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直以来,我自认为是一个包容性比较强的心理老师,一般情况都可以接纳学生们的行为。不过今天在带学生们做叠高塔活动时,感觉自己又进步了。</p> <p class="ql-block"> 叠高塔活动就是让学生们在规定的时间里,利用报纸、透明胶带和剪刀来制作一个高塔的活动。看哪队的塔更高、更结实、更美观有创意。</p><p class="ql-block"> 活动开始,需要分组,一般情况我会让同学们报数分组,同一个数字是一组。具体怎么找到队员,需要他们自己去找。这时候作为心理老师,不是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而是静静的观察。这时候不同班级,不同同学会有不同的反应。今天负责整队的是咱班的心理委员,口号喊得很响亮,在分组时,他也提出了更有效的方法,直接让前五位同学出列,然后让其他同学按照顺序依次出列,找到自己的小组。小组很快就组好了。</p> <p class="ql-block"> 大家围坐一团后,开始商量着如何建塔。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p> <p class="ql-block"> 慢慢的大家找到了思路,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了活动中。所有图形里三角形最稳固,所以大家都开始建起三脚架。</p> <p class="ql-block"> 后来,有一个队想利用外界物体来帮助这个塔变得更坚固。有一个队伍问能不能用班旗的杆子,在得到否定答案后,他们继续探索方法。不过后面有两个队伍也开始用了外界物体,我上前提醒,规则是只用提供的物体后。一个队伍选择继续用外界物体,另一个队则拆掉了做好的杆子,重新做。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有执意阻止继续用杆子的队伍,选择继续观察,也尊重他们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 其中,有一个队伍直到最后五分钟的时候还没什么进展,只剩两位同学在努力,其他同学都跑到其他组去参观了。我一度害怕他们会放弃,不过我只是上前估计那两位一直在坚持的同学。最后,没想到就那最后几分钟,他们建起了高塔,最后还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p> <p class="ql-block">那组拆了重新开始的小组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最后也建成了高塔,获得了第三的好成绩。</p> <p class="ql-block"> 这组同学进展最快,不过有点急于求成,建的塔虽然高但是不稳固。一松手就歪了,他们给塔取了“萨比斜塔”的名字。最后因为松手后就倒了,所以取得了第四的成绩。不过取名字的创意和良好的心态还是值得肯定的。</p> <p class="ql-block"> 这组同学最显眼的那位就是我提到的心理委员了,在建高塔的活动中也占据了主导地位,小组成员之间配合的也很好,建出的塔不但稳固、美观还是最高的,所以毋庸置疑获得了第一的好成绩。</p> <p class="ql-block"> 当然,那组打破规则用了外界物体的,我肯定了他们的另辟蹊径的想法,体验了过程中的快乐。但是也要接受结果,因为破坏的规则所以获得了第五的成绩。</p><p class="ql-block"> 整个活动过程中并没有去批评指责,也没有过度干涉,看到每一组的亮点,肯定他们,同时也教会他们学会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也许这就是一个有温度的心理老师应该做的吧。</p><p class="ql-block">观察、接纳、尊重、肯定、承担责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