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翁丁,这个名字在佤语中意为“云雾缭绕的地方”。它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的西南部,这里的建筑风格非常独特,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在这里,你可以找到中国佤族历史文化和特色建筑保留最为完整的佤族群居村落。翁丁村属于佤族分支,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其主要语言(佤语)及文化主要靠口口相传,也会讲地方汉语(云南沧源话),翁丁佤语属佤语巴饶克方言。</p> <p class="ql-block"> 神林:佤族供奉社神和祭祀的场所,原始宗教信仰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走进翁丁佤寨,你会被这里的人头桩、图腾、拉木鼓以及挂满牛头的装饰所吸引,每一件物品都透露出一种神秘和信仰。</p><p class="ql-block"> 在1958年以前,这里曾经有着“砍木鼓猎祭人头”的习俗,这种习俗在佤族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象征着对亡灵的敬畏和对丰收的祈求。当地有一句谚语:“木鼓响,人头痒。”描述的是佤寨祭祀时要敲木鼓并以人头献祭的场面,头颅要经过木鼓房的祭典,然后放入人头桩,经过一系列神秘流程后,这颗头颅便会成为全寨的保护神,直到上个世纪,这项“传统而原始”的活动依然存在,1958年后,沧源境内的“敲木鼓猎祭人头”习俗被彻底革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你会被各种牛头骨所震撼,这些牛头骨都是真的,树干上挂满了牛头骨,气势恢宏,这些牛头骨是佤族人财富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翁丁的村口,是一个热情洋溢的地方,村民们在这里载歌载舞,用他们的歌声和舞蹈欢迎每一位到访的客人,他们的笑容是那样灿烂,一句简单的祝福语,一个热情的邀请,就能让游客瞬间融入这个村寨的氛围之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寨桩:这是翁丁的精神象征,上面刻满了神秘的图案,可以了解到佤族的文化和信仰。</p> <p class="ql-block"> 在山顶的一号观景点,你可以將村寨的美景一览无遗,远眺之下,木结构的房屋和错落的稻草屋顶构成了一幅别具一格的震撼画卷。</p> <p class="ql-block"> 请观看一段视频,翁丁古村每天都对全村民居洒水预防火灾。</p> <p class="ql-block"> 走进翁丁,仿佛走进了一个被遗忘的世界。这里曾是《鬼吹灯云南虫谷》的拍摄取景地,那部电影中的神秘与奇幻,与翁丁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相得益彰。翁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百年前,那时,这里居住着100多户人家,是佤族人的原始发祥地,也是佤族传统文化被保留得最完整的村寨。</p> <p class="ql-block"> 2021年春节,翁丁老寨子发生了一场严重的火灾,大部分老房屋都受损,景区内的绝大多数房屋都是后来重建的,尽管如此,但仍然保持着原始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 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和嘈杂,保留着男耕女织、与世无争的民族习俗。</p><p class="ql-block"> 佤族的男女都擅长抽烟喝酒,白酒通常是高粱酒,酒量按斤计算,男的抽长的水烟筒,女的则抽长的旱烟枪,据说用水烟袋里的水浇在屋前屋后有杀虫驱蛇蚁的奇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村民们质朴率真的笑脸总能让人如沐春风,感受到家的温暖。</p> <p class="ql-block"> 佤族的老奶奶非常热情,用佤语和我打招呼,当我提出想拍照时,她立刻摆出一个动作,笑着招手。</p> 请观看一段视频 <p class="ql-block"> 在翁丁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佤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佤族人的生活方式、建筑风格、宗教信仰,都在这里得到了完整的保留,干栏式草顶叉叉房,是最典型的佤族传统建筑,它们静静地伫立在翁丁的每一个角落,仿佛在诉说着佤族人的历史和故事。</p> <p class="ql-block"> 佤王府的结构、布局和一般的民居相同,只是更宽敞更高大了一些。</p> <p class="ql-block"> 错落有致的茅草屋,散发着古朴而醇厚的气息,让人不禁感叹这份原始生活的质朴与纯粹。</p> <p class="ql-block"> 依坡而建的茅草屋错落有致,给人一种放松身心、回归自然的感觉。在这里,你可以体验到一种淳朴、简单、快乐、宁静的生活方式,仿佛时间在这里慢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建筑风格是干栏式"叉叉房",用草竹木就地取材,冬暖夏凉,完全是与自然完美共生的智慧结晶,两层楼设计,一层放杂物,二层是生活空间,简单实用却不失人性化,充分展示了佤族人民的聪明智慧,工匠精神。</p> <p class="ql-block"> 低矮的茅草屋,原始的生产工具,甚至还能在屋内找到生火的家伙,仿佛这家的主人刚刚离开,部落里人烟稀少,满眼的黄土地,让人沉浸在无尽的想象中。</p> <p class="ql-block"> 穿梭在古村的小道间,每一处都充满了神秘与惊喜,这里以其原始佤族民居建筑风格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我在2个小时里拍摄了200多帧图片,总感觉到意犹未尽。</p> <p class="ql-block"> 翁丁村的建筑风格独特,完整地保留了佤族传统的“干栏式”茅草房,这些茅草房以其原始、粗犷的风貌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现出佤族人民的勤劳智慧和独特的审美情趣。</p> <p class="ql-block"> 翁丁寨是一个拥有400多年历史的古老群居原始部落,被誉为少数民族的活化石。是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村,这里保留了最完整的佤族历史文化和特色建筑。</p> <p class="ql-block"> 在乘车进入古村的途中,车拍了几张村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黄土地(梯田),现在村中村民仍然过着自然古朴,悠闲自得的乡村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片片充满故事的土地,每一寸都蕴含着佤族先辈的汗水,每一寸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每一块田地都凝聚着古村农人的汗水与智慧,是他们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与敬畏。</p> <p class="ql-block"> 翁丁,这个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村落的地方,它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自然风光,更在于它的文化底蕴,把佤族的历史和文化完好地保存下来,让每一个到访的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心灵的宁静和感动。</p><p class="ql-block"> 尽管现代文明已经逐渐渗透到这个部落的每一个角落,但翁丁依然保留着它独特的原始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