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崎碌炮台》

WZZ

<p class="ql-block">《崎碌炮台》俗称石炮石,2013年被國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國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清咸丰十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汕头对外开埠。早在开埠前的咸丰二年(1852年),列强的船只就已经开进南澳和妈屿岛海面,从事鸦片走私和掠夺贩卖人口的罪恶勾当。咸丰三年(1853年)粤海关在汕头设立潮卅府海关总口,也称为新关。因此汕头的海防非常重要,肩负着保卫潮卅府的重任。在此背景下,同治十三年(1874年)潮卅总兵方耀以“邻氛不净,潮海严防”为本,上奏清政府,自筹八万余银元建筑三合土炮台一座。崎碌是汕头古称,炮台以此为名。</p><p class="ql-block">(大部分图片是横排,直排图片另有注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崎碌炮台像是一个岛,炮台总面积约19607平方米,其中城堡面积约10568平方米,炮台外围筑宽23米的护台河,进炮台要通过(图片右边)一座桥。</p> <p class="ql-block">过了桥就看到介绍崎碌炮台的石碑</p> <p class="ql-block">要进入炮台内必须绕到炮台围墙后面</p> <p class="ql-block">围墙后面有一亇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炮台围墙是双层,中间是炮巷,走一段炮巷能见到侧面有一扇门(图片中阳光左侧进来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炮台平面呈环形</p> <p class="ql-block">有石螺径梯和点将台</p> <p class="ql-block">左侧是点将台,呈月牙形,作捡阅兵力.操练士兵.指挥作战之用。</p> <p class="ql-block">波浪型楼梯,是一条运送炮械的专用通道(但人站直走困难,图片左上一游客在爬上去)。</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道较为隐蔽的螺旋形楼梯,是作战时的快速通道。(直图片)</p> <p class="ql-block">炮台分上下两层,各置火炮18门。</p> <p class="ql-block">炮上铸出“大清光绪製砲 己卯年”几亇字</p> <p class="ql-block">炮台上层分布通风报话塔72座,每三个为一组,呈品字形分布,是下层炮巷的通风采光没备。</p> <p class="ql-block">炮台城墙外壁上有一块石碑介绍城墙(直图片)</p> <p class="ql-block">炮台外墙(直图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