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美篇昵称:竹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美篇号:3995840</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翻开尘封的相册, 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将思绪拉回了50多年前。人的一生中,总会有许多难忘的故事,每当忆起,特别温馨。在我的记忆中,有一段时光被深深烙在心底,她像和煦的阳光相伴了一生,也温暖着我前行的路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4年我高中毕业了,面临着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那时候好像也没什么抵触情绪,总觉得响应主席号召无尚荣光。生活,总会在不经意间被改变,这种改变,会将本是顺理成章的路径扭转。一天的午后,有位陌生人敲响了我的家门,这是临县工会的一位工作人员,邀请我加入他们县的篮球队,并承诺可以办好入职进厂和转户口等相关事宜。高中阶段,我一直是学校篮球队的主力,热爱运动的我,在下乡和篮球之间我选择了后者,这一选择,改变了我一生的生活轨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七十年代初,毛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让全国各地的全民健身运动峰起。那时候每个县都有篮球队,队员的组成五花八门,有城市下放到县城农村的知青,有社会上爱好运动的青年,也有我这样被挖墙脚过来的外地人。我们都是跛子里的将军,一起驰骋球场,为小城争得过无数的荣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那些年,赛事真多,为备春、秋两季的地区比赛,我们吃、住在招待所;为了积累实战经验,平时还会你来我往去临县打打友谊赛。一辆大卡车搭上帆布棚,是我们的坐驾,车上的欢声笑语让活力四射,能掩盖汽车颠簸中轰鸣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那是个娱乐项目极度匮乏的年代,每当赛事起,简陋的室外球场总被围的水泄不通。场上挥汗如雨,场外欢声雷动,那场景,让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着蓬勃的活力。行走在小城,我们没有姓名只有“号”,一袭运动衣,一双回力鞋,会聚集多少羡慕的目光,那公众人物般的享受一直留在记忆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快乐的时光总是溜的很快,集训的生活并没有几年,文革即将结束,知青即将返城,打完了最后一场比赛迎来了万般不舍的分离。一个拥抱,大家各奔了东西,一声再见,后来就再也没有聚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几年的朝夕相处,奠定了我们一生的友谊。都说岁月如歌,我们的友谊就像那歌中的旋律,被时间的音符深深地印记。接下来大家都忙着工作、忙着家庭,一有机会总会小范围的聚起,每一次相聚,总能让彼此在共鸣中找到最初的那份感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那段时光,真是生命中的宝藏,是人生最美的风景。我们之间的情谊,无需华丽的言辞,来自球场的我们更多了那份默契。比赛中的一个手势,能让我们同心协力,生活中的一个眼神,足以温暖彼此的心灵,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我们的友谊始终如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五十年来我们联系不断,总是创造机会聚在一起。时光荏苒,当年生龙活虎的我们都将步入老年,青丝已成暮雪,脸上刻下了岁月的印记,但心态依然年轻。聚会的欢愉总是让人忘记了年龄,哥哥姐姐们大我3至10岁不等,被呵护的细节一直深埋心底,有你们的包容,我依然是任性的小妹妹,这种任性,当然只限于我们这个特定的团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写着写着,又一次聚会的计划已在酝酿中完成。哥哥姐姐们,春已暖,花已开,等着妹妹给你们发出邀请……</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