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br><div><br></div><div><b>散文:独秀于江南的茅山</b><br>扬州 殷友成 <br> <br>注:近日有高中同学发了一条微信,“好消息,全新养老模式,扬州开始了。”大学同学向我咨询,我们这一代人已经或即将步入耄耋之年,都希望找到一处颐养天年的幽居。此养老院居然在茅山脚下,道教胜境,风光旖旎,所以大家感兴趣。我曾去茅山参观苏南抗战纪念馆,写了一篇游记,现供想去那里安度晚年的同志参考。<br> <br>江南的茅山和祖国名山大川相比,名不见经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正如刘禹锡所言。茅山有仙气缠绵,有奇特景观,是江南远近闻名的一枝独秀。<br>茅山与南京的紫金山等为三座并列的山峰。宛若一条绿色苍龙,逶迤苏南的东西。紫金山之西长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山之南为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南京上大学多年早就体会到这里有王者之霸气。而在南京之东,镇江之西的茅山,道家称“句曲之金陵,是养真之福境,成神之灵墟”。七月一日在参观了苏南抗战纪念馆后,又一次领略到茅山有仁者之灵气。<br>茅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中国道教上清派发祥地,茅山道教渊源流长。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美誉。九霄万福宫即顶宫建筑群依山而建,宏伟壮观,气势磅礴,为茅山“三宫五观”至首。几次破坏,几经修建,今天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br>从这里观看万宁宫,其前安详端坐的老子铜像,巍峨似一座山峰。走近细看,他目光睿智,神态自若,他看透人世间的一切功利和纷争,娓娓道着人生的玄机和哲理。二次到这里,对道教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道家推崇的“地久天长”“上善若水”“圣人无心无为,行不言之教”“无心插柳柳成行”等一切顺其自然。要做到宠辱不惊,品德何等高尚,人格何等完美,受益匪浅。老子铜像还有神妙之处,他讲学姿态,伸展的左手掌心,一指下自然天成的巨大蜂窝,如同向人间洒落仙露,或仙丹。随处可见善女信男们烧香跪拜,口中振振有词的祈祷和祝愿,心得到了安宁。我不是宗教信仰和崇拜者,也受到了道教文化的洗礼。道德经也是当今社会道德教育的经典。更重要的是道、禅所展示的智慧,都希望我们有一个平淡祥和的心境,在物欲横流的现在,更需要清淡之美。<br>江南山水烟雨濛濛,多了一份神秘和秀气。旅游业的发展,可乘缆车凌空直达,可乘游车盘山而上茅山顶。我喜欢几年前第一次的徒步登山。与山中逶迤的峰峦,幽深的林木,繁茂的修竹,飞鸣的百鸟亲近,观赏“溪水碧于草,潺潺花底流”的美境。<br>在茅山之巅,宫殿之前,高处远眺秀丽江南,又是神仙的滋味。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沃野阔。为此,历史上有许多文人雅士慕名而至,曾留下了许多篇赞美茅山风光的诗文和笔迹。唐诗人皮日休有诗云:“坛上古松疑度世,林间幽鸟恐成仙。不知何事迎新岁,鸟纳裘中一觉眠。”可见茅山是游人的“世外桃源”。<br>茅山有着她独有的魅力。这里是新四军的抗战根据地,陈毅,粟裕等曾在此叱咤风云;巍巍纪念碑前的上空,洪亮的军号随着鞭炮响;这里是野生中草药的宝库,明代著名的药物家李时珍,就曾到此采集过草药,写进《本草纲目》上的茅山药材就有380多种;这里人文荟萃,有世界著名数学巨匠华罗庚,就诞生在茅山脚下洮湖畔的金城镇;有美丽的天仙配传说,董永的故乡就在茅山脚下直溪镇董永村。<br><b>“盘到最高金顶上,依然无际蔚蓝天”这是登山到最高处的感受,人生也是如此,百尺竿头,更进一步。</b><br> <br> 笔者注: <br>《独秀于江南的茅山》登载于湖北黄冈日报所属鄂东晚报。发表于鄂东晚报的副刊。具体为2012年2月11日。<br><br>2025年3月19日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