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农历蛇年正月,被亚冬会带热了冰雪游,使东北的冰雪资源与海南的椰林海滩一样火热。三妹四妹鼓起勇气北上冰城,随东道主小弟一家故地重游,如愿以偿亲眼目睹了冰雪大世界的盛况,与许许多多南方游客一样,感受了一回东北冰雪旅游资源的壮丽。</p> 中央大街 <p class="ql-block">中央大街是哈尔滨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中央大街有风格多样的历史建筑建筑:71栋欧式及仿欧式建筑,涵盖了文艺复兴、巴洛克等风格。</p><p class="ql-block">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欧洲街头,可以欣赏到如道里秋林商店的新艺术运动建筑、教育书店的巴洛克建筑、妇儿商店的文艺复兴式建筑、哈尔滨市教委的古典主义建筑等。百年老建筑有1906年建成的马迭尔宾馆和文艺复兴特征的犹太国民银行旧址。马迭尔宾馆曾是犹太民营银行,如今为商业楼。</p> <p class="ql-block">有着刻骨铭心记忆的哈尔滨防洪纪念塔建于1958年,为纪念哈尔滨战胜1957年特大洪水而立。塔身标有两个水位:1932年洪水淹没哈尔滨时的最高水位119.72米、1957年哈尔滨战胜特大洪水时的最高水位120.30米。</p> <p class="ql-block">圣<span style="font-size:18px;">·索菲亚</span>教堂。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3月,原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的木结构随军教堂。民国十二年(1923年)9月重建,完工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文革期间教堂遭严重破坏,成为哈一百仓库。1997年按原设计进行了全面保护性修缮。</p><p class="ql-block">圣·索菲亚教堂采用希腊十字平面布局,总体近正方形。</p> <p class="ql-block">兆麟公园冰雕</p> 冰雪大世界 <p class="ql-block">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始于1999年。哈尔滨市政府为迎接千年庆典神州世纪游活动而推出的大型冰雪艺术精品工程,截至2024年12月已举办26届。</p><p class="ql-block">冰雪大世界主要景点有梦幻冰雪馆、冰雪美食馆、四季游乐馆、冰雪秀场、雪花摩天轮等。</p><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27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冰建施工正式开始。四季冰雪项目所有场馆全面运营,并对园区的商服、卫生间进行科学合理化的布点,新增多处卫生间、暖屋,大滑梯排队区增设暖棚。12月11日,第二十六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主塔“亚洲同心”顺利封顶。12月15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发布全新IP形象“冰冰”和“雪雪”。12月17日,第二十六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超级冰滑梯完工。12月21日第二十六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正式开园,2月26日闭园。</p><p class="ql-block">冰雪大世界是冰雪游最具魅力的景观。弟妹们夜游后再来一次日游,体验夜晚和白天不一样的视觉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供游客取暖的温暖驿站</p> <p class="ql-block">冰雪大世界之夜</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哈尔滨音乐公园</b><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span></p><p class="ql-block">以音乐文化为主题,设计理念是将哈尔滨灿烂的音乐文化融入其中,突出哈尔滨作为音乐名城的地位。公园由多个音乐元素构成,包括音乐历史、乐器展示、名歌名曲、音乐名人、哈夏音乐会等,通过建筑、雕塑、小品以及绿化植物等形式展现音乐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音乐公园音乐长廊里有一个大雪人,高18米,用雪量2000立方米。造型:红帽子、红围脖、红色爱心纽,脸蛋圆润可爱,眼睛又大又黑又圆。大雪人历经造雪、堆雪、静置、雕刻、细节打磨,50人12天完成。大雪人成为哈尔滨延续多年的冬日城市名片。</p><p class="ql-block">哈尔滨雪人码头是以冰雪为主题的大型游乐园,有300米长冰滑梯、冰灯、雪雕塑等,在欣赏大雪人的同时,还能体验各种冰雪娱乐项目。大雪人高20米,头戴红帽,鼻子是红色的胡萝卜造型,黑黝黝的大眼睛,右手托举火炬,左手高高举起,整体形象憨态可掬,仿佛用魔法把童话雪人搬进了现实世界。大雪人融入了亚冬会元素,象征着哈尔滨亚冬会申办成功。</p><p class="ql-block"> </p> 太阳岛雪雕艺术博览会 <p class="ql-block">第37届哈尔滨太阳岛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2024年在哈尔滨举办,雪博会以“同梦同心·冰雪传奇”为主题,雪雕作品以黑悟空和青花瓷为主题,在150万平方米范围内建设赛事及艺术雪雕260余处。</p> <p class="ql-block">在雪博会场地上有许许多多雪人雪雕,有高20米的“雪人先生”,有雪人仪仗队,还有向游客招手的“亚冬列车”</p> <p class="ql-block">大型雪雕“雪人先生”</p> <p class="ql-block">亚冬列车</p> 极地公园 <p class="ql-block">哈尔滨极地公园是黑龙江打造的一张世界级旅游名片。园区包含极地馆、海洋馆、淘学企鹅馆、北极熊体验馆、恐龙馆五大场馆;打造白鲸秀、海豚秀、淘学企鹅巡游、海狮海象情景剧、水舞秀、鳐鱼秀、企鹅表演七大主题表演。</p> 松花江冰雪嘉年华 <p class="ql-block">哈尔滨松花江冰雪嘉年华始于2019年,一年一度。2020年哈尔滨松花江冰雪嘉年华由哈尔滨道里区政府主办,哈尔滨文旅集团、马迭尔集团等单位承办,秉承“一条松花江,两岸风景线”的设计理念,创建狂欢冰城、天然生态大冰场,助力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p><p class="ql-block">松花江冰雪嘉年华为集公益性、参与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江上冰雪主题乐园,全场无门票免费入园。园区位于哈尔滨市防洪纪念塔松花江段上。</p><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4日,2025第七届哈尔滨松花江冰雪嘉年华开幕式暨“最大的户外冰上乐园”吉尼斯世界纪录授牌仪式在冰雪嘉年华园区举行。本届嘉年华围绕“快乐冰雪·同梦亚冬”的主题,规划设计深度融合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相关元素,东起中东铁路桥,西至通江广场,以“玩”为核心主题和突出特征,推出了全民健身的冰雪运动、打造了酣畅淋漓的冰雪玩法、呈现了“热雪”沸腾的冰雪体验。</p> <p class="ql-block">在冰封的松花江面上打造的冰雪嘉年华园区</p> <p class="ql-block">冰雪经济红火了松花江</p> <p class="ql-block">位于松花江冰雪嘉年华园区的中东铁路桥(滨州铁路桥)成为网红桥</p> <p class="ql-block">网红桥前留影</p> 中东铁路公园 <p class="ql-block">中东铁路公园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中东公园以铁路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公园。它以中东铁路的历史遗迹为基础,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p><p class="ql-block">中东铁路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沙俄修建,连接中国东北和俄国远东地区。哈尔滨作为中东铁路的重要枢纽,见证了这条铁路的建设和运营。</p><p class="ql-block">滨洲铁路桥是中东铁路公园核心景观之一,这座桥始建于1900年,1901年建成通车,是松花江上最早的铁路桥,也是哈尔滨第一座跨江桥梁。</p><p class="ql-block">公园内保留了许多中东铁路遗迹,如滨洲铁路桥、老火车站建筑等,见证了哈尔滨的历史变迁。</p><p class="ql-block">滨洲铁路桥经过改造后成为网红观光步行桥。</p> <p class="ql-block">滨州铁路桥已经停止运营,被改造为中东铁路公园的一部分,成为观光步行桥,桥上铺设了玻璃栈道。因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建筑风格,它成为了哈尔滨的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铁路公园内的中东铁路印象馆建于2017年,展馆通过场景复原、3D模拟、历史档案、图片和文物等手段,再现中东铁路建设史,呈现哈尔滨老城岁月、华洋商埠和侨民风情。</p><p class="ql-block">馆内文物展示1897年—1903年中东铁路勘探、选址、建设全过程,解读中东铁路的由来——沙俄为远东扩张而建。</p><p class="ql-block">展馆外观酷似哈尔滨火车站,历史韵味浓郁。</p> <p class="ql-block">清朝政府与日明治政府签署《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予日本。俄、德、法三国出于自身利益迫使日本把辽东半岛还给清政府。1895年《辽南条约》规定中国支付3000万两酬报费。</p><p class="ql-block">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偿付对日赔款而借外债,俄国联合法国与清驻俄公使在圣彼得堡签订《四厘借款合同》,借款总额四亿法郎合白银一亿两,分36年还清。</p><p class="ql-block">甲午战败后,日本成为中国最主要敌人。清政府求助欧洲列强抗衡日本。李鸿章许诺,若俄能阻止日本,中国愿在军事和交通上提供方便。朝野形成了连俄制日外交政策。</p> <p class="ql-block">中东铁路的由来:1891年,沙俄决定修建西伯利亚铁路并设想修建一条伸深入中国境内的支线。</p><p class="ql-block">1894年甲午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中国“赔偿”白银2亿两,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澎湖列岛。</p><p class="ql-block">1895年,沙俄未经中国政府同意便到中国东北进行勘察,称俄国建造西伯利亚铁路可能与东北日后建造的铁路相接,同年,俄国考察队溯松花江考察,绘制松花江两岸目测图。</p> <p class="ql-block">1896年《中俄密约》第四款规定,中国允许黑龙江、吉林建造铁路通海参崴。由此俄国攫取了西伯利亚大铁路穿越中国东北的权力。</p> <p class="ql-block">1903年中东铁路的.包括以哈尔滨为中心的两条主要线路:满洲里至哈尔滨至绥芬河的线路(滨洲线、滨绥线),以及哈尔滨至长春至旅顺的线路(南满线)。两条线路形成“丁字形”中东铁路干线,总长超过2400公里。</p><p class="ql-block">中东铁路的修建始于1897年,并于1903年7月正式通车运营。该铁路最初由沙俄控制,1952年12月31日,中国收回了中东铁路的主权,并成立哈尔滨铁路管理局。</p> <p class="ql-block">1945年2月,根据苏美英雅尔塔协定,由中苏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同年8月,中国国民党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将中东铁路与南满铁路合并为中国长春铁路,中苏共有、共同经营。</p><p class="ql-block">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解放哈尔滨,中共中央东北局成立东北铁路总局。</p><p class="ql-block">1945-1952年中苏共同经营中长铁路时期,对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通过与苏联的合作,学习到了先进的铁路管理经验和技术,培养了大量铁路人才,为后续中国铁路的自主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p> 中华巴洛克 <p class="ql-block">道外历史文化街区中华巴洛克建<span style="font-size:18px;">筑特色为中西合璧,</span>融合了巴洛克风格的尖塔、穹顶与浮雕等西方元素。现存历史建筑61处,院落105个。如宝隆银号、大罗新、春和堂、广和盛、大清银行、亨得利、银京照相馆等,这些建筑见证了哈尔滨民族工商业曾经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随处可见的传统灯笼高高挂起,为寒冷的冬天增添了几分喜庆。在“老街砂锅居”品尝地道的味道浓郁的东北菜。青石板路,卖糖葫芦的小贩,红艳欲滴的大山楂串,挂着冰晶,让人垂涎三尺。</p> <p class="ql-block">店家自扫门前雪</p> <p class="ql-block">古色古香小巷,青砖黛瓦老建筑,石板路。在这里感受历史沉淀与现代活力的完美融合。</p> <p class="ql-block">火车头墙画,展示哈尔滨的铁路历史</p> 东方罗浮宫 <p class="ql-block">哈尔滨“东方罗浮宫”,即哈药六厂版画博物馆,因其建筑极具欧式风情,以法国巴黎卢浮宫为原型,故享有“东方卢浮宫”之美誉。哈药六厂建筑融合了古典主义、巴洛克等欧式风格。建筑外观庄重典雅、雄伟壮观,外墙和内部装饰有精美的雕刻,包括立体雕刻、线雕、浮雕等,展现了高超的工艺水平。内部装饰金碧辉煌,采用大量金色、水晶等元素,层层叠叠的金色雕刻营造出宫殿般的奢华氛围。走廊里还挂有数十幅欧洲油画,部分区域还有精致的雕塑。</p><p class="ql-block">哈药六厂艺术版画博物馆建于2006年,是由哈药集团制药六厂出资建设和管理的公益性艺术文化机构。博物馆位于厂区主办公楼内,共五层,展品集中在四、五两层。收藏有上千件不同种类的版画作品,涵盖了黑龙江省及全国数百位版画家的作品。展品以国内艺术家为主,同时也陈设了一些国外知名艺术家和版画工作者的作品。</p><p class="ql-block">图为哈药六厂全景</p> 东北虎林园 <p class="ql-block">东北虎林园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松花江北岸,占地面积144万平方米,与太阳岛风景区毗邻。其中虎园占地36万平方米,是出于挽救和保护世界濒危物种东北虎而建立的园林。</p><p class="ql-block">东北虎林园现建有成虎园、幼虎苑、科普展馆各一处。成虎园36万平方米,散放着30只野性猛虎(剧观光车司机说虎林园有数百只东北虎),游人须乘专用旅游车漫游于群虎之间。</p> <p class="ql-block">虎林园门票</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哈尔滨大剧院</b></p><p class="ql-block">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坐落于哈尔滨松北区文化中心岛内,包括1600坐大剧院、400坐小剧场,异型双曲面外形。 </p> 龙塔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哈尔滨龙塔</b></p><p class="ql-block">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00年对外开放。龙塔是哈尔滨广播电视塔,也是观光塔,观光平台距地面258米。塔高336米,是东北最高的钢结构塔。</p><p class="ql-block">龙塔塔身呈“龙”字形,寓意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塔身采用玻璃幕墙,阳光照射下光芒四射。龙塔是哈尔滨的重要地标。</p> <p class="ql-block">走进龙塔</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侵华日军731部队遗址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位于哈尔滨平房区。侵华日军在二战期间于1936年在东北设立的秘密军事医疗部队,主要从事细菌战研究和人体试验,研究和制造各种细菌武器,包括鼠疫、霍乱、伤寒等致命细菌。实验对象是被称为“马路大”的活人和动物,受试者多为被俘的抗日战士和普通百姓。</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是我中学时代的居住地,之后虽然去过多次,但是都在夏季,习惯了南方的气候,每每想到当年刺骨扑面的风沙,滴水成冰的严寒,不寒而粟,始终未能在冬季故地重游观赏红红火火的冰雪景观,只能借弟妹的影像抒发怀旧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