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教展风采 深耕课堂绽芳华 ——龙岭学校第七届“龙岭之光”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复赛圆满落幕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锤炼教师专业素养,经过初赛的激烈角逐,脱颖而出的六位语文教师于3月19日下午齐聚龙岭学校隽才楼三楼录播室,参加了“龙岭之光”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的复赛。</p> 【以赛促教,彰显专业素养】 <p class="ql-block">  这六位参赛教师赛前准备充分,他们的教学设计巧妙融合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以分板块的形式呈现,既清晰又富有创意。在模拟上课环节中,他们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带领学生深入挖掘教材,品味词句之美,感悟情感之真,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p><p class="ql-block"> 通过教学设计、模拟上课、现场答辩等环节综合考核。参赛教师立足新课标要求,紧扣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剃头大师》《威尼斯的小艇》,充分展现了对语文教学深度与广度的探索。模拟上课环节,教师们以扎实的语言功底和灵活的教学策略,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语文盛宴。 </p> 【同课异构,多元解读探妙趣】 <p class="ql-block">  在本次“龙岭之光”复赛中。王珍珍、江丽文、谢安娜三位教师以“同课异构”形式展开竞技,同上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文《剃头大师》,通过差异化设计赋予经典文本全新生命力,展现了“一材多解”的教学智慧,赢得评委们的一致好评,其教学案例点亮“龙岭之光”复赛课堂 。</p> <p class="ql-block">  生活化场景还原,王珍珍老师以“金牌剃头大师”评议会为场景,寻找身边的“剃头大师”为任务驱动,带领学生还原课文中的理发场景,图片出现剃头大师的理发工具,聚焦“剪”字,借助表格梳理文本内容,最后进行“金牌剃头大师”的现场投票,在生中创建真实情境,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在真实性与趣味性中体验学习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思辨性课堂生成,江丽文老师另辟蹊径,用一个动画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趣味性的导入,接着进行词语的预习检测,通过一组组字和词语巧妙地把文中主要人物给进行了解读,接着引出文章主人公并进行“鬼”字书写指导,让学生扎实解决字词关,接着进入了文本的学习。江老师巧设学习小助手,找出人物剃头和感受的句子,让学生在情趣盎然中进行深入学习。</p> <p class="ql-block">  戏剧巧运用,传统技法与现代技术交融。谢安娜老师利用AI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创设课本剧,分为“害人精”和“剃头大师”两幕剧,让学生确定角色,梳理剧本,通过找出故事人物及特点,结合板书梳理,初步感知文章语言幽默风趣的风格,然后紧扣主角和事件,梳理课文结构,理清文章逻辑关系,引导学生初步把握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语句品读“害人精”一词,体会人物的特点,从学生共性的困惑处入手,回顾三年级上册理解难懂的词语的方法,关注语文要素之间的纵向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通过研读剧本,把握角色,最后补充语言进行剧本排练。</p> <p class="ql-block">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威尼斯的小艇》一文用多维课堂演绎“水上名城”的诗意与哲思,在“龙岭之光”复赛现场,被宋鹏飞、王纯、白翠红三位教师以多元视角解构,她们或聚焦文字韵律之美,或勾连跨学科大单元,或借视频再现异域风情,为“如何用语文打开世界”提供了生动注解,一舟载万象,一课览世界 。</p> <p class="ql-block">  在文字里触摸“动态威尼斯” ,宋鹏飞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一片蔚蓝的水天相接的威尼斯,通过视频了解这座城市的特点,在人们的生活中,“小艇”就是人们离不开的交通工具,聚焦“小艇”从它的长度、样子、以及它动起来的时候的样子,小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坐在船仓里,与来往的船只打声招呼,有着说不完的情趣。</p> <p class="ql-block">  单元整合式学习,白翠红老师带我们领略威尼斯风光之美,学动静结合之妙。通过课前三分的视频进行水城威尼斯的回顾,接着进行小艇独特特点的外形特点和船夫驾驶高超的驾驶技术的威尼斯初印象感知,通过白天与夜晚的小艇的忙碌,让我们体会到“人动则艇动,人歇则艇歇”,再研读“阅读链接”中的《威尼斯》《威尼斯之夜》两篇文章进行单元整合,把文章的共同之处写在学习单上,抓住动静描写,通过句子写出感受,做到了学习方法的迁移。</p> <p class="ql-block">  巧设情境,任务驱动,王纯老师让学生化身为一个个威尼斯风光金牌解说员,通过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聚焦白天和夜晚的威尼斯,通过列表格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到让我们感受到人们与小艇的密切关系,通过不同作家写的不同的文章进行类文对比,探究方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交流讨论,最后让每组学生进行交流汇报,评选出威尼斯风光金牌解说员。</p> 【以辩明道,以答砺行促实践 】 <p class="ql-block">  “龙岭之光”复赛专业答辩环节见证教师思辨力,模拟上课环节结束后,迎来了紧张而精彩的专业答辩环节。在模拟授课展示后,六位晋级教师围绕教学设计理念、课堂生成逻辑、核心素养落地方案等话题展开深度答辩。五分钟限时问答中,教师们需精准阐释理论依据,展现了龙岭语文教师团队深厚的学术底蕴与敏锐的教育洞察力。</p> <p class="ql-block">  比赛结束后,经评委团综合打分,宋鹏飞和谢安娜老师分别荣获高段和低段复赛的第一名,他们俩将代表语文组参加第7周的集团决赛。 </p> 【携手前行,续写教育华章】 <p class="ql-block">  复赛结束,黄红成主任对六位参赛选手们的教案设计、现场答辩、模拟上课等环节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他首先肯定了选手们在教学设计的题目、教学环节、作业设计以及标点符号等方面提出了建议,黄主任还强调在教学设计方面,要做到文本规范,深入分析教材并结合单元语文要素进行细致的设计。此外,教学目标与评价活动应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紧密相连,确保教、学、评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黄主任结合老师们抽到的答辩题目进行了现场答辩示范,指导老师们能够践行教学评一体化改革,能够将单元整合和信息技术融入到语文学科中并与课例进行教学实例结合。针对模拟上课环节,黄主任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他建议选手们在教案主题方面,应设计得更聚焦且突出主旨,也可以根据文本适当在教案中加入图片;教学目标方面,应根据语文要素设定得更明确,有一定的梯度。黄主任的点评既肯定了选手们的优点同时有指出了问题,又为老师们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指导。</p> <p class="ql-block">  语文教研组组长林冰表示:“此次大赛不仅是教学技艺的比拼,更是教育智慧的共享。我们将以‘龙岭之光’为契机,持续推动‘赛训研’一体化教师成长机制,让每节课都成为师生共赴的诗意旅程,相信在接下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老师们将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