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传承陶瓷文化,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培养孩子们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体验陶艺创造的成就,激发孩子发现美、创造美的兴趣和积极性,3月18日和19日宣化区建国街小学开展行走的思政课之“陶”冶童心,“瓷”韵流芳传统文化研学。</p> <p class="ql-block"> 研学老师为同学们传授陶瓷知识,欣赏陶艺作品,感受陶瓷的历史文化,感悟陶瓷大师的内涵精神,提升同学们的民族自豪和文化自信。</p> <p class="ql-block">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们来到体验区动手实践了,先看看“大师”怎么做,大家跃跃欲试,纷纷动起手来拉坯。在欢声笑语中用泥在转盘上拉出小碗、杯子等各种器具,在与泥的亲密接触中,感受到陶瓷艺术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陶艺有很多种制作方法,泥板成型、泥塑成型、泥条盘筑、手捏成型等等。无论是哪一种方法,在不同的人手里,一块瓷泥都能塑造出不同的、独具个性的作品。央视《如果国宝会说话》栏目中曾说,“瓷,出于土,而炼就生活。它需要摔,需要捏,需要烧,制瓷如塑人。在经过这些磨难之后,瓷土便成了器,完成涅槃,变成神态各异的样子。”而在孩子们的手中,小小的陶泥又会焕发出怎样的活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p> 快乐的午间游戏 <p class="ql-block"> 踏入釉下彩陶瓷的世界,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拿起画笔,蘸取着特制的颜料,小心翼翼地在洁白的素坯上勾勒线条。在绘制过程中,能真切感受到指尖与坯体的触碰,让孩子们领略到釉下彩陶瓷独特的魅力,也沉醉于传统技艺带来的艺术享受。</p> <p class="ql-block"> 陶瓷珐琅掐丝沙,斑斓色彩交织出奇妙图案,一下就点燃孩子们动手创作的渴望。不同颜色的沙粒像被赋予生命,要精准地填充进铜丝围成的小格子里,色彩搭配全凭心意。随着沙粒铺满,图案逐渐清晰,成就感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通过此次研学活动,同学们近距离触摸到了真实陶艺,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家乡陶瓷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增强了动手劳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在参观中“学知识、悟文化”,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家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撰稿:张 洁</p><p class="ql-block">摄影:各班主任</p><p class="ql-block">初审:卢毅勤</p><p class="ql-block">复审:温桂永 李 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