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尼罗河流域作为人类文明的摇篮,孕育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埃及。今年3月初,在温柔明媚的春光里,我踏上了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国度。埃及,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自然景观闻名于世,而金字塔,无疑是其中最为璀璨的明珠。</p><p class="ql-block">当世界七大奇迹中唯一尚存的吉萨金字塔群映入眼帘时,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每一块巨石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展现出古埃及人惊人的建筑技艺和智慧。我站在金字塔脚下,仰望这座近乎完美的几何构造、人类智慧的丰碑,心中充满了敬畏。阳光洒在金字塔上,金色的光辉与古老的褐色石壁交相辉映,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古人对话。</p><p class="ql-block">走进金字塔内部,虽然塔内光线昏暗,但我依然能感受到那些古老壁画和象形文字的魅力。伫立在狮身人面像斯芬克斯前,它的面容平静而深邃,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沧桑。我轻轻抚摸着它脚下的石板,试图从这冰冷的石头中汲取一丝历史的温度。</p><p class="ql-block">在卢克索,我探访了卢克索神庙和卡纳克神庙,这些宏伟的建筑群见证了古埃及人对神衹的崇拜与敬仰。最令我震撼的是,随着太阳升起, 阳光会穿透神庙内部的精心设计,照亮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仿佛神祗降临。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仿佛能听到远古时代的回响,感受到那份跨越千年的庄严与神圣。</p><p class="ql-block">“一半是沙漠,一半是海水”。驱车前往红海的路上,沿途是连绵不绝的沙丘和偶尔掠过的绿洲,让人不禁感叹于自然界的极端对比与和谐共存。红海仿佛是大自然最精湛的调色盘倾泻于此,阳光透过云层,在水面上洒下斑驳光影,波光粼粼,美得令人窒息。傍晚时分,夕阳将天际染成了橘红色,海面也被镀上了一层金辉,整个世界都变得柔和而宁静。夜晚,我坐在海边酒店的阳台上,仰望璀璨夺目的星空,品着香茗,聆听海浪低语,仿佛让我置身于另一个世界的童话中。</p> <p class="ql-block">埃及金字塔群,被誉为当今最高的古代建筑物和世界七大奇迹之首,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吉萨高原,修建于约公元前2575至前2465年,是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主要由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孟卡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组成,周围还有许多“玛斯塔巴”与小金字塔,构成了一个壮观的建筑群。三座金字塔都采用正方位,以对角线相接,形成了参差错落的布局,在黄沙白云之间,展现出宏伟的气势。这一座座灰白色的人工大山,以蔚兰天空为背景,屹立在一望无际的黄色沙漠上,每个面都近乎等边三角形,而其群体布局则折射出天上星宿的模式。</p> <p class="ql-block">胡夫金字塔是埃及古建筑的“天花板”,在埃及境内的110多座金字塔中,规模最大、最负盛名的当数胡夫金字塔,相当于一座40层的现代高楼,建成后的3800年间一直保持着全球最高建筑物的纪录,直到1311年英国林肯大教堂改建完毕才被超越。如此庞然大物,建造工艺却非常精密,基部的四条边都极为准确地正对东西南北四方,误差少于一度。几千年前的古埃及人,居然能用石块堆出这么高的建筑,简直是古埃及金字塔建筑的巅峰之作。</p> <p class="ql-block">狮身人面像,又称斯芬克斯(古希腊神话中的怪兽斯芬克斯),其真正的埃及名称是“地平线的荷鲁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靠近吉萨高原金字塔。这座雕像高约20米,长约57米,面部被刻成古埃及法老头像,头戴菱形王冠,前额上雕刻着神秘的圣蛇,脑后雕刻着象征神权的鹰。雕像建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整体结构由石灰岩雕刻而成,展现了古埃及高超的雕刻技艺和建筑水平。</p><p class="ql-block">数千年来,斯芬克斯一直被沙掩埋至肩部,在撒哈拉沙漠的地平线上露出一个奇异的头颅。直到上世纪30年代末,埃及考古学家萨利姆·哈桑最终将巨像从黄沙中解放出来,当时《纽约时报》宣称:“斯芬克斯终于从无法穿透的遗忘阴影中走出来,成为地标。”</p><p class="ql-block">狮身人面像代表着太阳神的化身,被视为法老的守护神,象征着力量与智慧,反映了古埃及人对法老的崇拜和对权力与智慧的追求,也体现了古埃及人对神灵的崇拜。</p> <p class="ql-block">埃及最古老的街道之一,复古的阿拉伯风情市场——哈利利集市,是全埃及最著名的露天市场,由分布在几十条小街巷里的几千家个体小店组成,许多店铺可追溯到公元14世纪。这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商品市场,主要出售金银首饰、铜盘、石雕、皮货及其他埃及传统手工艺品。</p><p class="ql-block">这条街是开罗最美丽的一条伊斯兰街道,周围散布着各种历史遗迹,淸真寺、宫殿、城堡等,它们是开罗历史的见证,走在街上可以感受到曾经繁荣的古埃及。这里地处开罗古城,也是童话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原型。在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市场里,每条巷子的转角处,似乎隐藏着一段古老的故事,你总能发现一些历史的痕迹。这里不仅是贸易的场所,更是文化的交汇点,你可以感受到开罗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一千零一夜的奇幻之旅。</p> <p class="ql-block">伊玛目侯赛因清真寺是埃及首都开罗一座历史悠久的清真寺,建于19世纪,以其宏伟的建筑和庄严的氛围而闻名。清真寺的外观呈现出典型的奥斯曼风格,有着高耸的尖塔和精美的装饰。内部则十分宽敞,墙壁和天花板上装饰着精美的图案和经文。清真寺内,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氛围。信徒们在这里虔诚地祈祷,诵经声和礼拜仪式让人感受到宗教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费萨维咖啡馆,隐藏在哈利利市场的小巷中,至今已有250年的历史。店内装饰都是货真价实的古董,斑驳的镜子和铜质桌椅,充满了旧时代的氛围,仿佛让人一秒穿越时空。</p><p class="ql-block">然而,让这家咖啡馆名声大噪的并非它的历史和苦涩的埃及咖啡,而是那位常在这里写作的阿拉伯世界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纳吉布·马赫福兹。埃及文学巨匠马赫福兹生前最大的爱好就是泡咖啡,而费沙维咖啡馆正是他钟爱的去处。在这里,热气腾腾的薄荷茶、浓郁的埃及咖啡,还有那缭绕在头顶的水烟,让马赫福兹得以窥见开罗普通人群的生活百态和市井风情。他通过自己的笔触,将这些生活故事娓娓道来,写出了《宫间街》、《思宫街》、《甘露街》等脍炙人口的小说。</p><p class="ql-block">据说这家咖啡馆,两百多年来咖啡和水烟的味道从未改变过。有人自豪地说,“费沙维咖啡馆比金字塔更能代表开罗”。这句话虽然看似夸张,但也不为过,因它从未关过门,一直在静静地守护着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p> <p class="ql-block">埃及博物馆是一座古老而豪华的双层建筑物,是由被埃及人称为“埃及博物馆之父”的法国著名考古学家马里埃特于 1858 年设计建造的。馆藏各种文物有30多万件,藏品从史前时代到远古、中古、帝国时代,以至希腊和罗马的美术作品。有史前的陶器、石器,古代艺人精心制作的各种艺术品;有记载古埃及科学、文学、历史、法律等内容多种语言文字的莎草纸文献;也有几千年前制作的木乃伊,躺在黄金、宝石镶嵌的棺木里,依旧保持原貌。</p><p class="ql-block">而专题陈列室文物来自埃及的最后两个王朝陵墓中发掘出的文物。埃及博物馆藏着无数历史与神秘的宝藏,其中黄金面具、人形金棺、黄金御座、纳尔迈调色板、哈特谢普苏特雕像等堪称镇馆之宝。这些镇馆之宝不仅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也是历史的见证,艺术的杰作,展现了古埃及文明的辉煌与神秘。</p> <p class="ql-block">这块<span style="font-size:18px;">纳尔迈调色</span>石板,记录了古埃及首位法老纳尔迈统一上下埃及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历史文献之一。</p> <p class="ql-block">重达11公斤的黄金面具,出土于图坦卡蒙陵墓,是世界上最精美的艺术珍品之一,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古埃及人的精湛工艺。</p> <p class="ql-block">图坦卡蒙被安葬在三层人形棺材中,最内层由重达120公斤的黄金制成,外两层则是镀金木头制成,形如俄罗斯套娃。</p> <p class="ql-block">图坦卡蒙的黄金御座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件工艺品。颜色在三千多年的时间里依然鲜亮,证明了古埃及工匠们的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拉胡泰普和泰费尔特双人雕像的双眼镶嵌了天然水晶,栩栩如生,展现了古埃及雕刻艺术的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埃及博物馆最小的胡夫雕像,这座高仅7.5厘米的雕像发现于胡夫金字塔,是胡夫仅存世间的唯一雕像,也是古埃及工艺精湛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哈特谢普苏特作为埃及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女法老,她的雕像展现了古埃及女性的权力与地位,被誉为“埃及的武则天”。</p> <p class="ql-block">从开罗乘车至赫尔格达再到卢克索,是条近千公里的沙漠之路,但在苏伊士湾这段海岸线行驶,沿途的景色一半是红海,一半是沙漠,非常壮观,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卡纳克神庙始建于3900多年前,是古埃及帝国遗留的一座壮观的神庙,太阳神阿蒙神的崇拜中心。神庙内有大小20余座神殿、134根巨型石柱、狮身公羊石像等古迹,气势宏伟,历经三千多年无一倾倒,令人震撼。庙内的柱壁和墙垣上都刻有精美的浮雕和鲜艳的彩绘,它们记载着古埃及的神话传说和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p><p class="ql-block">卡尔纳克神庙曾作为经典电影《尼罗河惨案》外景拍摄地而名声大振,电影中那呼啸的风声和从天而降的巨石,让人心惊胆战。这里不仅是古文明的瑰宝,更是电影艺术的灵感源泉,特别是神庙千柱厅的巨型石柱,是电影中的经典取景地,因而这座神庙给无数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卢克索,古埃及都城底比斯的遗址所在地,被誉为“宫殿之城”。从卡纳克神庙到卢克索神庙,乘马车前往并巡游古城,成为卢克索一道亮丽风景线。马车的造型仿18世纪英国敞篷四轮马车,周身装饰着精美的铜饰。马车行驶中,马蹄声、鞭子声与游客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为古城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卢克索神庙坐落在尼罗河畔,是古埃及中王国和新王国的都城底比斯南半部遗址上的庙宇,约为公元前14世纪修建。卢克索神庙曾经只是用来庆祝新年的小神段,后经阿蒙霍园三世、图特摩斯三世和拉美西斯二世相继对此进行扩建维修,把这里作为迎接阿蒙·拉神、穆特女神和孔苏神的祭奠之处,所以又被称为“阿蒙神的南部别官”。</p><p class="ql-block">卢克索神庙内最高的建筑物是由哈特舍特谢普女王献给阿蒙拉神的两座方尖碑,是由整块巨石雕刻而成。这位埃及历史上的女法老,统治了埃及34年后离开人间,而这高耸的方尖碑,却仿佛向今天的人们讲述着她那不凡的一生。傍晚从尼罗河上看卢克索神庙,如同浮动在棕榈树顶的一艘大船,高高耸立的方尖碑恰如船前撑旗的桅杆,这艘“圣船”载满了千年的历史与沧桑。</p> <p class="ql-block">与学习中文的埃及大学生交流。</p> <p class="ql-block">帝王谷,是古埃及新王朝(大约从公元前1539年到公元前1075年)时期的法老和贵族主要陵墓区,位于尼罗河西岸。与卢克索城隔河相望的一大片沙漠地带就是古埃及都城底比斯的所在地,帝王谷就坐落于底比斯遗址不远处的一片荒无人烟的石灰岩峡谷中。在那断崖底下,就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安葬法老的地点。几个世纪以来,法老们就在尼罗河西岸的这些峭壁上开凿墓室,用来安放他们显贵的遗体,同时还建有许多巨大的柱廊和神庙。这里曾经是一处雄伟的墓葬群(现已开发了62个陵墓),埋葬着埃及第17王朝到第20王朝期间的64位法老,其中有图特摩斯三世、阿蒙霍特普二世、塞提一世、拉美西斯二世等最著名的法老。在这些陵墓中最大的一座是第19王朝塞提一世之墓,巨大的岩石洞被挖成地下宫殿,墙壁和天花板布满壁画,装饰华丽,令人难以想象。有细小通道通向墓穴深处,通道两壁的图案和象形文字仍十分清晰。</p> <p class="ql-block">孟农巨像矗立在尼罗河西岸和帝王谷之间原野上。人们认为石像是希腊神话中的孟农,就给它取名为孟农巨像,是古埃及著名历史遗迹。孟农巨像原来是“阿敏何特普三世”法老神殿前的雕像,但神殿本身已无踪影。巨象高20米,风化严重,面部已不可辨识。坐像是由新王国时代鼎盛期的阿蒙荷太普三世建造的,坐像身后,是他的葬祭殿,但后来的法老拆了这座建筑,并把他作为自己的建筑物的石料。罗马统治时期的地震使雕像出现了裂缝,每当起风的时候,孟农像就像在唱歌一样,十分神奇。公元2000年前,一位希腊地理学家目睹了这一神奇自然现象,他在随后所著的《旅行指南》中写道:“每当日出时分,石像就会说话。”3000多年过去了,底比斯古城早已湮没,但这两座巨像仍忠实地执行守卫的职责。</p> <p class="ql-block">尼罗河因为历史而闻名,也因为游轮而浪漫。作为非洲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承载了无数古老文明的痕迹。乘帆船畅游尼罗河,沿途欣赏两岸的自然风光和散布的历史遗迹,让游客在尼罗河之旅中尽情享受。神秘的尼罗河,作为人类历史的见证,承载着沧海桑田的故事。乘帆船穿越千年河程,感受历史的韵味和自然的恩赐。</p> <p class="ql-block">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大陆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它西起大西洋沿岸,向东经过埃及到达红海之滨,长5600公里,南北宽2000公里,横跨北非诸多国家。撒哈拉沙漠主要由一条条平行排列的沙垄沙漠所组成,沙垄高百余米,沙垄之间又常常被低地所分割。“撒哈拉”是阿拉伯语的音译“空虚”、“无物”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人生需要不同体验,在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中骑摩托车冒险,自由驰骋,感受骑摩托翻越沙丘的刺激。</p> <p class="ql-block">探访生活在撒哈拉沙漠的贝都因人。“贝都因”为阿拉伯语译音,意为荒原上的游牧民,是以氏族部落为基本单位在沙漠旷野过游牧生活的阿拉伯人。</p> <p class="ql-block">游玩撒哈拉沙漠后,边用晚餐边欣赏埃及舞蹈。表演者的演出并与游客互动,展示了埃及人生活在沙漠艰辛环境里,也依然有乐观的生存精神。</p> <p class="ql-block">“一半是沙漠,一半是海水”的红海,因其富含矿物质的红山脉使当地的船员称之为“红海”。1923年,英国作家夫勒特曾对红海海岸作过这样的描述:“世界上只有这个地方才会有如此金黄色的山和五光十色的海中溶洞,这些溶洞是东方和热带地区间的纽带。”</p><p class="ql-block">埃及的红海,如梦幻般的宝石镶嵌在沙漠边际,清澈碧蓝的海水下面,生长着五颜六色的珊瑚和稀有的海洋生物。远处层林叠染,与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共同组成了美轮美奂的风景画。</p> <p class="ql-block">乘游船来到红海中“玛格威斯”沙漠小岛,这座小岛是大自然精美的馈赠,碧水蓝天,让游人陶醉于人间天堂之中。</p> <p class="ql-block">埃及之行,是一次穿越时空的邂逅,是一次与古老文明的亲密接触,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幅壁画、每一座雕塑,都是时间的见证者,都仿佛在诉说着古埃及的辉煌。</p><p class="ql-block">金字塔不仅仅是皇权的象征,更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的纪念碑,巍然屹立在尼罗河畔,见证了永恒之美。其实金字塔只是公元前26世纪左右古王朝的遗迹,而之后中王朝与新王朝时期的遗迹则集中在卢克索。随着千年岁月的流逝,卢克索大多数宏伟的建筑已经破败淹没,如今只剩下卡尔纳克和卢克索两座神庙,但这劫后余生的古迹,仍使卢克索以“埃及历史博物馆”的美誉而名扬天下。</p><p class="ql-block">走进费沙维咖啡馆,我坐在马赫福兹生前常坐的那个角落,点了一杯咖啡,看着这个充满历史感的咖啡馆和老城风貌,深切感受到他将生活完完整整地搬进了书里,文字间充满了韵味、风情,以及那无法言喻的苦涩。</p><p class="ql-block">在被誉为"生命之河”的尼罗河上,乘帆船观赏两岸风光,翠绿的田野与金黄的沙漠交织成一幅幅动人的画卷。傍晚的尼罗河,更是别有一番韵味,在夕阳余晖的映衬下,这片古老的土地更显得神秘与壮丽。而红海沙滩上,细软的白沙如同丝绸般柔滑,每一步都留下了我与这片仙境相连的足迹。</p><p class="ql-block">当我踏上归途时,心中不仅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更有对生命、对文明无尽的思考。埃及,这片被尼罗河滋养的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将成为我心中永恒的梦幻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