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阿布扎比卢浮宫,这座海上艺术殿堂,美不胜收。2025年3月14日,我和李华一同探访了这里,感受艺术与建筑的完美结合。</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踏入阿布扎比卢浮宫,穹顶设计令人惊叹。创意源自棕榈树,阳光透过穹顶洒下“光之雨”,宛如梦幻世界。租用法国卢浮宫真迹让这里成为艺术爱好者的天堂,每一处都散发着浓厚的艺术气息。</span></p> <p class="ql-block">卢浮宫的穹顶由普利兹克奖得主让·努维尔设计,灵感汲取自阿拉伯传统建筑元素,如阿拉伯花格 ,又运用现代建筑技术和几何图案构成,将传统韵味与现代美学完美结合。直径达180米,结构总重7500吨,与巴黎埃菲尔铁塔重量相当。巨大体量极具视觉冲击力,给人以强烈震撼。</p> <p class="ql-block">光之雨奇观:穹顶由8层结构组成,运用7850个四角星几何单元,经不同尺寸和角度繁复排列,形成多孔状镂空形式。阳光穿透时,洒下的光线如“光之雨” ,在馆内地面、墙面投射出斑斓光影,随时间推移不断变化,营造出灵动且富有诗意的氛围,让参观者仿若置身梦幻之境。</p><p class="ql-block">白天,自然光塑造独特光影氛围;夜晚,穹顶内近八千颗“星星”(内部灯光透出)闪烁,与外部夜景相互映衬,展现别样迷人风采。</p> <p class="ql-block">仅由4座墩柱支撑,且这四处支点隐藏在博物馆建筑内,使穹顶看似悬浮空中,是结构工程学上的创举,展现高超设计与建造技艺。</p><p class="ql-block">主结构为钢结构双层网壳,网格是三角形,结构层高度5米 ,网壳构件为箱型截面,节点采用螺栓连接装配式构造。穹顶由不锈钢和铝等材料构建,共8层,包括4层不锈钢和4层铝,保证强度与稳定性同时,实现出色的光影透射效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是阿联酋与法国文化合作结晶,体现不同文化交流碰撞,象征着阿布扎比在文化领域开放包容姿态,成为文化融合的标志性建筑元素其设计呼应阿拉伯地区光照强烈的气候特点,以独特方式诠释当地自然与人文环境,唤起人们对阿拉伯绿洲、传统建筑的联想 ,传递地域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漫步其中,我们被一幅幅名画吸引。我走过达芬奇《蒙娜丽莎》复制品画,仿佛穿越时空与大师对话。展厅内金色面具等艺术品闪耀着历史光芒,让人驻足沉思。</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继续前行,雕塑展区引人入胜。宋代木雕观音像端庄宁静,镇馆之宝战国青铜神龙象征力量与自由,每一件作品都是文化的载体。现代化的空间设计使这些古老艺术品焕发新生。</span></p> <p class="ql-block">阿布扎比卢浮宫的青铜神龙是一件极具传奇色彩与艺术价值的文物。</p><p class="ql-block">属于战国时期(约公元前475 - 公元前221年)文物 ,出土于中国河北易县。1914年,河北省易县一农民在地里劳作时偶然挖到 ,后被比利时古玩商以400大洋收购,从此流失海外。</p><p class="ql-block">是目前发现的最大单体龙雕塑,重36斤,高65厘米。四肢健硕,爪利如刀 ,肌肉线条清晰,背部张开双翼,双目炯炯有神。头部长角,前颚类似鳄鱼,獠牙突出,肩胛和腿部分也分别有翅膀造型 ,融合鹿角、鱼鳞、鳍等多种中国元素,却又与传统龙形象不同,部分形态更似西方龙,充满奇幻色彩。</p> <p class="ql-block">身上纹饰极其精美,工艺精湛,体现了战国时期高超的青铜铸造水平,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当时工匠的非凡技艺。</p><p class="ql-block">龙在中国文化中是力量、吉祥、权威的象征 ,这件青铜神龙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见证者。成为阿布扎比罗浮宫镇馆之宝,颇受西方人喜爱,据说好莱坞动画《花木兰》中的神龙造型就参考了这件文物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p> <p class="ql-block">阿布扎比卢浮宫的古埃及法老坐像,是古埃及艺术的杰出代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遵循古埃及传统艺术的“正面律”原则,即人物头部、上身以正面呈现,眼睛、肩部等严格按固定比例和样式刻画。法老通常头戴象征王权的王冠,如白色王冠(代表上埃及)或双冠(象征上下埃及统一 ),王冠上往往有神圣眼镜蛇(乌普奥特)等守护象征。人物姿态多为正襟危坐,双手放在膝盖上,展现出庄重、威严之感 ,凸显法老作为统治者的权威与沉稳。</p> <p class="ql-block">宋代木雕观音菩萨。</p> <p class="ql-block">《大夏公主》(Bactrian Princess)是阿布扎比卢浮宫的藏品 ,来自中亚文明,可追溯至公元前2200 - 1700年之间 。它是由许多可拆卸部件组成的小型人物雕塑 ,是一组藏品中的一件。</p><p class="ql-block">大夏所处的巴克特里亚地区,位于现今土库曼斯坦东部、阿富汗北部、伊朗东北部、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及塔吉克斯坦西部,以阿姆河上游为核心 ,在中亚地区青铜时代是较为重要的定居型文明,也被称作阿姆河文明 。这一时期的珍贵雕塑,除了在阿布扎比罗浮宫,法国卢浮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德国柏林博物馆等也有收藏 。</p> <p class="ql-block">唐三彩是中国唐代一种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以黄、绿、白三色为主,也有蓝、赭等色 ,常见造型有马、骆驼、人物俑等。</p> <p class="ql-block">古希腊神话中的女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走出展厅,室外景色同样迷人。白色建筑倒映在平静水面上,形成独特风景线。阳光下,人们或拍照留念,或静静欣赏,享受这片刻的美好时光。</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馆内不仅有传统艺术品,还有现代创作。抽象画作以大胆色彩和几何图案展现艺术家思想,而一些装置艺术则通过创新形式挑战观众认知,带来全新体验。欧洲著名画家伦勃朗、莫奈、毕加索、马奈、雷诺阿、米勒、康定斯基大师们的真迹,让人眼前一亮。</span></p> <p class="ql-block">图中展示的是几件雕塑艺术作品,属于装置艺术范畴。装置艺术是一种将各种材料、物品进行组合、布置,以创造出特定艺术场景或表达特定观念的艺术形式 。这些雕塑通过独特的造型和材质,展现艺术家的创意与思想,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和思考空间。</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件现代艺术装置作品。从其构成来看,运用了自行车部件等废旧物品进行组合创作 。这类艺术装置常是艺术家对工业文明、机械美学的思考与表达 。通过将日常物品拆解重构,打破常规认知,赋予旧物新的艺术生命,引发观众对物品功能、存在意义以及艺术边界的重新审视 。</p> <p class="ql-block">乔瓦尼·贝利尼创作的《圣母与圣婴》。乔瓦尼·贝利尼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的重要画家。</p><p class="ql-block">圣母头戴白色头巾,身披红色长袍,姿态端庄,双手祈祷状,神情宁静温柔,流露着母爱。圣婴肌肤圆润,姿态天真,与圣母形成温情互动。</p><p class="ql-block">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注重写实与人文情感表达的特点,摆脱中世纪宗教画的刻板,赋予宗教人物世俗的人性美 。画作常收藏于如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奇美术馆等知名艺术场馆,这类美术馆藏品丰富,涵盖众多欧洲大师作品。</p> <p class="ql-block">《人之基督》伦勃朗 约1648-1652年</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描绘了一位黑发年轻男子的头像,他的皮肤几近白色且散发着光芒。男子双手合握,呈现出祈祷的姿态。这幅画是伦勃朗一组耶稣画像之一,使用了同一位来自当地犹太社区的男子模特。伦勃朗通过光线和姿势的变化,展现了耶稣的不同形象,描绘为一个祈祷者而非传统的威严形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奥斯卡·克劳德·莫奈(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国画家,印象派的开创者、领导者和坚定倡导者。他打破传统绘画对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注重色彩运用和光色变化,以细腻笔触捕捉瞬间印象。1899年至1905年莫奈旅居伦敦,被伦敦浓雾景观吸引,从萨伏伊酒店房间看到查令十字桥后,于1899年至1904年间创作了37幅以查令十字桥为主题的油画。</p><p class="ql-block">描绘了伦敦雾气缭绕中横跨泰晤士河的查令十字桥,它是一座铁路钢桁架桥。画面中常有火车从桥上驶过喷出蒸汽云,泰晤士河上有帆船或蒸汽船穿梭,背景还可见威斯敏斯特宫及伊丽莎白钟塔等朦胧景象。</p><p class="ql-block">莫奈运用丰富色彩组合描绘不同气氛,以轻快笔触、明亮色彩表现雾气中光线反射折射;注重捕捉光线瞬间变化,通过光影对比让桥、河水、建筑等在雾气中呈现朦胧、流动效果;采用松散自由笔触,快速涂抹叠加颜料,使画面有生动质感和韵律感。</p> <p class="ql-block">《厄普河岸的白杨树》是法国印象派画家克劳德·莫奈于1891年创作的油画作品。</p><p class="ql-block">1891年,定居吉维尼的莫奈被附近埃普特河畔的白杨树所吸引,在当年夏秋季创作了《白杨树》系列油画,《厄普河岸的白杨柳》便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画面中,高耸的白杨树沿厄普河岸整齐排列,它们纤细的身影直插云霄。树木被描绘成各种深浅不一的粉色、橙色和黄色,暗示着温暖的阳光。淡蓝色的天空点缀着些许粉色和紫色,倒映在下面平静的水面。河水闪烁着蓝色和绿色的光芒,映照着岸边生机勃勃的景象。</p><p class="ql-block">该作品不仅是莫奈对自然世界千变万化之美的迷恋的证明,也是印象派绘画的典范之作,体现了印象派注重光影和色彩变化、追求瞬间印象的艺术理念,对后世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一杯巧克力》是法国印象派画家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于1878年创作的油画作品。</p><p class="ql-block">画中一位年轻的法国资产阶级女性坐在奢华的咖啡馆中,她身着深色正装,白色蕾丝领口,肩部别着装饰花,优雅地喝着一杯热巧克力。她的神态宁静沉思,目光望向远方,双手姿势细腻,展现出优雅气质。</p><p class="ql-block">作品以柔和的粉红色和温暖的棕色为主色调,营造出温暖亲密的氛围,人物面部和上半身、桌上物品等受光部分色彩明亮,与阴影部分形成对比,突出光感。</p><p class="ql-block">这幅画是印象派的典型代表,体现了印象派捕捉日常生活瞬间印象的精髓,摆脱了传统学院派绘画的束缚,以自然光和鲜艳色彩,展现出生活中的美好和宁静,让观者感受到平凡生活中的快乐与美。</p> <p class="ql-block">《波西米亚人》是法国画家爱德华·马奈的一幅重要作品。</p><p class="ql-block">马奈的笔触简洁而有力,他以松散、自由的笔触来表现人物和物体,既展现出了物体的形态,又保留了笔触的痕迹,使画面具有一种生动的质感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p><p class="ql-block">《波西米亚人》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一个特殊群体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波西米亚人代表着一种自由、独立、不受传统束缚的生活方式和艺术追求,马奈通过这幅作品对他们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他们的活力和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是马奈向传统绘画观念挑战的又一力作。它突破了当时学院派绘画的一些陈规陋习,以更加直接、真实的方式表现生活中的人物和场景,为后来的印象派等艺术流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p> <p class="ql-block">米勒是19世纪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他常以农民生活为题材进行创作。《收获者的午餐》画面中,在高大的麦垛旁,一群为地主打工的农民在歇息午餐。晚到的村姑腼腆地低着头不敢入餐,而那个青年农民极力劝说,其他人也以期待的目光看着她,她那忸怩迟疑的神态纯朴而憨厚。米勒用真诚的眼光把农民的生活情景再现出来,画中没有一点矫揉造作、粉饰和夸张,体现了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荷兰画家皮特·蒙德里安的作品,属于抽象主义绘画风格。蒙德里安是风格派运动幕后艺术家和非具象绘画的创始者之一 ,以几何图形为绘画基本元素,运用红、黄、蓝三原色,摒弃曲线,通过直线、直角、三原色及黑、白、灰来构建画面。这种创作方式体现了他追求秩序、理性与宇宙和谐统一的理念,对现代艺术、建筑、设计等领域影响深远。</p> <p class="ql-block">瓦西里·康定斯基出生于俄罗斯帝国,是俄罗斯人。后来他在1939年加入法国国籍。瓦西里·康定斯基的《构成第八号》 。创作于1923年,是其抽象绘画理论实践的重要作品。画面用丰富几何图形、线条和鲜明色彩,摒弃具象描绘,通过色彩和形式内在联系传达精神内涵,展现其对艺术中精神性表达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此次旅程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艺术无国界。无论是古典还是现代作品,都能触动心灵深处。阿布扎比卢浮宫将不同文化汇聚一堂,为世人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span></p> <p class="ql-block">阿布扎比卢浮宫水上T台是博物馆内一个颇受欢迎的网红打卡点。因延伸至水面上,仿若T台而得名,背景是波光粼粼的海水与博物馆独特建筑,拍照极具氛围感,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拍照“走秀” 。水上T台设在较低的水面,在对面高处可拍到此景,排队拍照的人不少,赶时间的要早点去排队。</p> <p class="ql-block">走走水上T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