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恭王府出来,就是北海公园的北门,既然这么方便,那就一起逛了吧。北海公园位于北京的中心地区,故宫西北部,东靠景山,南临中南海,北接什刹海,是中国现存历史上建园最早、保存最完整、文化沉积最深厚的古典皇家园林。北海公园的形成最早要追溯到辽代的 “金海”,后经历元、明的扩建,成为成名副其实的皇宫后花园,清时,由于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遭到破坏,1925年正式对外开放,定名为 “北海公园”。</p> 静心斋 <p class="ql-block">静心斋原名镜清斋,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竣工,占地面积9308平方米。静心斋是皇家园林中写仿江南园林的经典之作,园内遍布太湖石假山,与周围亭台轩榭相互辉映,景色幽雅宁静,布局巧妙,是一座建筑别致、风格独特的园中之园。光绪十三年(1887年)重修后形成现存的规模和布局,1982年5月静心斋正式对游人开放。</p><p class="ql-block"><br></p> 西天梵境 <p class="ql-block">西天梵境原为明代西天禅林喇嘛庙,清代于1759年重修,并向西扩展,1981年修缮完毕。西天梵境又称大西天,东临静心斋,西与大圆镜智宝殿相依,南与琼华岛隔海贯成一线,是北海公园最负盛名的景区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仿膳茶社 鸳鸯 快雪堂 <p class="ql-block">快雪堂为三进院落,分别为澄观堂、浴兰轩、快雪堂,院内四周由彩绘游廊连接。</p><p class="ql-block"><br></p> 铁影壁 <p class="ql-block">元代遗物,壁呈棕褐色,由中性火山块砾岩雕成,因颜色和质地似铁,故称铁影壁。</p><p class="ql-block"><br></p> 五龙亭 <p class="ql-block">建于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中为龙泽亭,西为涌瑞亭、浮翠亭,东为澄祥亭、滋香亭。乾隆二十八年(公元 1763 年),木制弧形桥改为石桥,并安装了青石栏板、柱子。这里原是帝后及近臣垂钓赏月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 阐福寺 <p class="ql-block">阐福寺位于北海公园西北角,原为明代 “太素殿” 旧址。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皇帝谕旨改为佛殿,仿照河北省正定县隆兴寺的规模,新建殿宇房屋,定名 “阐福寺”,成为清代皇室进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小西天 <p class="ql-block">小西天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 年),建成于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是清乾隆皇帝为母亲孝圣皇太后祝寿祈福而建的。</p><p class="ql-block"><br></p> 万佛楼石碑 <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为祝其母80寿辰而建万佛楼(现已无存)。万佛楼石碑立于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石碑四面分别用汉、满、蒙、藏文镌刻乾隆御制《万佛楼落成瞻礼诗》。石碑原在万佛楼前,1987年移立于此。</p><p class="ql-block"><br></p> 碧鲜 先蚕坛 <p class="ql-block">建于清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原为明代雷霆洪应殿旧址。先蚕坛总体建筑宏伟,构造精美,是著名的北京九坛之一,也是现存较完整的一处皇家祭祀场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北海公园东门出来,天已经完全黑了,其实到琼华岛的时候就看不到啥了,我只是在黑暗里绕着岛屿走了一圈,感受到凉风习习而已。以后再来的话,要从南门进去,先逛元代团城、琼华岛永安寺白塔,再坐船去到对面五龙亭,往北走,依次是小西天、阐福寺、快雪堂、西天梵境、静心斋,这样才算是走完整个北海公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 2025年3月19日</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北京北海公园</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