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地:天台山国清寺景区

葡萄

<p class="ql-block">  在天台山这片风景如画的土地上,国清寺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它在佛教界的地位举足轻重,不仅是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天台宗的祖庭,更是中国佛教的起源宗派。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渊源,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天台宗也源于此。在唐代,日本僧人最澄学成归国后,将天台宗带回了日本,使得国清寺成为两国天台宗的共同祖庭。这一特殊的历史地位,更是让国清寺成为了连接两国文化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  国清寺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自隋开皇十八年创立至今,已历经1425个春秋。初时,寺院被命名为“天台寺”,寓意着其所在的天台山。后来,因“寺若成,国即清”的美好愿景,寺名更改为国清寺。</p> <p class="ql-block">  如今,我们所见的国清寺建筑,大多是在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敕重修的成果。值得一提的是,国清寺与济南灵岩寺、南京栖霞寺、当阳玉泉寺齐名,被誉为中国寺院四绝。</p> <p class="ql-block">  国清寺内,一株历史悠久的隋梅静静伫立,已有1400余载岁月。它坐落于大雄宝殿之畔,传说这株隋梅是由隋代高僧、天台宗五祖章安灌顶大师亲手栽种,与中国国内另外两株古老梅树齐名,被誉为中国三株最古老的梅树之一。</p> <p class="ql-block">  隋塔,这座纪念晋王杨广报恩之心的古塔,自隋开皇十八年建成以来,便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它以独特的空心楼阁式砖木结构,彰显着古人的智慧与匠心。尽管在唐代的“会昌法难”中遭受了损伤,但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的一次重修,让它重新焕发出往日的光彩。如今,这座古塔依然屹立,高达59.4米,边长4.6米,六面九级,成为浙江地区的一座标志性建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