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香小学三湖校区膳耕园:科技与农耕融合的教育新地标

芬芳

<p class="ql-block">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践行五育融合的教育浪潮中,黄香小学三湖校区积极探索创新,致力于打造特色教育实践平台。2024 年,随着第三幢教学楼知行楼建设完工,知行楼与学校食堂之间的空地迎来了新的使命——构建一个集农耕实践与科技创新为一体的科技生态园。</p> <p class="ql-block">学校领导舒校长和郝校长多次外出考察学习,深入研讨。他们的初衷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既能亲近土地,又能接触前沿科技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动手又动脑,才有创造”,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领导们秉持的教育理念。他们希望学生通过参与农耕与科技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p> <p class="ql-block">考虑到这片区域与学校食堂邻近,领导们希望学生能深刻体会“一粥一饭,来之不易”。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耕种,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粮食。同时,这里与科技长廊展区里的中药材知识点相呼应,为知识的延伸与实践提供了可能。</p> <p class="ql-block">基于这些理念,2024 年 4 月 8 日,承载着学校领导教育理念与期望的膳耕园破土动工。建设初期,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规划,要将约 1000 平方米的长方形空地合理划分,最终确定分为四个版块:中药材区、太空种子区,无土栽培区和鱼菜共生区。每个版块都有其独特的教育意义,中药材区与科技长廊的知识呼应,太空种子区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无土栽培区展示现代科技农业的魅力,鱼菜共生区体现生态循环的奇妙。</p> <p class="ql-block">规划完成后,动土工作正式开始。接着进沙,为后续的建设提供基础。随后是铺板,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铺设,确保每一块板都稳固。同时,接水电工作也在紧张进行,专业人员精心布线,保障园区的水电供应。为了给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建大棚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一根根钢材被搭建起来,覆盖上透明的薄膜,一座现代化的大棚逐渐成型。</p> <p class="ql-block">取名“膳耕园”,寓意深刻。“膳”与食堂相关,强调粮食的来源;“耕”则突出农耕实践,代表着辛勤劳作。这个名字时刻提醒着学生,每一口食物都源自劳动,要珍惜粮食。</p> <p class="ql-block">历经精心筹备与建设,2024 年 9 月 25 日,膳耕园正式落成,它紧邻教学楼与科技长廊,与学校食堂相对,成为校园里一抹独特而充满生机的风景。未来,学校希望膳耕园能真正发挥其教育价值,让学生在这里“科技创造未来,劳动启迪智慧”。通过参与膳耕园的各项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学到丰富的知识,还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成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