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下的神秘国度 — 尼泊尔(人文)

笑笑

<p class="ql-block">  尼泊尔开国君王布里维·纳拉扬·沙阿曾比喻尼泊尔犹如“夹在两块巨石间的山芋 ”,它的文化受制于印度和中国的影响,其中印度对它的影响最大。</p> <p class="ql-block">  尼泊尔是全球十大贫穷国家之一,但它却又是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那里没有太多的现代化生活设施。但是,他们以最原始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意义。来到这里才能理解到尼泊尔人的幸福感并非来自于优厚的物质生活,而是根植于内心的信仰。</p> <p class="ql-block">  尼泊尔是佛祖的故乡,释迦牟尼出生地,是一个视宗教为生命的国度,95%的人有宗教信仰。在尼泊尔有这么一句俗话:“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神,有多少房子就有多少寺庙”,虽然这很夸张,但足以证明信仰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宗教是植根于尼泊尔人的文化与精神内核,决定了他们的世界观。他们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认为生活没有必要操心过多,过着悠闲自得的佛系的生活,我们每到一处都会见到一排排坐在墙根闲谈,悠闲的坐着晒太阳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 巴德岗拥有“陶器之都”的称号,这里所有的陶器都是选用地底约五、六米深的陶土制作,陶器则以家庭的储水容器为主,是尼泊尔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别小看这个制陶广场,它已有1300年的历史,手工制陶技术一直沿用到今天,被誉为尼泊尔制陶露天博物馆和活遗址。</p> <p class="ql-block">  生活在贫穷国度的尼泊尔少年儿童始终保持着那份纯真。在艰苦的环境里仍然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们在古迹里任意玩耍,在世界遗产里渡过幸福的童年时光。</p> <p class="ql-block"> 尼泊尔男人的眼睛深邃,鼻子挺直,轮廓分明的脸庞,黝黑的皮肤,很有辨识度。也许是贫穷限制了他们的想象,他们的思想总是徘徊在养家糊口上。</p> <p class="ql-block"> 雪域的山水,滋养了尼泊尔妇女。但是,在男权宰制的社会体系中,尼泊尔的妇女地位比较卑微。女孩生来就是嫁人的,女权是个遥不可及的名词。但无论生活多么艰辛;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年轻还是年老;她们都穿着鲜艳的服装,从不忘记美丽。</p> <p class="ql-block"> 当下的尼泊尔年青人幸福观开始逐渐改变。他们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国家建设的更加富强。</p> <p class="ql-block"> 尼泊尔老人,在布满深深皱纹的脸上刻画着他们在这个国度的生活痕迹。微微下陷的眼窝里,一双浑浊的眼眸,默默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  尼泊尔“洒红节”源于印度的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也是印度的传统新年。在节日期间,人们互相抛洒用花朵制成的红粉,投掷水球,寓意正义战胜邪恶,同时迎接春天的到来。为纯净的世界添加一抹色彩。</p> <p class="ql-block"> 生活在喜马拉雅山脚下神秘国度 的尼泊尔人民心灵平静、朴实无华、知足守份,悠然地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如果我们把尼泊尔人的幸福想象出一个画面,那一定是他们的笑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