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学明辩 致知笃行(心得体会)

荷城&吴应刚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参加2025年“同心·彩虹行动”西部教师培训(“以学为中心”的理想课堂)心得体会</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教育的广袤天地里,“以学为中心”的理念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指引着教学的方向,照亮了学生成长的道路。这一理念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将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探索者,让教育回归到其本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自我实现。通过为期一周在江苏无锡市惠山区华锐实验学校跟岗研学,从观摩(理论知识学习)深入实践(课堂体验),课后思考“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我收获了诸多深刻的感悟与体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是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知识殿堂。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则是被动的“容器”。而以学为中心则打破了这种单向传输的模式,教师成为了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在观摩一堂关于历史事件的讨论课上,教师不再单一地讲述历史事实,而是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该事件对当时社会各阶层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如果你是当时的决策者,你会如何应对?”学生们围绕着这些问题,积极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发表观点。课堂上充满了思维的碰撞与交流,学生们不再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而是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理解历史事件,他们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这种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而不是枯燥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以学为中心”的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和知识基础。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要敏锐地观察到这些差异,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在教学《一次函数的图形与性质》一课时,课堂教学中传授函数概念时,有些学生擅长通过图像来理解函数的变化规律,而有些学生则更善于从代数表达式的角度去分析。针对这种情况,我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资源,包括动画演示、实际生活中的函数案例以及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等。对于理解能力稍弱的学生,我给予他们更多的一对一辅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则提供一些拓展性的学习任务,如研究函数在综合应用,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这样的教学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取得进步,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增强了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心。</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以学为中心”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不断更新迭代,学生必须具备自主获取知识、整合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并教会他们如何筛选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在学习八年级数学下(人教版)第十七章《勾股定理》时,我让学生先自主阅读,然后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接着指导他们通过查阅资料、观看相关影视解读等方式深入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逐渐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他们不再是遇到问题就依赖老师解答,而是能够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更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活动,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同时,教师还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与学生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良师益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培训的中,我尝试了课堂,我挑战自我,也遇到了许多挑战。我们以前长期的主导教学与部分学生长期以来习惯了被动学习,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上参与度不高,缺乏主动性;有些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容易迷失方向,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还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个别学生存在“搭便车”的现象,影响了小组的整体效果。面对这些问题,我通过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困难,逐步引导他们转变学习观念,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在小组合作中建立了明确的分工和评价机制,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一场教育的革命,它让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和内在需求。通过尝试、实践这一理念,我看到了学生们在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显著提升。培训结束,“以学为中心”新的课改才在我们心中种下种子,我们将这颗“以学为中心”种子来回安龙,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未来的教育征程中,我将继续坚守以学为中心的信念,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学习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新人。因为,教育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焰,让他们在求知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p> <p class="ql-block">写在最后:鞭策自己</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在学为中心的课堂中,教师是引路人。我们努力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引导,用耐心与智慧点燃学生求知欲,让课堂充满活力,为学生成长倾尽全力,值得称赞与敬佩。</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i> 亮点:自主早读</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 英语+语文</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 时间各半,合理分配</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i>三个环节:</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i> 站立背</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i> 定时过</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i> 击掌坐</i></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 学生访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五字方针</span></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学 问 思 辩 行</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教学反思</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江苏民进第57期“彩虹行动”(无锡惠山)西部教师培训,学员吴应刚实践“学为中心”的课堂。苏科版八年级下第10章第3节《分式的加减》,依标依本,完成教学内容,现反思如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1.本节课无课堂小结(时间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2.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够,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帮助,没有发挥“对子互学”功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3.小组合作学习环节的把控还不够精准,效率不高的情况,导致时间紧(没有设置时间倒计时),没有发挥对子互批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4.“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要精准(严格按“学、问、思、辩、行”五大环节提炼教学设计,解放老师在课堂上“乱作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学员:吴应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2025年3月20日 于华锐实验学校</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