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活过,写过,爱过 — 米兰人 阿里戈·贝尔”(意大利文:Arrigo Beyle, Milanese, Visse, Scrisse, Amo)— 巴黎蒙马特公墓墓园里,司汤达简短的墓志铭,不仅概括了他坎坷的一生,也饱含了他对米兰的热爱。 </p> <p class="ql-block">司汤达,1783~1842, 原名马里-亨利·贝尔(Marie-Henri Beyle),意大利名阿里戈·贝尔(Arrigo Beyle),先后曾用笔名100多个,其中“司汤达”(Stendhal)最为著名。作为早期的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代表作《红与黑》展示了19世纪30年代法国社会的广阔图景。与此同时,因长期于意大利工作、旅行和生活,加之祖籍意大利的母亲对其童年的影响,其作品所受意大利历史和文化的㓎润尤为显著。 </p> <p class="ql-block">司汤达一生可谓身世坎坷。他生于法国格勒诺布尔,在资产阶级革命的氛围中长大,崇敬拿破仑,并先后随拿破仑大军征战意大利、莫斯科等欧洲多地。此信写于1810年7月,其时作者正在拿破仑军中服役。收件人为司汤达的姐姐 Paulline Perier-Lagrange,信末署名L.A.Chevallet。为规避通讯审查和拦截,此信不仅使用了笔名,还同时使用了法文和英文,并夹杂着意大利文。此信曾收录于《司汤达通信集- 第一部》 (Stendhal, Correspondance1,Bibliothèque de la Pléiade )(如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