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西柏坡

了然

<p class="ql-block"> 西柏坡位于石家庄市平山县,这个风光秀丽的小山村,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的所在地。能到这里参观一直是我的一个心愿。</p><p class="ql-block"> 今天,终于如愿以偿,来到西柏坡,我们直奔“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旧址大院。在外面看是个极普通的农家院,进院后看到许多间平顶的小平房。大院整洁宽敞,丝毫看不出与农家房屋有什么不同。看上去就是普通的北方农村。这个大院其实是按照原貌1:1复制的,真正的原址已被淹没在了前方水库里了。但它保留了原址的主要特征和风貌,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状况。</p> <p class="ql-block">  中央所在地原本在延安,在全面内战爆发后,面对蒋介石的重点进攻,毛主席认为“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因此决定寻找新的中共中央落脚点。</p><p class="ql-block"> 滹沱河,流经河北平山县,在太行山深处拐了个弯,环抱着一个静谧的村庄——西柏坡村。</p><p class="ql-block"> 1948年5月26日,毛主席率领中央工委抵达西柏坡,确定了西柏坡为中央和解放军总部驻地。从此一个鲜为人知的小山村而名垂青史。西柏坡不但隐蔽性好;而且有较大的战略回旋空间;群众基础好;物产丰富;更有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线作为屏障和保障,安全性好。因此毛主席<span style="font-size:18px;">夸赞道:“西柏坡真是个好地方,这个总指挥部选得极妙”!</span></p> <p class="ql-block">  旧址大院占地面积约16000多平方米,其中以30多栋房屋围成了一些小院落,然而在这里却住过一群改变中国的惊天人物,他们分别居住在那些小院落里,简陋的居室里摆放着缴获来的家具和办公用具,这些战利品无声地向参观者讲诉着自己的经历和主人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这里住了近10个月,在这里毛泽东主席起草了党内指示《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表明要将革命进行到底,</p> <p class="ql-block">朱德总司令习惯了陕北窑洞,毛主席就为他建了这栋仿窑洞式住宅,住在侧面外有两排房,住着当时的一部分解放军将领,这些邻居既为工作方便,也活跃了这里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大院后面有几个出口,都直对着山坡上的防空洞口,距离很近,保证了有空袭时以最快的时间转移进防空洞。</p> <p class="ql-block">  在西柏坡静谧的中央办公区深处,坐落着一间简朴至极的土坯平房。这里曾是决定中国命运走向的心脏——中央军委作战室。西柏坡作战指挥室的布置非常简朴,体现了当时艰苦的战争环境。‌</p><p class="ql-block"> 小小的军委作战室,只有40多平米,仅有三张桌子。这里却是波澜壮阔的三大战役指挥中心。一份份电报从这里起草,全国各战区的往来电报,像雪片一样,昼夜不断,被送到这里,周恩来戏说:西柏坡不发人、不发粮、也不发枪,只发电报。</p><p class="ql-block"> 就是在这里,毛泽东主席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指挥了三大战役,战略大决战的胜利如巨浪般席卷全国, 在那些日日夜夜里,毛主席总是不知疲劳、 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重要的电文他总是亲自拟写,从不叫别人代笔。他将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全国各战略区的作战指挥上。</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span>1949年3月5日至13日‌<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二中全会就是在这栋房里</span>召开的。这次会议是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前夕举行的一次重要会议,<span style="font-size:18px;">毛泽东同志在这里提出了“两个务必”的告诫。为新中国成立做了重要的思想准备。会议</span>为新中国奠定了理论和政策的基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西柏坡之行,令人无限感慨。这个貌似普通的北方乡村,曾住着一群衣着朴素、智慧超群的伟人。他们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一个崭新的中国正是从这里走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