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观察时间:2024年2月 </p><p class="ql-block">观察区域:建构区</p><p class="ql-block">观察对象:小一班部分幼儿 </p><p class="ql-block">观察教师:杨老师 </p> <p class="ql-block">**🌱游戏缘起——从兴趣出发** </p><p class="ql-block">"老师,大象的房子要有很高的门!" </p><p class="ql-block">"我家住在21楼,小动物也要住高楼吗?" </p><p class="ql-block">捕捉到孩子们对"房子"的探究兴趣,我们的游戏活动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第一阶段:初探房屋结构</p> <p class="ql-block">言言,衡衡和蓁蓁一起用积木搭了一个房子,这个房子是用长条的积木竖起来摆成正方体,然后把长条的积木横着摆一排当房顶。</p> <p class="ql-block">蓁蓁说,现在我们可以让小动物住房子里面了。</p> <p class="ql-block">言言说我要给他们搭一张床,躺在床上睡觉多舒服呀!你们看我又给他搭了一扇门,我们不能让坏蛋把我们的动物给偷走了。</p> <p class="ql-block">分析与解读</p> <p class="ql-block">1. 数学认知:能感知积木形状特性(长条、方形),通过围合、平铺完成空间建构。</p><p class="ql-block">2. 社会领域:小朋友们有了初步的协商分工,体现初步合作意识。</p><p class="ql-block">3. 用门的设计体现了孩子们有初步的安全防护意识。</p> <p class="ql-block">教师支持 </p> <p class="ql-block">游戏主要以幼儿个体活动为主,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合作搭建。合作能力是幼儿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环节会更利于幼儿学会沟通、分工、协商等技能,也会促进幼儿在更复杂搭建任务中的有出色表现。</p> <p class="ql-block">第二阶段:房屋的功能性探索</p> <p class="ql-block">言言告诉大家:房子里面有马桶。我也安装一个马桶吧。</p> <p class="ql-block">几个人轮流试了一下,这个马桶的大小和高度正好合适。而且他们吸引了更多小朋友来参观马桶。</p> <p class="ql-block">这是什么啊,衡衡说这是车库。</p> <p class="ql-block">哎,怎么没有门呢!我们得给它按个门。</p> <p class="ql-block">墨谦拿来了一个积木当门。</p> <p class="ql-block">衡衡觉得不合适,又拿了一个长长的积木当门。</p> <p class="ql-block">试了一下还不错。</p> <p class="ql-block">我们把车库上面搭了一个房顶吧,这样我们的车就淋不着啦!</p> <p class="ql-block">大家发现这样的房顶不太敢,好像车开不出来了。</p> <p class="ql-block">车库搭好了,我问航航为什么做了一个门儿,航航说因为这里缺一个门儿,赵若浩说没有门的话,车就会被偷走。</p><p class="ql-block">董芮萱说这几个动物没有家,要不让他们先住在这里,好不好。大家同意了。</p> <p class="ql-block">分析与解读</p> <p class="ql-block">幼儿对生活场景的再现,表明他们开始关注周围生活环境,认知能力有所提升。在搭建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体现了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的发展,符合幼儿在实践中探索学习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教师支持</p> <p class="ql-block">拓展知识:在游戏前后,安排简短的知识讲解环节,如通过图片、视频介绍不同类型的房子、建筑材料等知识。在游戏中,根据幼儿搭建情况适时引入相关知识,如当幼儿搭建车库时,介绍不同车库的类型和特点,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和创新的兴趣 。</p> <p class="ql-block">第三阶段:个性化房子搭建</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做的冰激凌,然后这是我搭的城堡。</p> <p class="ql-block">衡衡,我带你玩去,一起去吃冰激凌。妹妹看见之后说我也要玩。</p> <p class="ql-block">萱萱把冰激凌分给了衡衡,妹妹,还有旁边的蓁蓁。</p> <p class="ql-block">你的冰激凌真好吃,然后我们一起来玩跷跷板吧!</p> <p class="ql-block">分析与解读</p> <p class="ql-block">这一阶段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挥,开始赋予建筑物特定功能,展现出个性化思维,反映了艺术表现与创造方面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第四阶段:根据动物特点搭建</p> <p class="ql-block">我们给小的动物搭了一个小的房子。</p> <p class="ql-block">给熊搭了一个大房子。</p> <p class="ql-block">分析与解读</p> <p class="ql-block">大的动物盖大一点的房子,小的动物盖小一点的房子,体现幼儿对动物特征的观察和理解,能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搭建策略,同时二层楼房居住的理念设计进一步拓展了空间概念,体现空间感知和逻辑思维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教师支持 </p> <p class="ql-block">教师提供大小不同的动物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大小差异,启发搭建思路,肯定幼儿的创新设计,鼓励分享搭建想法。</p> <p class="ql-block">反思与改进</p> <p class="ql-block">1. 观察深度与及时性:在游戏过程中,虽然教师进行了观察,但可能存在观察不够细致深入的情况。比如,幼儿在搭建过程中的一些细微表情、动作以及同伴之间的互动交流,没有全面捕捉并分析,可能会错过了解幼儿内心想法和潜在发展需求的机会。另外,在某些问题出现时,教师的介入可能稍显滞后,未能在幼儿最需要引导的时刻及时给予帮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 个体差异关注:小班幼儿个体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但在活动中教师对个体差异的关注不够。部分能力较强的幼儿可能很快完成搭建任务并觉得无聊,而能力较弱的幼儿可能在搭建基本结构时就遇到困难,教师没有针对不同幼儿的能力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p> <p class="ql-block"> 3. 实施分层指导:活动前对幼儿的建构能力进行评估,将幼儿分为不同层次小组。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提供挑战性任务,如设计有特殊功能的房子(智能房子);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提供更基础的搭建指导,如从简单的积木垒高开始,逐步引导他们掌握搭建技巧。</p><p class="ql-block">4. 促进合作搭建:设定合作主题任务,如搭建“动物小镇”,引导幼儿分组合作,共同规划、分工搭建不同区域。在合作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协商解决分歧,并定期组织小组分享活动,让幼儿交流合作经验和问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编辑:杨晓莉</p><p class="ql-block">审核:康训云 赵玉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