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昨晚美美地睡了一觉,两米的大床,暖暖的被窝,睡得很舒坦。七点半离开客栈,用过早餐驱车500多公里,前往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果郎乡的千年古村——诺邓村。</p> <p class="ql-block"> 驶出昆明市区,滇池的波光渐渐消失在视野中。车子沿着昆楚高速一路向北,窗外的景色渐渐发生变化。我们走的是新昆楚大高速,路上偶尔看见几辆车,几乎成了我们的专用道,对于驾驶员来说,畅通无阻是最愉悦的驾车体验。</p><p class="ql-block"> 小陈说:全国的高速要学云南,云南的山洞、桥梁限速很人性,山洞内与外面限速落差不大,还可以变道。这样的话就不需要一看到山洞就要提一个心眼儿,须仔细看山洞内限速,不小心遇到一辆开二、三十码的大货车在前面,也只能蜗牛般跟着。所以在云南开了这么长时间没罚单。在这里,必须给云南交管点个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进入牟定、长邑服务区,服务区内设施齐全,绿树成荫,但人烟稀少,冷冷清清,小陈说这条高速收费贵,所以走的人很少。突然一辆车从身边超车而过,蓉蓉很惊讶地叫起来"有车!"。一条高速有车都值得惊讶,在这里开车该有多爽啊!</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云龙东下的高速,440公里车程,费用360元。爽,是要付出代价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踏入诺邓古村,仿若翻开了一部尘封千年的诗集,每一页都写满岁月的深情。</p><p class="ql-block"> 蜿蜒的石板路,在时光的摩挲下,光滑而温润,每一步落下,都似在与历史轻声对话。路边的民居,白墙青瓦,飞檐斗拱,精美的木雕石刻,在无声诉说着往昔的繁华。那错落有致的重楼景观,像是大地谱写的独特乐章,奏响着千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诺邓民居一幢接一幢依山而建,高低错落,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状如蜂巢。沿着山形层层递升,前面人家的后墙连着后面住户的院坎,后面住户的大门远远看去就像开在前面人家的屋顶上一般,邻里之间楼台相连,门道相通,黑鸦鸦,密匝匝,仿佛布下了一个无懈可击的八卦阵,每一道坎,每一扇门,都暗藏玄机。如此稠密的居住格局让人不难想象这里从前人烟繁盛、百业兴旺。</p> <p class="ql-block"> 据统计,云南诺邓目前完好保留有60多座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40多座民国时期的民居建筑和20多座古庙宇。这是一个古建筑的博物馆。沿着一户接一户的人家,可以从明朝走到现在,从世俗百姓的庭院走到承载万众信仰的庙宇,从古驿路走到贞节牌坊。</p> <p class="ql-block"> 一口气走上村子对面的观景台,已有些许气喘。站在观景台,不同建筑风格的古房从山底层层递升,阳光洒落在土黄色的房屋上,熠熠生辉;大青树下,老人们坐在石凳上,脸上洋溢着安然的笑容,讲述着古村的传说与变迁。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一地碎金,给这份宁静添了几分温暖。</p> <p class="ql-block"> 我们决定在这里住一晚,感受诺邓的朝暮和日夜,听时光流转。最后选择了"盐泉农家"民宿。这家民宿是诺邓村最有名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把“藏匿在深山里的美味”——诺邓火腿推介给观众时,就是在这家拍摄。</p> <p class="ql-block"> 说到火腿,先说一说诺邓古盐。要说诺邓诞生在一口盐井之上一点都不为过。传说是一个牧羊人最先发现诺邓卤泉后,人们在这里开凿盐井,取水煮盐。诺邓盐洁白细腻,质量上乘,很快扬名滇西。盐商们也蜂拥而至,沿着崎岖的驿路把诺邓盐贩卖到四面八方,诺邓从此开启了一段辉煌之旅,一跃成为滇西历史上的经济重镇之一。制盐、贩盐,给人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p> <p class="ql-block"> 晚饭后在村里转悠,看到了村民用古老方法煮盐。先把卤水用大桶沉淀去杂,然后把沉淀后的卤水引入农家院落土灶上的大铁锅,用柴火焚烧煮沸,卤水泛着雪白的盐花,随着水份慢慢蒸发,一锅白花花的盐就做成了。我想,用柴火烧煮蒸发水份,该多少成本才能做出一锅盐巴啊!制盐的老师傅告诉我们,一锅能出60斤左右的盐,一斤二两盐卖十块钱,这里盐非常好,能降三高,售往全国各地。</p> <p class="ql-block"> 诺邓村出名是因为火腿。中央电视台曾在"舌尖上的中国"报道介绍了诺邓火腿,这个小山村才被人们关注并火爆。诺邓火腿选材为放养的山猪,用诺邓井盐腌制,味美色鲜,成为当地有名的特产之一。在诺邓人家的屋檐下,或多或少都挂着几只火腿,它们成了诺邓古村的标配。</p> <p class="ql-block"> 诺邓火腿极佳的口感自然是离不开诺邓盐,还有诺邓的气候,这里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霜期较短,适宜腌制品的储藏保管。</p><p class="ql-block"> 一 只上好的诺邓火腿,腌制好后还须风干3年,待其脂肪氧化后便成绝佳美味。此时切开,肉色鲜红,艳如胭脂,若配以青椒爆炒,红绿相间置于盘中,可谓色香味俱全。</p> <p class="ql-block"> 到了诺邓村,怎能不吃火腿?找到村里的"盐泉农家",据说这家的火腿做的最好,上过中央电视台。店内摆放着腌制好的火腿,表皮泛着古铜色的光泽,纹理间凝着岁月沉淀的油脂。有生火腿和熟火腿,点一盘熟火腿及火腿一锅炖,在外不敢吃生东西,生怕不小心弄个肠胃炎不划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未等入口,那浓郁鲜香便已在空气中炸开;放入口中,瘦肉紧致又不失鲜嫩,咸香瞬间在味蕾上绽放,肉质纤维丝丝分明,饱含着盐分与时光凝练的精华;肥肉部分则入口即化,油脂在舌尖化开,细腻绵柔,却毫无油腻之感,反倒是带着山林间的质朴与烟火气,让人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 诺邓古村,老屋的每一块石头,每一片瓦片都讲述着光阴的故事,古盐制作、火腿腌制承载着千年历史。脚踩着滑润的石板,感受岁月沉淀的宁静,时光放慢了脚步,仿佛每一秒都被拉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