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下午去了胡家花园。胡家花园的正式名称该是“愚园”。人们用个人的名字称呼愚园,可见人们对园主胡恩燮多么敬畏。至于有什么故事(典故),请看文后所附。</p><p class="ql-block"> 胡家花园毗邻南京偏西南的城墙,在鸣羊街1号。来过几次,今天再去更固定了我的想法——胡家花园是个人或两三个朋友散步、散心的好去处。这里的静多是我所去过的公园所不及的。我来过多次,都没见到中国大妈和南京大妈。绕着恩胡漫步,心里很平静的。这儿有楼阁、清水、水榭、有嬉戏的鸭子,有假山石,有红花,有绿柳。地势也有变化,立体感更强。这儿人不多,不会摩肩接踵,没有突发的叫喊。</p><p class="ql-block"> 这儿不闹腾,它是城市中难得的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两类人居为主流。一波不算老的大妈,从所听推断她们是手机摄影学习班的人。另一类是青年男女,从他们的汉服和相机、反光板及闪光灯等工具看出他们可能是什么艺校摄影专业的学生。他们在实习人物拍照。</p><p class="ql-block"> 我按部就班循湖走了一圈。看着,想象着,体会着,得出的结论是:适合压力大、有心思的中青年和无所事事的老人。这里应该拒绝那些热情的有劲无处使的大妈们。</p><p class="ql-block"> 返回时,在节“制闸西”下了车,因为昨天就见到那儿有一棵红色的全是花苞的玉兰。今儿真的开了些,可惜相机有了故障,只好用手机拍几张。还算满意。</p><p class="ql-block"> 2023.03.19</p><p class="ql-block">附:</p><p class="ql-block"> 愚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鸣羊街胡家花园1号,是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愚园占地面积约3.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890平方米,园林景观约2.4万平方米,愚湖面积约60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愚园为晚清时期享誉两江的私家园墅之一,因园主为胡恩燮,故又名胡园,俗称胡家花园。</p><p class="ql-block"> 愚园由内园和外园两部分组成。外园以山丘、愚湖为主,内园以假山、厅堂等建筑为主。</p><p class="ql-block"> 愚园分布有李鸿章、曾国荃、张之洞等文人名士雅集的铭泽堂,胡恩燮奉养母亲报答养育之恩的春晖堂等,还有以山石之玲珑精巧,垒石状若狮子而知名的内园假山等景观。</p><p class="ql-block"> 整个园林最大的特色为以水石取胜,有“城中佳胜眼为疲,聊觉愚园水石奇”之说。</p><p class="ql-block"> 2016年5月,愚园在保持院内原有结构布局、历史风貌、空间尺度下得以完成重建并开放。</p><p class="ql-block"> 1982年9月,愚园(胡家花园)被南京市文旅局公布为南京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2010年4月,愚园所在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被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为国A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愚园历史</p><p class="ql-block"> 清朝以前,愚园属古凤凰台之地,在宋代叫“凤台园”,园内有著名的南轩与览辉亭。</p><p class="ql-block">明朝时,愚园为徐达后裔魏国公徐俌别业,称魏公西园或五府园。后其子徐天赐重修,并授予第三子徐继勋,称徐锦衣西园。该园水石极一时之胜,其中最负盛名之石为状元朱之蕃题名的“六朝松石”。石分二块,各名“紫烟”“鸡冠”。宋梅挚诸人刻诗于上。石旁有一栝子松(古柏),皆宋时物。古松相传为宋仁宗手植赐陶道士者。其后西园易主徽州商贾汪氏,再易兵部尚书吴用先。吴用先罢官后购得西园,重新建造,“六朝松石”依然。园中有葆光堂、澄怀堂、海鸥亭、木末亭、荼轩、桃花坞、梅岭、菊畦、荻岸、桐舫、茆亭、南轩、云深处诸胜,时称吴中丞宅园、六朝园、吴家花园。</p><p class="ql-block"> 清朝时,六朝园逐渐败落</p><p class="ql-block">。至清中叶,“松枯死,而石于清乾隆年间为有势者取去”。清咸丰年间,太平军攻占南京,战火波及六朝园,吴家后人出逃。兵乱后,六朝园“榛芜蔽塞、瓦砾纵横,兵燹以来,杳无人迹”。</p><p class="ql-block">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苏州知府胡恩燮从苏州返回南京,以其家产与原地主人交换,“再拓其地,西抵花盝冈,东至明扬街”,获得了这片明代徐氏西园故址之地,计划建造园林用来以颐养母亲。</p><p class="ql-block"> 清光绪二年(1876年),愚园正式营建。清光绪四年(1878年)</p><p class="ql-block">,经两年构筑园区建成,胡恩燮奉母居住其中,并将该园命名为愚园。因园酷似苏州狮子林,故亦有金陵狮子林之称。当时的愚园建有清远堂、春晖堂、水石居、无隐精舍、分荫轩、松颜馆、青山伴读之楼、觅句廊、依琴拜石之斋、镜里芙蓉、寄安、城市山林、集韵轩、延青阁、容安小舍、秋水蒹葭馆、栖云阁、春睡轩、柳岸波光、课耕草堂、啸台、养俟山庄、在水一方、漱玉、小沧浪、竹坞、小山佳处、岸窝、憩亭、牧亭、西圃、梅崦、愚湖、鹿坪、界花桥、渡鹤桥等三十六景,是愚园的鼎盛时期。</p><p class="ql-block">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园主胡恩燮逝世,其嗣子胡光国继承愚园,成为愚园第二代园主。</p><p class="ql-block"> 清宣统二年(1910年),中国首次以官方名义主办的国际性博览会—南洋劝业会在南京举办,愚园作为一处重要的景点被推荐给与会宾朋。34</p><p class="ql-block">清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南京成为战火之地,胡光国前往上海避难,愚园在战争中损毁严重。</p><p class="ql-block"> 民国二年(1913年),张勋攻占南京,愚园又一次遭到战争破坏。34</p><p class="ql-block">民国四年(1915年),胡光国开始重修愚园,他首先修缮了位于园林之西的孺慕亭。并拓地十余亩,引流种树,广植桑榆。至民国七年(1918年),胡光国重建的景观共34处,如怀白楼、爱月簃、双桂轩、具并社等。</p><p class="ql-block"> 民国十一年(1922年),军阀孙传芳激战南京,愚园再次遭到战争的毁坏。</p><p class="ql-block"> 民国十八年(1929年),胡光国辞世。其后,愚园事务交由胡昌期(胡恩燮侄孙)打理。但由于他薪资微薄,仅能勉强维持生计。在胡昌期管理期间,愚园日渐荒废。</p><p class="ql-block">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南京市政府公报》刊载有《收买胡家花园为公园案》一文,计划由政府收买,将愚园辟为公园,以供市民游憩。后由于经费不足的原因不了了之。</p><p class="ql-block">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底,日军对南京实行大轰炸,愚园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日军强占南京,愚园主人外出逃难。至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胡昌期逃难归来。此时愚园已毁,树木凋敝,住宅仅存三进。《南京文物志》记载:“愚园经胡家后代变卖而逐渐解体。日军侵华时地面建筑遭到极大破坏。现假山全部被毁,仅存瓦屋数椽、垂柳数行、浅水一泓而已。”至此,胡氏跨越两朝,累计三代经营的胡家花园,在战争的破坏下成为一片荒芜之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形色说这是西洋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