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第四个节气。</p><p class="ql-block"> 春分的“分”有两个含义,一是“季节平分”,传统以立春到立夏之间为春季,而春分日正处于两个节气之中,正好平分了春季;另一含义是“昼夜平分”,在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p><p class="ql-block"> 也就是说,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此日太阳光直射地球赤道,全球昼夜几乎等长。此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故春分也称“升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自这天以后北半球各地白昼开始长于黑夜,南半球与之相反。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中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均进入了明媚的春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物候现象</p><p class="ql-block"> 一候玄鸟至</p><p class="ql-block"> 玄鸟,即燕子,古人认为燕子是季节性迁徙动物,“春分而来,秋分而去也”。过了春分,天气逐渐变暖,燕子也从南方飞回到北方,并开始筑巢繁育。</p><p class="ql-block"> 二候雷乃发声</p><p class="ql-block"> 古人认为雷声是春天阳气发生的声音,阳气在突破阴气的阻隔时发出了轰鸣的雷声,肉眼看不见闪电。</p><p class="ql-block">三候始电</p><p class="ql-block"> 由于雨量增多,伴随着雷声和闪电,此时人们常可以看见从云间凌空劈下的闪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传统习俗·</span></p><p class="ql-block">春分时节,中国民间有立蛋、吃春菜、送春牛等风俗。</p><p class="ql-block"> 立蛋 “春分到,蛋儿俏”,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玩法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p><p class="ql-block"> 吃春菜 “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也称为“春碧蒿”。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p><p class="ql-block"> 送春牛 春牛即“春牛图”。在红纸或黄纸上印上农夫耕田的图样,由民间善言唱者送至家家户户,并说些春耕和吉祥的话。</p> <p class="ql-block">养生保健</p><p class="ql-block"> 春分饮食以“增甘少酸、疏肝健脾”为主,多吃当季蔬菜如香椿、豆芽、韭菜等芽菜,有助于升发阳气;适量食用甘味食物如红枣、山药,可补益脾胃。同时减少羊肉、海鲜等酸性食物,避免肝气过旺。推荐药膳如甲鱼豆腐羹,兼具滋补与平衡之效。 饮食上要注意保持寒热均衡,可根据个人体质情况进行饮食搭配。另外,春天应多食甘味食物,如大枣、山药、菠菜等;少吃酸味食物,如柠檬、橘子等。</p><p class="ql-block"> 春季肝旺,容易出现舌苔发黄、口苦咽干等上火症状。因此,饮食宜清淡,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有明显上火症状者,可以适当多吃些芹菜和梨等寒性蔬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