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沉默寡言”到“自信表达”

杨柳青青

<p class="ql-block">  在我所教的五年级班级里,有个叫小涵的学生,性格内向,总是沉默寡言。课堂上,他从不主动举手发言,就算被点到名字,回答问题也是声音极小,眼睛始终盯着地面。小组讨论时,他总是默默倾听,很少参与交流。课间休息,别的同学嬉笑玩闹,他却常常独自坐在座位上,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p> <p class="ql-block">  一次口语交际课,主题是“介绍一种事物”。看到同学们纷纷踊跃发言,分享自己精心准备的内容,小涵却像往常一样,低垂着头,躲避着老师的目光。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帮助他改变的好机会。于是,我微笑着鼓励他:“小涵,老师知道你对很多事物都很了解,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好吗?”他犹豫了一下,缓缓站起身,双手紧张地揪着衣角,脸涨得通红。过了好一会儿,才结结巴巴地开始说,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同学们都安静下来,竖起耳朵努力听。然而,没说几句,他就因为紧张忘词了,尴尬地站在那里,眼眶里泛起了泪花。我赶紧为他解围,让他先坐下,并肯定了他的勇气。</p> <p class="ql-block">  课后,我找到小涵,和他耐心地聊起来。原来,他害怕自己说得不好,会被同学嘲笑,所以一直不敢表达。我安慰他,每个人都会有不足,重要的是敢于尝试。为了帮助他克服恐惧,建立自信,我和他一起制定了一个计划。每天放学后,我会陪他进行半小时的口语表达练习,从简单的话题说起,比如介绍自己当天的学习收获、分享一个小故事等。我会认真倾听,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纠正他的一些小问题,如发音不准确、表达不流畅等。同时,我还鼓励他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先从和熟悉的同学交流开始,逐渐参与讨论。</p> <p class="ql-block">  从那以后,小涵变得越来越开朗,不仅在口语表达上有了很大进步,学习成绩也逐步提高。他开始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和同学们相处得十分融洽。看到他的蜕变,我深感欣慰。作为老师,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耐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自信中绽放光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