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古韵

梁锦沛

<p class="ql-block">  一、双龙桥</p><p class="ql-block"> 双龙桥是一座17孔石拱桥,典型的廊桥建筑,位于建水县西庄镇白家营村,跨泸江河与榻冲河之交汇处。双龙桥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当时在泸江上建石桥三孔,后因泸江、塌冲河水泛滥,河床逐渐加宽,道光十九年(1839年)续建十四孔,与原建的三孔桥首尾相连,雁齿蝉联、合为一体,故又称“十七孔桥”。桥中建有三重檐歇山顶楼阁,西端有重檐攒尖顶楼亭,蔚为壮观。正是:</p><p class="ql-block"> 长虹跨水贯西东,镇锁“双龙”气势雄。</p><p class="ql-block"> 岁月留痕青石路,廊桥漫步沐春风。</p><p class="ql-block"> 注:双龙指代泸江河和榻冲河两水道,建桥后有镇锁双龙之势,这也是双龙桥名称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  二、古城主街</p><p class="ql-block"> 享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美誉的建水古城,古称步头,亦名巴甸,唐元和年间,南诏政权在此处修筑土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设临安卫,在原来土城的基础上扩建成砖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修建的东门朝阳楼,虽历经多次战乱和地震,仍然屹立如初,成为滇南重镇留存的标志。走在古城主街临安路上,可见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至今已有630余年可考历史的临安府署,始建于元代,经明清两代扩建的建水文庙,始凿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清末重修的十二眼古井。正是:</p><p class="ql-block"> 临安路上树婆娑,建水城中古迹多。</p><p class="ql-block"> 一座门楼迎旭日,“滇南邹鲁”可当歌。</p> <p class="ql-block">  临安府署是明清时期滇南的“府”级官署建筑,也是中国古代吏治建设的重要见证。中轴线对称布局,六进院的建筑格局,展现了古代官署的庄重与威严。</p> <p class="ql-block">  建水文庙是当前除山东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外的第三大孔庙,总体布局采用中轴对称宫殿式,仿曲阜孔庙风格建造,气势雄伟壮观,庄严肃穆。文庙在古代不仅是尊孔崇儒的道场,也曾是办学的场所。当年的建水城之所以能成为滇南的“文献名邦”,文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三、朱家花园</p><p class="ql-block"> 走进翰林街,朱家花园是清末乡绅朱渭卿兄弟建造的家宅和宗祠。园内宗祠、庙堂、居室、园林皆富丽堂皇,主轴线上依次排列着池塘、前花园、一进、二进、三进院落和后花园,为建水地区典型的“五间六耳五间厅,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民居庭院并列联排组合的群体建筑,穿梭在富有滇南私家园林韵味的房间之中,似有种走进“迷宫”的感受。正是:</p><p class="ql-block"> 梅兰竹菊景无穷,古韵犹香味正浓。</p><p class="ql-block"> 院院相连门透洞,穿堂入室走迷宫。</p> <p class="ql-block">  朱家花园垂花大门</p> <p class="ql-block">  家训门洞</p> <p class="ql-block">  水塘、戏台和宗祠。</p> <p class="ql-block">  天井和过厅</p> <p class="ql-block">  厅堂门庭</p> <p class="ql-block">  雕梁画栋,繁花似锦。</p> <p class="ql-block">  改建的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  四、米轨小火车</p><p class="ql-block"> 米轨铁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由法国人设计并修建,是滇越铁路的一部分。小火车以其独特的窄轨(轨距1米)和复古风格,现作为旅游专线,全程约12.82公里,设有临安站、双龙桥站、乡会桥站和团山站四个站点,坐上小火车感受历史氛围,静享慢生活之悠闲。正是:</p><p class="ql-block"> 车轮滚滚过青山,坐享浮生半日闲。</p><p class="ql-block"> 快乐无知时日过,轻车慢慢到临安。</p> <p class="ql-block">  五、团山古村</p><p class="ql-block"> 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落,是个滇南汉族张姓移民村,拥有保存完好的清末民初古建筑群,外雅内秀的将军第、张家花园、留苑、营长府、司马第、秀才府等,其结构布局与江南民居有相似之处,是典型的中原汉式传统设计,同时巧妙地吸收了彝族土掌房的建筑样式。民居以天井为中心,大门多在主体建筑一侧,通过形状不一的过道,到达主体院落。这种大门不对主楼开,“歪门邪道”的布局或许出于保密安全、财不外露的需要,或许还蕴涵曲能求全的哲学智慧。</p> <p class="ql-block">  六,特产紫陶</p><p class="ql-block"> 建水紫陶,别名滇南琼玉,建水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陶泥取自境内五彩山,含铁量高,使成器硬度高,强度大,经无釉磨光,精工细磨抛光,质地细腻,光亮如镜。有“坚如铁、明如水、润如玉、声如磬”之誉。参观紫陶产业学院,感受彩泥精刻慢填的生产工艺,并享用紫陶汽锅餐。正是:</p><p class="ql-block"> 陶泥五彩色斑斓,细刻精雕技不凡。</p><p class="ql-block"> 窑火正红成皿物,汽锅端上特色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