里乡下、老人小孩,在黄智敏、刘炜凡夫妇的诵读声中,一切都那么的生机盎然。</p> <h3>人间四月天,树正绿,花正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莉凡姐的《你是人间四月天》。</h3> <h3>吴继清和她的《写中国》,的确正如她所说的,特别符合她的气质。</h3> <p class="ql-block">来听听康荔萍的《从前慢》。</p> <p class="ql-block">燕英姐的《从前慢》又是什么样的呢?</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最美摄影师。❤</p> <p class="ql-block">詹慧卿带来的《慌什么,才六十岁而已》。是啊,慌什么?只要皱纹不长进心里,我们依然风华正茂。</p> <p class="ql-block">新学员黄素兰带来的《从前慢》,她的娓娓道来,意境深远。</p> <p class="ql-block">"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春分日的三清殿阳光斜斜地洒在斑驳的院墙上,同学们的读书声、谈笑声,在古殿的廊柱间回荡,与檐角的红灯笼相应和。阳光透过古树的枝叶,在我们的脸上投下细碎的光影。这一刻,时光仿佛凝固,古殿、古诗和我们,就是这春日里最动人的画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我大莆田的豆浆炒米粉可是名小吃。不吃一碗怎么觉得没给采风画一个圆满的句号呢?</p> <p class="ql-block">“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边吃豆浆炒,一边聊过去的人和事,眼前的古街还依稀可以看得见它的前世今生。这一切,不正是对这句古诗最好的诠释吗?</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春分日,在三清殿这个见证了无数春秋的古建筑前,我们用诵读的方式,让时光慢下来,让心灵静下来,让记忆中的美好重现。这一刻,我忽然明白,所谓“”从前慢”不是简单的怀旧,而是一种对生活的珍视和对时光的敬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谢摄影师周燕英、周老师拍摄的照片和视频,感谢智敏大哥帮我制作剪辑视频,感恩琼芳班长为组织活动的付出,感恩每一个参与活动的同学。我们在一起,就会了不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