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教育创新的浪潮中,如何通过小课题研究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升教育质量?3月19日晚7:30分,罗文华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主持人罗文华老师,带来了一场关于小课题研究的讲座,不仅吸引了本地教育工作者,还通过线上平台,带动新疆库尔勒市语文学科七校融合教研共同体的成员们,共同探索小课题研究的奥秘。罗老师线上为老师们答疑解惑,让老师们切实感受到罗老师扎实的学识与严谨的研究。这是一场跨越地域的知识与智慧交融的盛宴,更是一场令人如沐春风的专业与奉献精神的引领。</p> 名师领航,聚焦教研关键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罗文华老师在教育领域深耕多年,有着丰富的教学与研究经验。由他主持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一直致力于教育创新实践与推广,在当地教育界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此次讲座聚焦小课题研究,旨在帮助一线教师将日常教学与教育科研紧密结合,提升教学质量。而通过线上联动新疆库尔勒市七校,更是为促进教育资源共享、推动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迈出了坚实一步。</p> 剖析特点,把握研究精髓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讲座伊始,罗文华老师阐述了小课题研究 “小、活、实、短” 的特点。“小” 即切入点小,从教学中的细微问题出发,如课堂互动环节的优化、个别学生学习困难的解决等;“活” 指研究方式灵活,不受传统研究模式束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行动研究、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实” 强调研究内容真实,立足教学实际,解决真问题;“短” 则表明研究周期短,能快速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及时反馈调整。线上参与的库尔勒市七校教师们认真聆听,对小课题研究有了初步的认知框架。</p> 梳理步骤,明晰研究路径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关于小课题研究的步骤,罗老师提出了清晰的路径。</p> 精准选题,锚定方向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是选题,要从教学困惑、学生需求中挖掘课题,确保课题具有研究价值与实践意义。罗老师举例说明如何从日常教学场景中敏锐捕捉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让两地教师深受启发。</p> 精心设计,规划蓝图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次是设计研究方案,明确研究目标、方法、步骤以及人员分工。罗老师详细讲解了研究方案各部分的撰写要点,为教师们后续开展研究提供了操作指南。</p> 扎实推进,落地实践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研究实施阶段,注重数据收集与整理,通过课堂观察、学生作业分析等方式获取一手资料。罗老师分享了多种实用的研究方法,如多多学习相关研究著作、运用好网络开展研究,结合deepseek进行教学研究等,帮助教师们在实践中更科学地开展研究。</p> 总结提炼,沉淀成果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是总结与成果提炼,将研究过程中的收获转化为可推广的经验、教学策略或论文等形式。他展示了优秀研究成果案例,让教师们对成果呈现形式有了更直观的认识。</p> 充分准备,筑牢研究根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罗老师强调,开展小课题研究需要做好充分准备。一方面,研究者要具备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通过阅读专业书籍、教育期刊等不断提升理论素养,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要组建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成员应涵盖不同学科、不同教龄的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研究合力。同时,学校也应给予政策支持与资源保障,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线上的库尔勒市七校教师积极记录要点,思考如何在本校落地实施。</p> 紧扣要素,确保研究成效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课题研究的关键要素在于问题意识与行动落实。罗文华老师指出,敏锐的问题意识是开展研究的前提,教师要善于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将其转化为研究课题。而行动落实则是研究成功的关键,只有将研究方案切实付诸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改进,才能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p><p class="ql-block"><br></p> 线上互动,共解研究难题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讲座过程中,罗文华老师结合大量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让两地教师对小课题研究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互动环节,老师们就开展小课题研究方面的困惑和学习感悟进行交流。新疆库尔勒市七校融合研究共同体的老师们纷纷发言,提出在教学环境差异下开展小课题研究的困惑,库尔勒市十七中李新元老师就准备申报的小课题相关问题,向罗老师请教,罗文华老师一一耐心解答,从选题原则诊断李老师选题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又结合地域特色与研究选题的研究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库尔勒市十八中翟杰老师前期将申报书发送给罗老师,罗老师就此进行了修改打磨,帮助翟老师完善了申报书,并在线上进行了研究指导……面对薄弱地区教师的求教,罗老师不仅像老师那样尽心指导,全力成全,无私奉献,更像一位前辈那样对新疆库尔勒市老师们的研究寄予厚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晚上9:00,近两小时的讲座和交流结束了,这此线上相聚,不仅为本地教师打开了小课题研究的大门,也为新疆库尔勒市七校融合教研共同体的老师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科研思路,点燃了大家参与教育科研的热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库尔勒市哈拉玉宫镇参会老师们所说:“这次线上学习太有收获了,让我们远程也能接触到实用有效的教育科研理念和方法,我们一定把所学运用到小课题研究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罗老师无私分享课题研究的经验,心怀教育理想,潜心钻研教学,他的那句“既然做了老师,既来之则安之,就要站得高一点,从教书,走向研究,成为研究型的老师”,不仅点燃了老师们加入研究者队伍的信心和决心,更用实际行动告诉老师们,为人师者应有的责任与情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库尔勒市第十八中学主动担当,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与协调优势,积极组织库尔勒市七校融合初中语文组开展线上小课题研究,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帮助老师们在研究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打通校际间资源共享、相互学习壁垒,分享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多方协同共进,努力推动区域教育朝着高质量、均衡化方向稳健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