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金明池位于北宋开封府顺天门外,与皇家园林"琼林苑" 隔街相望,是宋太宗时开凿训练水师的一个军事基地,随着国家进入承平之期,金明池的军事色彩渐渐淡化,在这里修建了亭台楼阁,种上垂柳花木,逐渐改造成供宴游的皇家园林。</p><p class="ql-block"> 根据史料记载金明池遗址为矩形,其边长分别为1240米和1020米。现今金明池位置为遗址之上,水体面积约15万平方米, 约为其原址的八分之一。</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片区提升,打造“金池夜雨”城市Ip,以《金明争标图》为蓝本,助力打造开封 "世界文化之都"称号,再现 "一城宋韵 东京梦华"的壮丽场景。现已重修开放。</p><p class="ql-block">金明池东门广场</p> <p class="ql-block"> 开封金明池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经济开发区郑开大道东1号,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皇家园林。 金明池始建于五代后周时期,北宋时进一步扩建,成为皇家游宴、水军演练和百姓游览的重要场所。张择端的 《金明池争标图》生动描绘了当时金明池的繁华景象。游览金明池可以领略北宋皇家园林的风采,感受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金明池遗址图</p><p class="ql-block"> 金明池池形方整,周围有围墙, 其西北角是进水口,池北的后门外是汴河的西水门。</p><p class="ql-block"> 金明池的正南门是棂星门,南与琼林苑的宝津楼相对,门内彩楼对峙。在其门内自南岸到池中心, 有一巨型拱桥,即仙桥人称“骆驼虹”;在桥的尽头处建有一组殿堂,称为五殿,是皇帝在金明池游乐时的起居处;北岸遥对五殿,建有一 "奥屋",又称为龙奥,是停放大龙舟的地方;仙桥临近东岸处有面北的临水殿,是皇帝赐宴群臣的地方。金明池于每年三月初一至四月初八向百姓开放,允许他们进入游览,人们可在东岸临时搭盖的彩棚中观赏水戏,也可以到环境幽静的西岸临岸垂钓。</p><p class="ql-block"> 金明池园林风光秀美,建筑瑰丽,池水清澈,遍植莲藕,明代时"金池夜雨"还曾是"开封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金明池争标图 </p><p class="ql-block"> 《金明池争标图》 传为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一幅绢本,纵28.4厘米,横 28.2厘米,现收藏于天津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金明池是北宋东京(今河南开封市) 著名的皇家园林。自宋太宗至宋徽宗时期,每年三月到五月,宫廷皆在池内举行水上竞技活动,其间皇帝巡游,观者如堵,盛况空前。全图虽仅尺幅,却将周长九里有余的金明池中台阁殿宇、龙舟竞渡、游人如织等景致描绘得惟妙惟肖,与传世诗文、典籍共同记录了金明池昔日繁华盛景。</p> <p class="ql-block"> 金明池又叫西池,是一个规模盛大的游乐场所和文化园林,走进金明池的大门,左边不远处,就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大殿,叫临水殿,是皇帝赐宴群臣的地方。殿前宽广的露台,是观看湖景的最佳地点。</p><p class="ql-block"> 靠近临水殿不远的地方,有一架飞桥,搭向湖中心的小岛,这桥 叫"仙桥",从南到北长约数百步,桥面有三拱,桥栏杆涂以朱红色油漆,下面的桥柱如雁阵一样排列,桥中央隆起,人称"骆驼虹",远远望去,仿佛三道卧波长虹。</p><p class="ql-block"> 越过仙桥就走到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池中央的</span>湖心小岛,岛上有廓庑相连的"水心五殿",一殿居中, 四殿拱抱,殿中设有御用帷幄,还有朱漆明金龙床、云水戏龙屏风, 是皇帝在金明池游乐时的起居处。</p><p class="ql-block"> 在仙桥的南端,有一座棂星门,门内有砖砌高台,台上是宽广的金明广场,金明广场上有一座仿古建筑宝津楼,它是北宋皇家园林金明池中的标志性建筑。宝津楼共七层,高数十米,典雅大气,气势壮观。向下可以俯瞰仙桥和临水殿,风景极好。是当时皇帝检阅水军、观赏演练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金明池</span>池水清澈,平静如镜,著名的“汴梁八景”之一“金池夜雨”就是在这里。金明池内遍植莲藕,每逢阴雨绵绵之夜,人们多爱到此地听雨打荷叶的声音,雨过天晴万物清新,更有一番新气象,故有“金池夜雨”之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金明池西岸环境幽静、绿树成荫,烟草铺地,是钓鱼的好地方,到了夜晚这里更是灯光闪烁,灯光水影相互映衬,现代时尚气息与古典美真正结合,让人感觉仿佛穿越回了大宋的盛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金明池东门楼</p> <p class="ql-block">金明池取景框</p> <p class="ql-block">观湖广场</p> <p class="ql-block">宝津楼 </p><p class="ql-block"> 宝津楼位于金明池畔金明广场之上,是北宋皇家园林金明池中的标志性建筑,共有七层,高数十米,采用宋代建筑风格,三重歇山组合、高台、平座、十字脊、飞檐、斗拱等古建元素得到充分体现,典雅大气,气势壮观,向下可以俯瞰仙桥和临水殿,风景极好,在过去这里是皇帝检阅水军、观赏演练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仙桥</p><p class="ql-block"> 仙桥长约数百步,桥面有三拱,桥栏杆涂以朱红色油漆,下面的桥柱如雁阵一样排列,桥中央隆起,人称"骆驼虹",远远望去,仿佛三道卧波长虹。</p> <p class="ql-block">水心五殿</p><p class="ql-block"> 五殿位于金明池中央,一殿居中, 四殿拱抱,殿中设有御用帷幄,还有朱漆明金龙床、云水戏龙屏风,是皇帝在金明池游乐时的起居处。</p> <p class="ql-block">阙楼</p><p class="ql-block"> 阙楼前身为金明池公园围墙一角,其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公园 围墙拆除后予以保留进行改造设计。 阙楼改造延续了宋代建筑的构造手法,力求展现阙楼的宏伟气势和精巧结构,屋脊采用十字歇山顶形式进 行设计,与现有东城门、宝津楼、水心五殿样式保持统一,重现其高耸入云的姿态。通过独特的锻造和焊接工 艺,使阙楼表面呈现出古朴的质感, 仿佛历经岁月沧桑。整体造型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能唤起人们对古代建筑文化的敬仰与传承之情。</p> <p class="ql-block">懒人草坪</p> <p class="ql-block">龙舟竞渡</p><p class="ql-block"> 龙舟竞渡艺术装置源于《金明池争标图》,反映的正是在农历五月初五的中国传统的端午节时,宋太宗亲临金明池观赏龙舟竞赛与民同乐的 场景。大龙船的两侧有小龙船围绕,每侧的小龙船各有五条,每条小龙船上有十一个人,船头立一人,负责拿旗指挥,另外十人负责划桨。两排 旗帜中间竖立着一根挂满彩锦的杆子,这根杆子就是最重要的竞标目标要想获胜,必须率先抢夺水中的彩锦杆子,最终的获胜队伍将在文武百 官和游园民众的见证下,亲自接受皇帝的赏赐。</p> <p class="ql-block">旱溪花境</p><p class="ql-block"> 秉持"美观、长效、低维护"的设计理念,海绵城市旱溪花境巧妙融合景石、沙砾与植被等自然元素,精心营造出"虽无水声,却似有水意"的空灵意境。旱溪兼具水陆变化之妙,四季景致宜人。雨季时,雨水花园溢流井将公园雨水导入旱溪,其自然碎石构造使雨水得以过滤下渗,最终汇入金明池海绵前置塘,成就自然生态的景观效果。</p><p class="ql-block"> 花境植物品种丰富,细叶芒、灯心草、 黄菖蒲、火焰南天竹、一叶兰、阔叶麦冬、 矾根、大吴风草、木贼等交相辉映。它们各具姿态,高低错落,于旱溪花境中编织出层 次分明、色彩斑斓的景观画卷,或娇艳,或淡雅,或坚韧,或飘逸,为公园增添一抹自然的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海绵城市监测系统</p><p class="ql-block"> 海绵城市在线监测系统采用太阳能循环供电方式对海绵城市项目进行持续监测,精确的评估降雨期间的海绵工程项目及设施的径流控制及污染物削减效果,用数据长效保障海绵城市项目运行成效,用量化的手段发挥促管促建作用。</p> <p class="ql-block">亲水栈道</p> <p class="ql-block">彩虹🌈栈道</p> <p class="ql-block">水秋千</p> <p class="ql-block">听雨轩</p><p class="ql-block"> 金明池内遍植莲藕,每逢阴雨绵绵之夜,人们多爱到此地听雨打荷叶的声音,雨过天晴万物清新,更有一番新气象,故有“金池夜雨”之称。</p> <p class="ql-block">金池夜雨北入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金明池夜景</p> <p class="ql-block">开元广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