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位于中南半岛,首都为万象。以佛教文化为主,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如瀑布、喀斯特地貌和湄公河。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出口稻米和咖啡。老挝历史悠久,曾是澜沧王国的一部分,1975年成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民风淳朴,旅游业逐渐发展,琅勃拉邦和万象是热门旅游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老挝凯旋门(Patuxay)位于万象市中心,是一座标志性建筑,高45米,宽24米,由法国工程师设计,始建于1957年,于1969年基本完工。这座建筑最初是为了纪念在老挝独立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象征着老挝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自治过程中所取得的胜利。1975年解放时,万象市群众庆祝胜利的游行队伍从这里通过,为纪念这一历史性事件而将其称为凯旋门,凯旋门是老挝国家独立和解放的象征。凯旋门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巴黎的凯旋门,其建筑风格融合了老挝传统建筑风格与法国殖民时期的元素,它的四面是拱形门与雕饰,但在拱门基座上则是典型的老挝寺庙雕刻和装饰,充满佛教色彩的精美雕刻展示了老挝传统的民族文化艺术。登上凯旋门的顶部,可以俯瞰万象市容。</p> <p class="ql-block">中国捐资1000万元人民币援建凯旋门广场和修缮凯旋门,使其成为万象标志性的建筑,象征中老友谊,项目於2021年竣工。老挝凯旋门广场位于首都万象市中心,是老挝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广场周围环境优美,是当地居民和游客休闲观光的热门地点。</p> <p class="ql-block">总理府位于万象市中心的凯旋门广场,是老挝总理及其内阁的办公地点。</p> <p class="ql-block">主席府,又称“金宫”,法式建筑风格,是在一座王宫的基础上兴建的,位于万象澜沧大道的尽头,另一头是凯旋门。</p><p class="ql-block">(图片取之网络)</p> <p class="ql-block">塔銮是老挝的佛教圣地,也是老挝的国家象征。塔銮本是瓦塔銮寺的一部分,但其重要性远远超过此寺,所以人们通常只称塔銮。塔銮的意思是皇塔,建于公元前3世纪,用来供奉阿育王使团带来的佛骨舍利。塔銮是塔形建筑,由一座主塔和30座卫星塔组成。整体结构分为三层。底层四面建有膜拜亭,中层环绕着30座小塔,主塔则矗立在第三层上。主塔的下部为方形,上部为圆形,塔尖为锥形,顶部镀有金箔,在阳光下金光闪闪。塔銮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重建和破坏。高棉帝国崩溃后,塔銮得到了重建。16世纪时,澜沧国王塞塔提腊迁都万象,塔銮再次得到重建。它也曾被缅甸和暹罗(今泰国)多次掠夺和破坏,特别是在1828年,暹罗彻底破坏了塔銮。1930年塔銮得到了重建,但后来在第二次泰法战争中再次被毁。二战后,塔銮再次得到了重建,才有了今天的样貌。塔銮在老挝人民心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它不仅是佛教徒朝拜和祈福的地方,也是老挝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是老挝的重要文化遗产。每年11月,塔銮寺会举行盛大的塔銮节,这是老挝民间规模最大的庙会,吸引了大量信徒和游客前来参加。</p><p class="ql-block">塔銮前的雕像是塞塔提腊王。塞塔提腊王手持长刀,背后是金色的塔銮,这座雕像在老挝人民心中地位极高。当<span style="font-size:18px;">年,他当了国王后把首都从琅勃拉邦搬迁到了万象。</span></p> <p class="ql-block">万象佛学院</p> <p class="ql-block">塔銮怒寺,现为老挝总住持的居所,不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塔銮的金色卧佛是一尊象征佛陀涅槃的庄严雕像。佛像通体金色,姿态宁静,展现了佛陀进入最终解脱的境界。其雕刻细腻,融合了老挝传统佛教艺术风格,体现了宗教与文化的深厚底蕴。卧佛是塔銮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信徒朝拜的圣物,也是游客了解老挝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与金塔共同构成了老挝的国家标志。</p> <p class="ql-block">老挝神木博物馆,原名万象现代艺术博物馆,是一家私人博物馆,于2019年2月开馆,由老挝昔日首富皮西先生创建。皮西先生不仅是老挝最大钢铁厂的老板,还将毕生财富投入到博物馆的建设中,使其成为展示世界顶级艺术家作品的场所。博物馆内收藏了超过2万件罕见的根雕、整雕和版画等艺术展品,这些展品均取材于老挝原始森林中的珍贵木材,如大红酸枝、檀木、沉香木等。馆内不允许拍照。</p> <p class="ql-block">香昆寺(Wat Xieng Khuan)又称万佛公园,是老挝著名的佛教寺庙,位于万象东南约25公里处,以其独特的雕塑而闻名。园内有大量佛教和印度教主题的雕塑,包括一尊巨大的卧佛像和一座象征宇宙结构的“天堂与地狱塔”。</p> <p class="ql-block">香昆寺由僧人Bunleua Sulilat于1958年创建,融合了佛教和印度教的元素,创作了200多尊形态夸张,风格独特的雕塑,被誉为“混凝土的奇迹”。尽管名为“寺”,但它更像一个宗教艺术公园,吸引了许多游客和信徒。香昆寺不仅是宗教场所,也是艺术和文化的展示地,深受游客喜爱。</p> <p class="ql-block">天堂地狱塔,形似巨型南瓜的球形建筑,内部三层分别代表地狱、人间和天堂。游客可以通过狭窄的楼梯攀爬到塔顶,俯瞰整个公园和湄公河。</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形态各异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公园内40米长的卧佛,是老挝最大的卧佛雕像之一,姿态优雅,右手托头,双目微闭,显得怡然自得。</p> <p class="ql-block">西蒙寺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536年,传说在建寺时无法打桩,一个名叫Si Meuang的孕妇自愿献身奠基,跳进了放置核心石柱的坑中,因此西蒙寺也被称为“母亲寺庙”。西蒙寺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重建。1828年的一场大火损毁了寺庙的大殿,但一尊石坐佛幸免于难,因此被认为具有达成愿望的功力,使得西蒙寺成为老挝万象古老且灵验的寺庙之一。现在的西蒙寺是1915年重建的,寺庙内有丰富的文物和佛像,吸引了许多游客和信徒前来参观和祈福。</p> <p class="ql-block">湄公河边的游乐场和夜市</p> <p class="ql-block">南俄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湖,老挝人称之为海,约有300多座岛,被誉为老挝的“千岛湖”。苏康布哩岛是其中之一。</p> <p class="ql-block">苏康布哩码头位于湄公河沿岸,是老挝与邻国(如泰国、柬埔寨)之间的重要交通枢纽,承担着货物运输和客运服务的重要功能。同时,也是游客体验湄公河风情和欣赏沿岸风光的重要地点。</p> <p class="ql-block">上:《云南建设》投资的高速公路出入囗;</p><p class="ql-block">下:万荣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万荣(Vang Vieng)是老挝著名的旅游胜地,位于万象以北约160公里处,以其壮丽的喀斯特地貌和清澈的南松河闻名,被誉为“小桂林”,是老挝的热门旅游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蓝色泻湖(Blue Lagoon)是一个著名的景点,位于万荣附近。泻湖的水富含矿物质,湖水呈现出美丽的蓝绿色,清澈见底,非常适合游泳和潜水。湖边有树木和绳索,是天然的跳水台,游客可以体验从高处跳入水中的刺激。蓝色泻湖是老挝万荣的一个必游景点,适合喜欢自然和冒险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万荣(Vang Vieng)是老挝著名的旅游胜地,以其喀斯特地貌和溶洞景观闻名。其中,坦普坎溶洞(Tham Phu Kham Cave)和坦江溶洞(Tham Jang Cave)是两个最受欢迎的溶洞景点,两溶洞各有特色:</p><p class="ql-block">1. 坦普坎溶洞是万荣最著名的溶洞之一,以其巨大的洞穴空间和内部的佛教遗迹而闻名。洞内有一座金色卧佛像,吸引了许多佛教信徒和游客前来参拜,被认为是神圣的地方。洞穴内部空间广阔,钟乳石和石笋形态各异,非常壮观。 适合喜欢探险、宗教文化和自然风光的游客。</p><p class="ql-block">2,坦江溶洞是万荣最早开发的溶洞之一,历史悠久,曾是当地居民躲避战乱的避难所。洞穴内部相对较小,但钟乳石和石笋的形态依然美丽。 洞穴入口处有一个观景台,可以俯瞰万荣镇和周围的喀斯特山脉,风景优美。洞内有一条地下河流,增添了神秘感。适合喜欢轻松徒步、观景和了解历史的游客。</p><p class="ql-block">坦江溶洞(图片取之网络)</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行程中安排了坦江溶洞,但是在当地被替换成坦普坎溶洞。坦普坎溶洞在泻湖边的山上,虽然只有120米,但是上山的路非常难走,没有台阶,没有扶手,象我们这种人不用拐杖根本上不去。本来想挑战一下自已,爬了大约一半山路,发现每一步的台阶越来越高,感觉即使上去了,下来也是个问题,碰到山上下来的小伙子都对我们摇手(老外),思想斗争了一下,决定面对现实,及时“止损”。</p> <p class="ql-block">在老挝看到一种花,很漂亮,用手机扫一扫,为红木科弯子木属植物。原产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也有分布,印度、缅甸等地多有栽培,有单瓣与重瓣之分,为一种落叶小乔木,树形高大,可达5-6m,树皮灰白色或褐色,非常光滑,枝条弯曲,花朵酷似山茶科的金花茶,非常漂亮;果实为蒴果,梨形,成熟时变为深褐色,果裂开后可见到棉花状的白色花絮和许多细小的弯形种子,因而有弯子木之名。其花和果都很奇特,似“茶”而非“茶”,似“棉花”而非“棉花”,更突现出它的与众不同。</p> <p class="ql-block">弯子木</p> <p class="ql-block">老挝自助小火锅,这是一种涮烤一体的吃法, 那口“奇形怪状”的锅,可上烤下涮 ,滋味百态,再配上世界十大啤酒之一的老挝啤酒(Beer Lao),是一种特别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篝火晚会,唱歌、跳舞、放飞祈福孔明灯。</p> <p class="ql-block">南松河(Nam Song River)是老挝一条著名的河流,位于琅勃拉邦省和万象省之间,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户外活动而闻名,尤其是漂流和皮划艇等水上运动。南松河两岸风景如画,周围环绕着喀斯特地貌的山峰和茂密的森林,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探险。</p><p class="ql-block">长尾船是南松河上一种传统的交通工具,船尾装有长螺旋桨,通常由柴油发动机驱动,游客可以乘坐长尾船游览,欣赏两岸的风景,观赏日出日落。</p> <p class="ql-block">琅勃拉邦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香通寺,全称为“Wat Xieng Thong Rotsa Voravihanh”,意为“国王之屋香通寺”,是琅勃拉邦最著名的佛教寺庙,<span style="font-size:18px;">老挝最重要的宗教和文化遗址之一。</span>该寺由塞塔提腊王下令于1560年兴建,是琅勃拉邦最宏伟的寺院,与王宫紧密相连,<span style="font-size:18px;">许多重要的宗教仪式和王室活动都在此举行。它也是老挝佛教文化的象征,吸引了大量信徒和游客前来参拜和参观。</span>香通寺直到1975年都是王室的皇家寺庙,作为王室的守护寺院,它一直受到王室的保护。</p> <p class="ql-block">香通寺的建筑融合了老挝传统风格和佛教艺术,寺庙的屋顶低垂,几乎触及地面,象征着老挝的传统文化。寺庙的装饰精美,雕刻细腻,尤其是金色浮雕和彩色玻璃镶嵌,展现了高超的工艺水平。</p> <p class="ql-block">位于寺庙后墙的“生命之树”壁画以彩色玻璃和宝石镶嵌而成,描绘了佛教宇宙观和生命轮回的主题</p> <p class="ql-block">香通寺由多个建筑组成,包括主殿、佛塔、藏经阁和僧舍等。</p> <p class="ql-block">佛塔是老挝佛教建筑的典型代表,塔身装饰华丽,象征佛教的神圣与庄严。</p> <p class="ql-block">香通寺是老挝佛教文化的象征,吸引了大量信徒和游客前来参拜和参观。</p> <p class="ql-block">王宫博物馆位于琅勃拉邦古城中心,普西山与湄公河之间, 曾是西萨旺·冯国王的宫殿,建于1904年,融合了老挝传统建筑风格和法国殖民时期的建筑元素。1975年,老挝君主制被废除后,宫殿被改为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博物馆内展示了澜沧王国的遗迹和国家级珍贵文物,包括国王和皇后的寝室、大殿、议事厅、书房、收藏室和起居室等。最珍贵的展品是勃拉邦金佛像,这是1356年高棉王国赠送给澜沧国开国国王法昂的礼物,高83厘米,重54公斤,是老挝的国宝之一。馆内不允许拍照,参观前必须脱鞋,寄存背包和手机。</p> <p class="ql-block">“九龙雕塑”位于王宫博物馆(Royal Palace Museum)的入口处,是该博物馆的标志性景观之一。雕塑由九条龙组成,象征着王室的权威与神圣。龙是老挝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代表力量、智慧和守护。九条龙对称排列,形态各异,有的昂首向天,有的俯身低吟,整体气势恢宏。</p> <p class="ql-block">老挝国王西萨旺·冯(King Sisavang Vong)的雕像,矗立在博物馆前的广场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纪念意义。他是老挝历史上的一位重要君主,他在位期间(1904-1959)致力于维护老挝的独立和文化传统。他的统治时期正值法国殖民时期,因此他在老挝历史上扮演了复杂而重要的角色。这座雕像是为了纪念西萨旺·冯国王对老挝的贡献而建立的。雕像中的国王身着传统老挝王室服饰,神态庄严,象征着老挝王室的尊严和国家的历史传承。</p> <p class="ql-block">光西瀑布(Kuang Si Waterfall)位于老挝琅勃拉邦(Luang Prabang),以其壮丽的瀑布群和清澈的碧蓝色水池而闻名,被称为老挝的“黄龙”、“九寨沟”,是老挝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在门口碰到两位僧侣带着几位小僧侣,很配合地让我们拍照。老挝是一个以佛教为主的国家,佛教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span style="font-size:18px;">许多家庭将孩子送到寺院成为小僧侣,作为家庭传统和信仰的延续。</span>小僧侣通常在寺院中学习佛教经典、礼仪和道德规范,同时也接受基础教育。寺院提供免费教育和食宿,对于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机会。一些孩子出于对佛教的信仰和热爱,自愿成为小僧侣。小僧侣通常清晨起床,参加寺院的诵经和祈祷活动,<span style="font-size:18px;">每天早上会外出化缘,接受信众的布施。除</span>了佛教经典,小僧侣还学习数学、语言等基础课程及参与寺院的日常劳动,如打扫卫生、准备食物等。</p> <p class="ql-block">在光西瀑布的入口处,有一个“亚洲黑熊保护区”(Tat Kuang Si Bear Rescue Centre),这里收容了许多被救助的亚洲黑熊。</p> <p class="ql-block">光西瀑布由多级瀑布组成,水流从石灰岩悬崖上倾泻而下,形成一系列美丽的瀑布和水池。最高的一级瀑布落差约60米,气势磅礴,非常壮观。</p> <p class="ql-block">瀑布下方的水池因富含矿物质而呈现出独特的碧蓝色,水质清澈见底。游客可以在指定的水池中游泳,感受清凉的山水。</p> <p class="ql-block">光西瀑布周围被茂密的热带森林环绕,生态环境优美。瀑布区域还设有步道,游客可以徒步探索瀑布的不同层级和周围的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普西山位于琅勃拉邦的古城区,是整座城市的最高点,是俯瞰古城的最佳位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上图为半山腰的普西山寺;</span></p><p class="ql-block">下图是最高处的宗西塔。</p> <p class="ql-block">普西山上俯瞰古城</p> <p class="ql-block">普西山上俯瞰王宫</p> <p class="ql-block">琅勃拉邦的欢乐大象营(Lao Elephant Camp)是一个以保护大象和提供生态旅游体验为主的营地,为游客提供与大象亲密接触的机会。游客可以骑在大象背上,穿越丛林和河流,体验自然风光。游客还可以参与给大象洗澡,喂食与大象互动等活动。欢乐大象营不仅是一个旅游景点,还致力于大象的保护和教育,营地通过旅游收入支持大象的养护工作,并教育游客关于大象的生态和保护知识。</p> <p class="ql-block">湄公河是亚洲最重要的河流之一,沿岸风景秀丽,文化丰富,船游湄公河是东南亚旅游中非常受欢迎的活动之一。</p> <p class="ql-block">船游湄公河,边用餐边观赏歌舞表演,表演者都是13-15岁的小姑娘,大爷大妈好象比她们还兴奋,纷纷付小费拍合影,唱歌跳舞,分不清谁是游客谁是演员。[呲牙]</p> <p class="ql-block">布施文化在老挝,尤其是琅勃拉邦,得到了深厚的传承。琅勃拉邦是小乘佛教的发源地之一,僧侣和民众之间的布施行为已经成为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化不仅体现在僧侣之间,还体现在民众与寺庙之间,形成了独特的布施习俗。布施在老挝不仅仅是一种施与行为,更是一种双向的善意互动。布施者通过给予食物,代表着接受民众的恩惠,并向民众回报恩德。同时,布施也是一种宗教行为,可以通过布施来求得保佑。这种文化活动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成为体验当地传统文化的一个难得机会。</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大早5:45集合前往布施地点,每人一小筐温热的糯米饭,一盆饼干、糖果之类小点心,当地人给我们围上“礼宾巾”,脱了鞋,坐在小矮凳上双手合十拜一拜,等待僧侣的到来,很有仪式感!当僧侣来到跟前,我们就用戴一次性手套的手拿一小团糯米饭放在僧侣拿着的砵或篮里,遇到小僧侣就给饼干或糖果,他们走得很快,我们拿饭团的动作必须很利索,否则会来不及。</p> <p class="ql-block">老挝民族风情文化园是一个展示老挝多元民族文化的主题园区,旨在通过建筑、表演、手工艺和美食等形式,呈现老挝各民族的传统与风俗。同时也是推销当地土特产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四五国际琅勃拉邦射击训练场,亲身体验真槍实弹的感受,AK47, 10颗子弹,人民币261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