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场治愈心灵的奇妙之旅:《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p><p class="ql-block">作者:罗伯特·戴博德</p><p class="ql-block"> 你是否也曾在某个瞬间,感到莫名的低落与无助?是否在光鲜的外表下,藏着一颗疲惫的心?</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通过蛤蟆先生的心理咨询历程,带我走进了内心最深处,原来治愈自己,就是学会与自己对话!</p><p class="ql-block"><b><i>一、通过三种自我状态去了解内在</i></b></p><p class="ql-block">我们每个人都有【三种自我状态】,分别是:儿童自我:情绪化、依赖;父母自我:批判、控制;成人自我:理性、独立。</p><p class="ql-block"> 我发现自己80%的焦虑都来自"儿童自我"的恐惧。每个人都有"儿童自我状态"(那个会哭会闹的内在小孩),也有"父母自我状态"(内化的批评声音),最重要的是找到"成人自我状态"(理性平和的自己)</p><p class="ql-block">每个人都有"儿童自我状态",那些莫名其妙的情绪爆发,其实都是童年模式的重复。</p><p class="ql-block">学会做自己的父母,学会用成年人的理性,去安抚内心的小孩,这才是真正的成长。</p><p class="ql-block"><b><i>二、三步走出情绪低谷,做自己的疗愈师</i></b></p><p class="ql-block"> 书中核心方法被我简化为:觉察→接纳→改变。</p><p class="ql-block">觉察:每天5分钟"情绪扫描"(从脚趾到头顶)。接纳:对负面情绪说"欢迎光临"(像对待访客)。改变:用"虽然...但是..."句式重构认知。情绪的不适,是我们改变的契机。还可以通过记录情绪触发点,来不停的向内追问。追溯童年模式,改写限制性信念。</p><p class="ql-block">看见即疗愈,找到内在最大的障碍,不停的去看到自己,去释放压抑在潜意识当中的创伤残留。</p><p class="ql-block"><b><i>三、练习自我对话,升级关键认知</i></b></p><p class="ql-block"> 觉知是个好东西,他能助你识别内在批判声,从而可以建立支持性对话,培养自我同情心。这是真真切切的从源头上爱自己!</p><p class="ql-block">刻意地进行心理游戏识别,拯救者游戏,受害者游戏,迫害者游戏,在我们看到这些戏码时,要学会喊停这些心理游戏。另外,在和外界的相处中,不要试图改变别人,把注意力收回到自己身上,内在变了,外在自然改变。允许一切发生,接纳每个当下的自己,包括那些"不够好"的部分, 相信本自具足,你想要的,宇宙早已准备好,只需要调频到对的频率。</p><p class="ql-block"> 最后送大家书里的一句话:"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愿我们都能遇见越来越好的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