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常言道:人与人相遇相识皆因有缘,能够在一起学习、工作、共事成为同学、同事或者朋友,则是多年修来的缘份;能够成为父(母)子、夫妻、亲人更是百年甚至更久才修来的福报。</p> <p class="ql-block"> 人的一生,都在与父(母)子、夫妻、亲人以及周边的人、同学、同事、朋友的相处相伴中度过。与人相处,是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不仅仅流于表面,更潜存于内心。</p><p class="ql-block"> 与人相处,有人说难、有人说易,还有人说说不清、讲不明、教不会、只凭悟心。固然,与人相处确有技巧,但冠以“情商”之名后,的确是“高、大、上”,云遮雾罩、玄呼至极!</p><p class="ql-block"> 其实,与人相处,不论何种情形,无非就是“说话”与“做事”,说话是表面、做事是内在,互为依托又互为验证与补充。常听到“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好汉出自嘴、好马出自腿”“会说的不如会做的”等等,均未脱离“说”与“做”这个本质,只是“单一”与“组合”之别而已。<span style="font-size:18px;">说要坦诚、做要厚道,说的好而做的不好则是自我否定,最终只能落个心口不一,他人远而避之!</span></p> <p class="ql-block"> 与人相处中,每个人总是与接触多的、亲近的人如家人、亲人、朋友等交流的最多,相互间探讨的事情与问题也多,说话也比较直接,甚至不太注意语气和方式,在有不同认识和不同看法时争辩或讲述的也多,越是亲近的人越想很直接地告诉他、讲清楚、说明白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以得到对方的认同、理解与支持。当对方不理解、不明白、不认同、不支持时,还总是要计较并放在心上。之所以要说清楚、讲明白并计较是因为自已心中有对方,总觉的亲、近。同样,对方与自已辩论、计较也是因为亲、亲近。如果不亲、不近,心中没有对方,一般都会挑着拣着说,不会直接了当,不会与其争辩计较,也不会将某个人、某件事记着而不放下、放不下。这就是人性、也是人心!</p> <p class="ql-block"> 每个人,都会因种种原因,在一定时间内与亲人、朋友联系少一些、走动少一些。从表面看,好象是走远了,其实还在心中,从未放下、也放不下,因为彼此已是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论时间多久,永不会走远。当某一天失去对方时,会感到难过、难过很久很久...... 而对于不亲、不近者却不会如此!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一些真的是走远了,那是因为已经不再在心中了、放下了,缘也尽了。</p><p class="ql-block"> 人,是一个矛盾综合体。一种既为自己又为别人,既想独处而又群聚群处、既想显示自己的独立性而又想与周边人共处甚至融入其中、不脱离亲朋好友、不脱离群体的动物,相互在不断的存异与磨合中延续,在不断的碰撞与契合中共存,生生息息,从不间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