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觉生寺又称大钟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31号,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后成为皇家祈雨活动场所之一,1985年10月4日被辟为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并正式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觉生寺坐北朝南,前后五进院落,由南向北依次为影壁(现已无存)、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藏经楼、大钟楼与东西翼楼。此外,还有钟鼓楼和六座配庑分布在两侧。</p><p class="ql-block"> 1957年10月28日,觉生寺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觉生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大钟楼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它建在高大的青石台基上,采用两层结构,上圆下方,象征着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宇宙观。</p><p class="ql-block"> 永乐大钟重达五十吨,是明永乐年间铸造的。走进大钟楼看到的不仅是一座钟,更是一部历史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穿行在东西翼楼之间,可以看到更多形态各异的铜器和古钟。每一座钟都有自己的声音,每一个声音都在讲述着不同的故事。这里不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一座时光的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觉生寺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总占地3万平方米,寺庙格局严谨,气势雄伟,曾是皇家祈雨、举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因寺内珍藏一口明永乐年间所铸巨大佛钟,故又俗称为“大钟寺”。</p><p class="ql-block"> 觉生寺坐北朝南.前后五进院落.由南向北依次为影壁(现已无存)、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藏经楼、大钟楼与东西翼楼。此外.还有钟楼和六座配房分布在两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旧时每逢阴历正月初一至十五.觉生寺要开庙半个月,此时焚香拜佛人极盛,游人纷集。游客可自钟楼内旋梯盘登至顶,可见大钟周围每个部位均悬挂有小铜铃,游人可用小铜板击之,中者铃声作响即谓“吉祥”。此举跟白云观窝风桥下“打金钱眼”一样,成为旧京城庙会中的欢乐一景。中国自古以来有盛世鸣钟的传统民俗,因钟的端庄形象和铭文具有永久性和历史感,象征着天长地久、国泰民安、和谐幸福。如今每逢新年、除夕等重大节日,一般要撞钟108下,有除旧迎新、敲钟祈福之意。之所以撞钟108下也因佛教认为人有108种烦恼.寓意去除人生的这些烦恼。</p> <p class="ql-block">朱棣和永乐大钟</p><p class="ql-block"> 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下令铸造永乐大钟,这是他迁都北京之前与营建宫殿苑同时进行的一系列工程之一。钟上所铸的一百多种汉文、梵文经咒,是永乐皇帝将佛教寓于治国政治理念的体现。</p><p class="ql-block">永乐大钟的铸造</p><p class="ql-block"> 永乐大钟以其悠久的历史、宏美磅礴的造型、悠扬远播的音响而闻名于世,其铸造工艺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体现了明初我国古钟铸造的最高水平。永乐大钟闪烁着古代金属铸造技术的光辉,凝聚了我国古代匠师们的高度智慧和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永乐大钟铸造工艺</p><p class="ql-block">1.制范刻字</p><p class="ql-block"> 首先,在钟的内范和外范表面都整齐雕刻上阴字制作时将外范分为六层圈范,解决了范缝和铭文排版问题。</p><p class="ql-block">2.合范浇注</p><p class="ql-block"> 从底部开始,把第一圈外范与内范套合,依次套合第二圈到第六圈,再把预先铸好的钟钮固定在钟顶范内,组合成完整的大钟铸范,从钟顶两侧开设浇冒口,熔铜后浇铸即得到大钟。</p> <p class="ql-block"> 根据钟体所铸佛经版本推断:永乐大钟始铸于明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大致铸成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在我国和国外现存大型古钟中,铸造年代最为久远。</p> <p class="ql-block"> 永乐大钟钟体内外遍铸有汉文、梵文经咒共一百余种,总计23万余字,是世界上铸造铭文最多的一口古钟。</p><p class="ql-block"> 钟声悠远绵长,音色浑厚优美,低音频率丰富,衰减较慢,环境条件好时钟声可传播十余里。</p> <p class="ql-block"> 永乐大钟采用传统的“地坑泥范法”铸造,钟体铭文铸造精美,几乎没有砂眼气泡等瑕疵,合范缝被巧妙地做成五条精致的装饰线。其合金比例为:铜80.54%,锡16.4%,铅1.12%及少量其他元素。尤其是锡的比例非常合理,使钟的强度增加而硬度适中,经得起重击又不破坏音质。</p> <p class="ql-block"> 永乐大钟的悬挂采用三层重叠纵横木架构,将最上层主梁所承受的重力均匀地分散开来。另外,悬挂钟体的铜穿钉仅有110厘米长,14.3厘米高,6.6厘米宽,却承载了永乐大钟46.5吨的重量,令人叹为观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