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途有光 ,“语”君共赏——濮阳县第七实验小学第五周语文教研活动

天天天蓝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语言是思想的羽翼,文字是心灵的画卷。在语文教研的沃土上,我们以笔墨耕耘,以智慧浇灌,探寻着母语的深邃与灵动。本周二语文教研日,濮阳县第七实验小学各年级语文老师开展了集体备课和听评课活动。</p> 一年级组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3月18日一年级语文组全体教师如期进行了每周的集体备课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主讲人尚老师讲授的《树和喜鹊》这堂课亮点突出,教学环节设计巧妙,充满了趣味与温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重点,尚老师在此处下足了功夫,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像在教多音字“乐、只、种”时,通过口头组词,帮助学生巩固记忆。从字到词,难度逐步提升,还采用开火车的方式检查识字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p> 二年级组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03月18日下午,二年级语文组全体教师在教研教室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本次集中备课由张俊霞老师主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老师这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祖国的辽阔与美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p> 三年级组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3月18日,三年级语文组全体教师如期进行了每周的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许慧珍老师主备《古诗三首》、姚瑞历老师主备《纸的发明》、郭艳珍老师主备《赵州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许慧珍老师在教学《纸的发明》一课中,引导学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遇到疑难,小组合作、探究,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自主性和积极性。</p> 四年级组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3月18日四年级语文组全体教师进行了每周的集体备课教研活动。郭艳敏老师主备第三单元9课《短诗三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星期二上午四年级语文组教师走进郭老师的课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郭老师站在讲台旁,目光投向电子白板上的教学内容。“自由朗诵三首诗词……”这不仅是课堂任务,更是一种引导学生发现古典文学魅力的机会。通过注释、节奏提示以及韵脚分析,学生们逐渐学会用心灵去感受文字背后的情感。这种数字化的学习环境让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p> 五年级组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年级语文组全体教师如期进行了每周的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本次教研内容及安排:</p><p class="ql-block">1.交流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情况</p><p class="ql-block">2.以大单元,任务群的形式,集备第四单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月18日上午第一节,五年级语文老师走进了王芳芳老师的课堂。王老师执教的是五下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王老师以有趣的游戏导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小组进行交流,并在全班分享。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个学习过程不仅充满乐趣还让孩子们学会了知识,爱上了汉字。</p> 六年级组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3月18日下午六年级语文组全体教师如期进行了每周的集体备课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曹老师能较好地引入课文创设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特别注重让学生学会体会,在体会优美句子上狠下功夫。如“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又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研的时光如清泉流淌,浸润着我们对语文的热爱与探索。愿我们始终怀揣“以文化人”的初心,在字词句章中传递温度,在听说读写间守护成长。前路漫漫,语文人步履不停——因为热爱,所以坚定;因为同行,所以温暖!</p> <p class="ql-block"> 文字:王芳芳</p><p class="ql-block"> 图片:各年级组</p><p class="ql-block"> 初审:王赟</p><p class="ql-block"> 终审:石永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