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馆(新馆)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文学馆路,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资料中心,集文学展览馆、文学图书馆、文学档案馆以及文学理论研究、文学交流功能于一身的园林式和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建筑群。<br> 在设计别致的园林中有13尊文学大师的雕像散落其间,使整个建筑组群极富现代感,又有历史的文学气息。<br> 时值初春,满园的山桃、银杏将环境渲染得五彩斑斓,成为市民一处新的踏青赏春打卡地。<br>李岩2025年3月20日星期四<br> 文学馆南门外 正门展厅 中国现代文学馆的门把手是按照巴金的手模所铸造的。 因为巴金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他是最早倡议建立文学馆的人,所以每一个进入文学馆的人都相当于跟巴金握了一次手,由巴金带领着你走向现代文学的世界。 文学馆大堂正门的两侧,各有一幅长14米、高3.6米的彩色玻璃镶嵌画,用六组画的形式艺术地表现了鲁迅的《祝福》、郭沫若的《女神》、茅盾的《白杨礼赞》、巴金的《家》、老舍的《茶馆》和曹禺的《原野》。 大堂展厅通道 展厅通道展示中国文化历史的浮雕墙 文学馆由砖红色的花岗岩石镶嵌的外墙 外墙装饰白大理石条镶包窗框 玉兰绽放 玉兰山桃花竞相开放 新馆在总体布局中,将中国传统的中轴对称庭院组合和江南园林建筑的造园手法相结合,并融入了一些彩灯、暗流、涌泉和椭圆形社交广场等西式文化,使整个建筑组群的平面和空间活泼多变,极富现代感,又有历史的文学气息。 <h1><b>中国现代文学馆园林中,安放着13尊或铸铜、或钢铁、或汉白玉的文学大师的雕像,形态各异而传神。</b></h1> <b>巴金 </b><div>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本名李尧棠,字芾甘。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祖籍浙江省嘉兴市,中国现代作家。小说代表作有《灭亡》《雾》《家》《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div> <b>艾青</b><div>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正涵, 出生于浙江金华,当代文学家、诗人。主要作品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黎明的通知》、《彩色的诗》《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b><br></b></div> <b>冰心</b><div>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谢婉莹,出生于福建福州三坊七巷谢家大宅。中国近现代诗人、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主要作品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小桔灯》诗集《繁星》《春水》小说《陶奇的暑期日记》《冬儿姑娘》通信集《三寄小读者》译作《泰戈尔剧作集》《泰戈尔诗选》《印度童话集》等。</div> <b>丁玲</b><div>丁玲(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日),女,原名蒋祎文,湖南省临澧县人。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著作有处女作《梦珂》,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短篇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短篇小说集《在黑暗中》等。</div> <b>顾毓琇</b><div>顾毓琇(1902年12月24日-2002年9月9日),江苏无锡人,科学家、教育家、诗人、戏剧家、音乐家和佛学家。代表作品四次方程通解法、《芝兰与茉莉》、《国殇》、《蕉舍吟草》、《中国禅宗史》。清华大学工学院以及中央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的前身的主要奠基者,并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剧作。</div> <b>郭沫若</b><div>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原名郭开贞。中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中国现代史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之一,甲骨四堂之一。是中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思想家、书法家、政治家。代表作品甲申三百年祭、星空、女神、屈原、蔡文姬、李白与杜甫。</div> <b>矛盾</b><div>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出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乌镇,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茅盾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同时也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div> <b>鲁迅</b><div>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美术家、书法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品《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华盖集》《中国小说史略》等。</div> <b>朱自清 </b><div>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男,汉族,生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2年,与叶圣陶等创办了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诗刊——《诗》月刊,倡导新诗。所作《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篇,为中国现代散文早期代表作.</div> <b>邹韬奋</b><div>邹韬奋(1895年11月5日—1944年7月24日),出生于福建永安。是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卓越的文化战士、杰出的出版家和新闻记者。以邹韬奋的名字命名的“韬奋新闻奖”、“韬奋出版奖”是中国新闻出版界个人成就最高奖。他主编《生活》周刊,创办生活书店和著名的三联书店,在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影响很大。</div> <b>赵树理</b><div>赵树理(1906年9月24日—1970年9月23日),山西晋城市沁水县尉迟村人,现代小说家、人民艺术家,山药蛋派创始人,工人日报社首任社长。曾任《曲艺》《人民文学》编委。 主要作品《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福贵》《三里湾》等</div> <b>叶圣陶 曹禺 老舍</b><div><b>叶圣陶</b></div><div>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主要作品童话《稻草人》、《含羞草》、《古代英雄的石像》,短篇小说《倪焕之》、《线下》等。<b><br></b></div><div><b>曹禺</b></div><div>曹禺(1910年9月24日—1996年12月13日),原名万家宝汉族,祖籍湖北潜江,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中国杰出的现代话剧剧作家。其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1934年曹禺的话剧处女作《雷雨》问世,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曹禺先生也因此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br></div><div><b>老舍</b></div><div>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舒穆禄氏,祖籍辽宁辽阳,中国现代小说家、剧作家。因创作《龙须沟》,他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其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等,中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等,话剧《茶馆》《龙须沟》等<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