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冬季康养纪实之七——红河州蒙自篇

巍巍群山(请勿送花)

<p class="ql-block">红河州政府大楼</p><p class="ql-block">蒙自,云南省红河自治州的地级行政区首府,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州东部,东邻文山市,南接屏边苗族自治县,西连个旧市,北与开远市接壤。截至2022年下辖5个街道、4个镇、4个乡,国土面积2228平方公里,2023年常住人口66万人,202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47.74亿元。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云南省县域十强县”。2020年蒙自市居中国西部百强县市第36位。2021年蒙自市居中国西部百强县市第35位。</p><p class="ql-block">蒙自有上万年人类繁衍活动史、2100多年建县史,是云南为数不多的千年古县,也是云南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云南对外开放的肇始地。1950年1月16日,蒙自解放。1992年11月26日,蒙自被列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03年7月,确定蒙自作为滇南中心城市核心片区,同年11月,州府回迁蒙自。201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蒙自撤县设市。“蒙自年糕”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以诱人食欲的视觉冲击,糯软香甜的口感、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久负盛名,曾荣获“中国名点”、“云南老字号”、“云南名小吃”等荣誉称号,深受边疆各族人民的喜爱,畅销全国、远销海外。</p> <p class="ql-block">红河州政府广场雕塑</p> <p class="ql-block">红河州广场樟树林</p> <p class="ql-block">蒙自高铁站</p> <p class="ql-block">南湖公园</p><p class="ql-block">蒙自南湖公园位于云南红河州蒙自市境内,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湖水清澈见底,堤岸种植的有垂柳,环境清幽。湖中有蓬莱、瀛洲、方丈三座岛,相互之间有道路连通,广植花木,适合漫步观赏。</p><p class="ql-block">蒙自南湖公园位于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文澜镇南部,是雨水汇积而成的,曾被叫做草湖、草陂。明代的时候,知府带领当地的民众,将湖中的淤泥杂草拔出,垒砌成了3座小山,分别被叫做蓬莱、瀛洲、方丈。后来从城外的十几公里处引来酒鸡泉、法果泉等四泉之水汇入湖中,形成了大小两个湖泊。湖占地面积为30万平方米,湖水清澈见底,堤岸种满了垂柳,微风拂过,柳絮纷飞,三座岛之间有道路相互连通,方便游览。</p><p class="ql-block">南湖公园主要的建筑为瀛洲亭,为六角三层重檐,檐角、亭顶铺琉璃瓦,画栋雕梁,宏伟大气。檐上挂的有风铃,伴随着清风响起了清脆的铃声,十分悦耳。湖中还有各式的亭台楼阁,光植奇花异草,环境清幽,曾吸引了无数的文人骚客前来吟诗作对,又有“学海”之称。</p><p class="ql-block">公园内西景区地带视野开阔,这里有革命烈士纪念碑、闻一多纪念碑以及桂堤、菊圃、荷塘、水榭、雕塑、四岛、六桥、六亭及揽胜楼等建筑和景点。岛上的树木枝繁叶茂,花草兴盛,有长达400年的栽培历史。揽胜楼连接了四座岛,这里是观赏美景的绝佳地点,抬头是蓝天白云,低头是青山绿水,美景尽收眼底。南湖公园一年花木常青,花开不断,四季都适合前来游玩,这里已经成为了当地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南湖景色</p> <p class="ql-block">闻一多雕像</p><p class="ql-block">1999年,澳门回归,那首《七子之歌》传遍大江南北,你们知道歌词是出自于哪个位名家吗?——闻一多,也是今天我们来介绍的主人公。闻一多生于1899年的11月24日。</p><p class="ql-block">1912年,13岁的闻一多以鄂藉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前身),从这时开始,开启在清华十年求学生涯。在清华读书期间,闻一多主要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22年,闻一多赴美求学,就是在这期间,他创作出著名的《七子之歌》。</p><p class="ql-block">闻一多热爱祖国,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位中国杰出的学者。1920年4月,闻一多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8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闻一多非常博学,除新诗与古文学研究外,在美术、戏剧、书法、篆刻等方面也有相当高深的造诣。</p><p class="ql-block">今天,选取闻一多先生八句名言,来纪念这位诗人、学者吧!</p><p class="ql-block">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p><p class="ql-block">我爱中国固因他是我的祖国,而尤因他是有那种可敬爱的文化的国家。</p><p class="ql-block">青年盲目而又不盲目,在平时他不免盲目,但在非常时期他永远是不盲目的。</p><p class="ql-block">诗人最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p><p class="ql-block">个人之于社会等于身体的细胞,要一个人身体健全,不用说必须每个细胞都健全。</p><p class="ql-block">书要读懂,先求不懂。</p><p class="ql-block">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p><p class="ql-block">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闻一多纪念雕石</p><p class="ql-block">诗人最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p> <p class="ql-block">朱自清雕像</p> <p class="ql-block">熊庆来雕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马坚雕像</p> <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蒙自先锋书店</p> <p class="ql-block">云南第一关——蒙自海关</p><p class="ql-block">蒙自海关是云南省历史上的重要机构,其发展历程与滇越铁路、中法战争及近代化进程紧密相关。以下是其核心历史节点的梳理:</p><p class="ql-block">一、创立背景与开端(1887-1889年)</p><p class="ql-block">中法战争后签订条约 :1883-1885年中法战争后,清政府与法国签订《中法续议商务专条》,开放蒙自为通商口岸。</p><p class="ql-block">蒙自海关成立 :1889年8月24日,蒙自海关正式开关,成为云南首个海关,也是中国近代21大海关之一。</p><p class="ql-block">国近代21大海关之一。</p><p class="ql-block">二、发展与重要事件(1889-1942年)</p><p class="ql-block">贸易枢纽地位 :蒙自海关长期承担云南与西方贸易枢纽职能,1889-1932年全省80%以上的进出口物资经此转运。</p><p class="ql-block">机构扩展 :</p><p class="ql-block">1909年设立蒙自关碧色寨分关;</p><p class="ql-block">1928年成为海关系统第一个党的基层组织所在地;</p><p class="ql-block">1942年与腾越关合并为昆明关。</p><p class="ql-block">三、历史意义与影响</p><p class="ql-block">经济影响 :推动滇南近代化,促进金属锡等资源的外运与加工;</p><p class="ql-block">社会文化 :西南联大师生曾在此任教,留下文化遗迹;</p><p class="ql-block">历史见证 :作为中法通商象征,见证中国近代屈辱史与抗争。</p><p class="ql-block">四、现状与保护</p><p class="ql-block">遗址与陈列 :蒙自海关旧址现为陈列室,展示海关历史与西南联大时期文物;</p><p class="ql-block">功能演变 :2018年重建海关机构,负责特殊监管区业务。</p><p class="ql-block">蒙自海关不仅是云南对外开放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见证,其历史价值至今仍被学术界与公众广泛研究。</p> <p class="ql-block">海关陈列馆介绍</p> <p class="ql-block">尼苏小镇</p><p class="ql-block">尼苏小镇位于 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环湖东路 ,是一个以彝族文化为背景新建的旅游小镇。小镇占地500亩,共有369户人家,交通便利,距离蒙自市中心仅6公里,是当地的热门旅游目的地。尼苏小镇是蒙自彝族尼苏支系最大的聚居地之一,因此得名。</p><p class="ql-block">小镇依托大屯海自然景观,结合渔家生活和渔船生活,打造了家居式的旅游项目。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尼苏洞经古乐、尼苏花灯、舞龙、舞狮、祭龙、火把节、尼苏婚俗等丰富的民俗风情。此外,小镇还开发了彝族文化传习馆、尼苏特色餐饮区、彝族服饰文化、饰品购物区、酒吧、咖啡馆、茶馆区、民居客栈区、特产直销店和水上娱乐等旅游产品,既发扬了彝族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p><p class="ql-block">尼苏小镇属于“新建式古镇”,在没有任何历史古镇依托的情况下,以当地的特色文化为背景,利用当地的建筑文化为平台建造出一座古镇,用以展现当地的特色文化,并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小城镇建设。</p><p class="ql-block">总体来说,尼苏小镇是一个集文化展示、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以其独特的彝族文化和丰富的旅游产品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p> <p class="ql-block">尼苏小镇平面图</p> <p class="ql-block">大屯海景区</p><p class="ql-block">大屯海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中部,地跨个旧市和蒙自市境,东与长桥海毗邻,西距个旧市大屯镇约1.5公里,故名大屯海。这是一个由蒙自断陷盆地内地表水向洼处汇集而成的湖,为古湖残迹。该湖为断陷淡水湖。据《续蒙自县志》卷方舆山川十五记载:鲤海,旧名矣皮草海,在县西三十里为大屯海,千顷汪洋,海岸陂陀开田,曰海底田,屯人即海心处筑台建楼阁。其中产海菜,鱼肥美。这就是大屯海。离蒙自市大约7.2公里。</p> <p class="ql-block">大屯海景色</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p><p class="ql-block">(见美篇: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碧色寨)</p> <p class="ql-block">蒙自天马广场雕像</p> <p class="ql-block">盛开的鲜花</p> <p class="ql-block">蒙自,这座隐匿于云南红河州的小城,犹如一颗被时光打磨的璀璨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p><p class="ql-block">蒙自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南湖公园的碧水与古桥米线构成城市独特的景观,既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婉约,又透着滇南文化的神秘。作为抗战时期重要据点,蒙自还留存着“小城故事”的记忆碎片,如护国路、联大路等历史街巷,诉说着往昔的烽火与和平。</p><p class="ql-block">蒙自,不仅是自然与历史的交融地,更是人文与诗意共生的典范。它以独特的姿态诠释着“云来如此美”的意境,成为滇南一颗不可多得的璀璨明珠。</p><p class="ql-block">2025.03.20制作于郑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