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提升家长对未成年人保护的认知和教育能力,3月20日下午,白莲小学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家校共育公益讲堂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家长、学生踊跃参与,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p> <p class="ql-block">一、深入法律学习,筑牢保护基石</p><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主讲人邹宇冉老师带领家长们共同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总则和家庭保护部分。邹老师详细解读了该法律对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其合法权益的重要意义。她指出,《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专门为未满18周岁公民制定的综合性法律,涵盖了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等多个方面,其中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第一道防线。家长们认真聆听,不时记录重点内容,对自身在未成年人保护中的责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二、探讨正面管教,掌握教育良方</p><p class="ql-block"> 随后,活动进入第二个环节——运用《正面管教》的理念助力孩子成长。邹老师分析了传统教育方式中严厉型管教和娇纵型管教的弊端,如严厉型可能导致孩子逆反、自卑,娇纵型则易使孩子缺乏规则意识。他着重介绍了正面管教的核心原则,即“和善与坚定并行”,并分享了三大实践策略:建立情感联结,让孩子在被理解的氛围中平复情绪;给予有限选择与自然后果,培养孩子的自主感和责任感;定期召开家庭会议,提升孩子的归属感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拖延作业、顶嘴、沉迷游戏等问题,邹老师也给出了具体的正面管教应对方法,为家长们提供了实用的教育指导。</p> <p class="ql-block">三、分享经验交流,共促教育提升</p><p class="ql-block"> 在正面管教环节之后,特别邀请了家长代表吴昱鸿妈妈上台分享教育经验。吴昱鸿妈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如何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化解难题。她提到,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肯定孩子的努力和成就,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要多陪伴、学会倾听并会与孩子共情,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孩子帮助和支持。吴昱鸿妈妈的分享真实且接地气,引起了在场家长们的强烈共鸣,大家纷纷表示从中获得了启发。</p> <p class="ql-block">四、校长分享引导,聚焦习惯养成</p><p class="ql-block"> 在家长经验分享环节之后,校长走上讲台,开启了新的分享环节。校长首先播放了一段精心准备的自律主题视频,视频中展示了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如何通过自律养成良好的行为模式和学习习惯,以及自律的重要性,专家的讲解吸引了家长们的目光。</p><p class="ql-block"> 播放结束后,校长结合视频内容进行讲解。他强调,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关键在于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让孩子从小就学会自我管理时间,比如制定合理的学习和休息时间表。在学习习惯方面,校长建议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鼓励孩子多阅读、多思考。同时,在生活习惯上,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如自己整理书包、房间等。校长还指出,家长自身的行为示范对孩子习惯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希望家长们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p> <p class="ql-block"> 此次公益讲堂活动不仅丰富了家长们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知识,还为他们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宝贵的经验借鉴。白莲小学表示,未来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搭建更多家校沟通的桥梁,共同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p> <p class="ql-block">编辑、摄影:熊玉笛</p><p class="ql-block">审核:李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