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丽的竹溪。</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家乡竹溪县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地处鄂、渝、陕三省交界的秦巴山区。西接陕西省平利县、镇坪县和旬阳市,南交重庆市巫溪县,东邻本省竹山县。</span></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的客车。</p> <p class="ql-block">界岭二字是民国时期时任陕西省交通厅长所书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竹溪这个山城曾经是交通闭塞,经济落后,要想走出大山,如同登天,颇有“蜀道难”之感。曾经,父亲津津有味地向我们讲述上世纪五十年代时期,有时受县上委派到襄阳行政专署、武昌等地培训学习、参加会议,因为不通车,出差都是先骑马沿着汉白公路到白河县的卡子街歇一晚上,第二天再骑马到白河县城,将马寄存在客棧,然后乘船沿汉江到襄阳或者武昌,路上就得好几天,人们出行很不方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要乘车去十堰市区,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经过竹山县、房县到十堰,这条公路虽然说比较平坦,但比走另一条汉白公路多一百多公里,所以通常长途客运选择的是走汉白公路。另一条公路即汉白公路,是抗日战争时期李宗仁的部队修建的一条重要战略公路,连接了陕西汉中、湖北竹溪县和陕西白河县,全长521.52公里。然而,区区二百多公里的路程,长途客车需要十多个小时才能到达,那时公路是沙子路,路况差,车速慢,如同老牛破车,与现在比是不可想象的。早上七点从竹溪城出发,下午三、四点才到十堰,一路颠簸,十有八九的乘客都整晕车了,天昏地暗,头昏脑胀,沿途呕吐的不断,气味难闻,夏天闷热,冬天如同冰窖,下车了人们灰头灰脸,脸色苍白,有气无力,许多的人最害怕的就是出差坐车。这条路要翻越田垭、界岭等好几坐大山,尤其是界岭,天气晴朗时在山顶可以望到武当山天柱峰。这界岭位于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与陕西省白河县的两省交界处,海拔约1500米,是鄂陕两省的咽喉要冲。界岭山路始建于1937年,是陕西到重庆最早也是最近的出境公路之一,山路蜿蜒曲折,共有28道拐,垂直高度达680余米,公路狭窄,车在悬崖峭壁上转来转去,上山下山得两小时左右,让人胆战心惊。有一年春节过后上学,山上白雪皑皑,冰柱如山,可谓“悬崖百丈冰”,车子带着防滑链,仍然巴不住滑。为安全起见,司机让我们下车步行,他放空下山,我们沿着车路步行下山,有时为抄近路,沿着陡峭的崎岖小路从上一级到下一级,天寒地冻,冰雪路滑,仍然一路欢歌,仿若仙境“百丈冰”奇观让人忘记了疲劳和恐惧,那段景象至今仍历历在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若逢暴雨和大雪封山更是胆战心惊,暴雨季节,山洪来袭,冲毁公路,也曾遇到过汉江洪水已与公路齐平,有惊无险。有一年放寒假回家,班车停运,我们改坐火车到安康住一晚上,准备第二天回竹溪,但从安康到平利县城要经过女娲山,也停运了,还好第二天天放晴了,中午十二点有车到平利县城,坐到平利县城,又换车到平利县与竹溪县交界的关垭子,那知道竹溪这边的班车因雪不到关垭子,只到蒋堰镇,只好步行十多公里赶到镇上坐车回家,一路曲折,虽然说天寒地冻,饥寒交迫,但也是一次磨练意志的好机会。</span></p> <p class="ql-block">界岭垭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还有一件趣事也让人难以忘怀,八十年代初在武汉上学,有一年春节过后,湖北省多地下了大雪,学校领导想知道离省城最远的鄂西北山区的同学们能否按时到校上课,就到各班了解情况,在中文系学习的我们老乡汇报到:虽然大雪封山,我们克服困难,不惜绕道陕西按时到校上课了,领导当场表扬了他。过后,他洋洋得意的向我炫耀,我说本来坐车从汉白公路要经过陕西白河,何谓绕道?你这学中文的真会编。他说班上许多的同学不知道湖北省还有一个竹溪县,更何况校领导也不熟悉啊!竹溪是湖北的边塞,本就不出名,在信息不发达的时候,难怪同省的不知本省有哪些县。</span></p> <p class="ql-block">溪城跃进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后来,在本世纪初竹山县开通了鲍竹路,即竹山县到郧县的鲍峡公路,让竹溪人到十堰市只需三个多小时了,大大节省了时间。但鲍竹路在山沟沟里头转,弯道太多,坐车上几个弯后人都容易晕车,也是无可奈何。再后来,麻安高速通车了,竹溪到十堰又缩短了一个多小时。如今十巫高速十堰市至竹山县溢水段建成通车,车程又缩短了半小时,走高速不仅速度快,而且平稳,也不晕车了,真是天翻地覆的变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沧桑巨变,现在的竹溪县交通四通八达,麻竹高速从东至西贯通溪城,南北十巫高速竹溪县至巫溪段正在建设之中。从竹溪到十堰小车只要一个半小时。每次到上海早晨7点出发到武当山机场乘飞机,中午即可飞到上海,早在竹溪吃早餐,午到上海吃午饭已成为现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交通的巨变,为山城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影响。曾经蜿蜒曲折的山路,如今被纵横交错的公路、桥梁和隧道取代,天堑变通途,山城与外界的距离被无限拉近。不仅让山城的特色产业焕发新生,更让优质的农产品和独特的旅游资源走出深山,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吸引了无数游客和投资者纷至沓来。繁华的武陵不夜城开城一年,享誉全国,超二百万游客来溪城,观水秀、赏戏曲、看花灯,品美食。物流如潮涌,人流如织,曾经的闭塞之地,如今欣欣向荣。何其有幸,生逢盛世,生在这美好的时代!感谢祖国之强盛,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精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沧桑巨变话交通,高速横穿贯彩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麻竹东西连溪城,十巫南北接渝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游客纷纷沓至来,不夜城里欢歌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身逢盛世何其幸,幸福生活万年长。</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