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参加中医院工作会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中医院的创建与发展(访谈稿)</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85年4月20日,宝应县中医院举行开业典礼。当时,我任卫生局副局长,1990年5月任局长,不仅是创办中医院的决策者和见证人之一,也为推进中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p><p class="ql-block"> 一、当时为什么要建中医院</p><p class="ql-block">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工作非常重视,作出了一系列指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鼓励和支持中医事业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二是八十年代前后,扬州市有高邮等好几个县市己经建了中医院,扬州市卫生局要求其他县市抓紧创办,形势逼人,必须要建啊!</p><p class="ql-block"> 三是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创办中医院,当时分管卫生工作的县委副书记朱国良、县委常委王秉祿、常务副县长华占全都亲自参与研究,亲自过问筹备工作,帮助向省市争取专项建设经费。</p><p class="ql-block"> 四是县卫生局和全县广大中医药人员也有这个强烈的愿望。县卫生局1983年11月专门召开全县中医工作会议,并成立首届中医学会,并明确由李则藩、陈寿山两位同志具体负责筹建工作。</p><p class="ql-block"> 二、中医院是怎么建起来的</p><p class="ql-block"> 中医院创建之初,非常艰辛,可谓白手起家,从零开始。卫生局腾让出原办公室全部八间房屋,又做了大量协调工作,腾让出南边的一排职工宿舍,作为中医院的医疗用房。房屋腾让后,中医院立即进行改建扩建,对科室进行设置和安排,不分昼夜,抓紧施工。同时购置医疗设备、药品器材和中药房的橱柜和中药材。在他们的努力下,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进行试营业,并于4月20日正式开业,1987年3月又易址建立了新院。</p><p class="ql-block"> 三、怎么办好中医院</p><p class="ql-block"> 办好中医院,有两大因素最为重要:一是要有中医名家,二是要确保药材质量。以李院长、陈书记为首的创建团队,艰苦奋斗,任劳任怨,尽心尽责,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建院之初,仅有18名中医药人员和医生护士。他们坚持“以人为本”,内修素质,外树形象,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大家发扬“医者仁心”的精神,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不断改善医疗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凭借名医荟萃的优势和药材质量的保障,中医院的业务红红火火,迅速发展,有口皆碑,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好评。中医院出了三名“江苏名中医”:第一任院长李则藩、第二任院长张长顺,老中医王杏伯。在他们的口传心授传帮带之下,一大批中青年医疗骨干脱颖而出。历经40年的传承和创新发展,今天的中医院在省内外已享有盛誉,被评为二甲医院,成就了今天的规模和格局,我感到十分欣慰。祝愿中医院在唐学诚院长的领导下,再创辉煌,为宝应人民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20日于扬州</p> <p class="ql-block">中医院一周年院庆合影</p> <p class="ql-block">1985年4月20日中医院举办开业典礼。</p> <p class="ql-block">1983年11月18日召开全县中医工作会议。</p> <p class="ql-block">1983年11月19日中医学会成立,王占东任学会理事长,王企珑、李则藩、马仲超任副理事长。</p> <p class="ql-block">卫生局党委研究中医院人事问题,18名同志成为中医院首批人员。</p> <p class="ql-block">与中医院、县人医协调尤克美腾让宿舍给中医院作医疗用房。</p> <p class="ql-block">卫生局搬入新址,腾让房屋给中医院作医疗用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