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种形态”为基,促干部担当作为

平常心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的巩固深化,是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坚实保障。准确运用“四种形态”,将从严管理监督与鼓励担当有机统一,能有力推动党员干部在遵规守纪中积极干事创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种形态”明确了纪律的尺度与温度。从“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到“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再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直至“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层层递进,既体现了对错误的零容忍,又彰显了对干部的关怀与挽救。这就如同为党员干部划定了清晰的纪律边界,使其深知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从而在遵规守纪的框架内大胆探索、积极作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干部存在“洗碗越多摔碗越多”的错误认知,因害怕犯错而选择碌碌无为,这是对干部担当精神的极大削弱。我们应认识到,失误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有及时纠错、勇于担当的态度。当干部在工作中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时,组织通过第一种形态及时提醒,帮助其校准方向,避免小错酿成大错,这是对干部的保护,更是激励其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时,对于敢于担当、踏实做事的干部,组织要给予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不能让老实人吃亏,不能让干事者寒心。通过表彰奖励、晋升提拔等正向激励措施,让担当作为蔚然成风。当干部在工作中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即使遭遇挫折,组织也应为其撑腰鼓劲,营造宽松包容的干事创业环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要将从严管理监督与鼓励担当统一起来,还需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明确容错的条件、程序和界限,为敢闯敢试的干部吃下“定心丸”。在纪律教育中,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抓实干、务求实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运用“四种形态”,把从严管理监督与鼓励担当紧密结合,能让党员干部在纪律的轨道上稳步前行,在担当作为中实现人生价值,汇聚起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坚实的组织基础,让党的事业在干部的担当奋进中蓬勃发展,绽放光彩。(城郊镇 郑炜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