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313-17潮汕五天四晚游之四礐石塔山-潮州博物馆英歌舞-妈屿岛

玮祎

<p class="ql-block">早上九点,大巴开出汕头,驶过汕头跨海大桥,前往今天的景点礐石风景区-塔山。</p> <p class="ql-block">这花很美,叫红花羊蹄甲。南方到处都有。</p> <p class="ql-block">礐,音确(que)。《辞海》或《康熙字典》对此字的析义: 一是风或水击石成声,为象声词;二是山多大石。以此解释,"礐"字不仅有巍峨巨石之形,且有海浪击石之声。礐石因濒临大海,山多巨石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看到最多的就是郁郁葱葱盘根错节的大榕树</p> <p class="ql-block">文创小店</p> <p class="ql-block">白花羊蹄甲,与红花羊蹄甲是一个种类。</p> <p class="ql-block">礐石风景区:坐缆车上山,景区风景绮丽、丘峦簇拥、怪石奇峭,古朴的民居与殖民地洋楼并存,海湾环抱的亚热带植物为特色的滨海自然风景名胜区。</p> <p class="ql-block">飘然亭是碧石风景名胜区内与垂虹洞齐名的精华景点。其屹立于塔山景区前峰,海拔约120米的"鸡冠峰"巅,建于1986年。</p> <p class="ql-block">亭分二层、六柱、圆形亭面上檐牙高啄,金黄色琉璃瓦盖顶,顶端装饰着一颗镶金,光芒环射的橄榄球体,楼板面装饰金凤花图案,是古今艺术融于一体的园林建筑。</p> <p class="ql-block">亭上刻有对联"落霞孤鹭秋水长天王子安其所题何处,游龙惊鸿春松秋菊曹子建惜未到海疆"。飘然亭上,引颈而望,海天一色,山、海、城景一览无余。清风徐来,令人心旷神怡,飘飘欲仙。每当云雾环绕,登此亭若置身仙境,百念俱忘,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以“海”、“山”、“石”、“洞”为景观构成要素,具有“雄”、“奇”、“秀”、“幽”特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坐索道下山,经过巨石,上刻字“百里繁华”~</p> <p class="ql-block">鸟瞰美景,眺望远景,天际一色,两座大桥,一前一后…充分享受平面旅游所不可企及的立体旅游感受。</p> <p class="ql-block">这个礐石塔山实在没什么意思,坐索道上去,转一圈下来,就算来此一游吧。</p> <p class="ql-block">潮汕历史文化博物馆:汇聚着潮汕文化精髓,集中展示潮汕三市非遗精粹,打造粤东地区文化地标,建筑风格取材于极具潮汕韵味的山海特色、红头船、潮汕民居,背靠礐石风景区的笔架山,面向汕头海湾,体现“山海交融”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停泊于潮博中心大堂的红头船,长18米,宽4.4米,高15.9米。红头船见证着潮汕先辈的艰难创业史,也记载着海外潮人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正是这种精神钟毓出一大批商业巨擎,成为了潮商华侨笃诚守信的有力见证,也成为一代代潮人奋斗的精神标杆。红头船之于汕头,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海内外潮人团结的纽带,也是潮人的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开放海禁,为便于登记、管理、收税,要求各省船只在船头、船尾和桅杆上半部涂上不同颜色,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排序。江苏位于北方,北方属水,用色为黑,"青油漆饰,白色钩字";浙江位于西方,西方属金,用色为白,"白油漆饰,绿色钩字";福建位于东方,东方属木,用色为绿,"绿油漆饰,红色钩字";广东位于南方,南方属火,用色为赤,赤即红色,故船头用红油漆饰,青色钩字,"红头船"因此得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嘉庆年间,澄海樟林古港达到全盛期,号称粤东"通洋总汇",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三个起源地之一。不少百姓乘着"红头船"南下"过番",远渡南洋,在异域他乡筚路蓝缕、厉奋发,开创一番新天地。</p> <p class="ql-block">舞狮,木偶剧,是潮州一大特色。</p> <p class="ql-block">潮绣与广绣合并为粤绣,与苏绣、湘绣、蜀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潮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富有特色的一种刺绣艺术。潮绣有着强烈的地方色彩,有构图饱满均衡,阵法繁多,纹理清晰等特点。潮绣针法多达200多种,有转针绣、垫高绣、钉金绣、打籽绣等。其中以垫高绣独异于其他绣法,绣物富有立体感,这种绣法在四大名绣中也是绝无仅有的。潮绣技法手法内容繁多,产品制作流程冗长,是手工领域的一份宝贵遗产。</p> <p class="ql-block">民俗民风:古汉礼,男子二十岁"加冠",女子十五岁"及笄",以示成年。潮汕地区古代的成人礼﹣"出花园",是十五岁(均计虚岁)的男、女孩子,在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或另择日)举行的成人礼,表示孩子已经成人。此习俗相传与明代嘉靖11年(1532年)潮州状元林大钦(512-1545)孩童时"穿红皮木展""吃鸡头"的故事有关。主要程式有:问卜占卦、沐浴更衣、拜祭公婆神和花公花妈(奶)、吃"头彩食"等。</p> <p class="ql-block">微雕太安堂麒麟丸制作技艺是融合太安堂历代制药精髓及明代太医院的医道用法及宫廷药制法的核心制作技艺。清雍正年间,太安堂第七代传人以古今种子第一方"五子衍宗丸"为基础, 研发出经典名方"太安五子衍宗丸"。太安堂麒麟丸制作技艺, 秉承太安堂"遵古重拓,方经药典, 精微极致, 大道无形"的制药理念, 严格对麒麟丸方进林薛中中药材进行洗、剪、切、蒸、炙等制作,采用特殊中药对何首乌进行特殊炮制处理, 保持中药药性, 提高组方疗效, 产品具有补肾填精,益气养血之功效,专治不孕不育。</p> <p class="ql-block">鸭母捻,牛肉丸,无米稞,老香糯…都是潮州美食。</p> <p class="ql-block">潮汕木雕是根植于民间沃土的艺术奇葩,与黄杨木雕、东阳木雕、福建木雕并称为我国四大木雕。</p> <p class="ql-block">漆画及颇具潮州特色的彩雕。潮汕木雕历史悠久,始于唐代,盛于明清。汕头木雕技艺是一种纯手工技艺,按刀法的不同,分为沉雕、浮雕、通雕、圆雕、镂空雕等技法。作品以题材广泛、构图饱满、雕刻精细、多层镂空、金壁辉煌等特点而称誉海内外。</p> <p class="ql-block">潮汕传统建筑-驷马拖车</p> <p class="ql-block">英歌舞:潮汕非遗文化舞蹈【英歌舞表演】是汉族舞蹈形式之一,是流行于潮汕地区的普宁、揭阳、惠来、潮阳、陆丰、潮州及福建漳州等地区的一种糅合南派武术、戏剧等地方艺术为一体的民间广场舞蹈。</p> <p class="ql-block">它以刚劲、雄浑、粗犷、奔放的舞姿,构成了磅礴、威武、强壮、豪迈的气势,给人以力与美的震撼。英歌舞所表演的角色均为《水浒传》中的英雄豪杰,但表现手法十分概括写意,既不叙述故事情节也不表现人物,更多的是渲染战斗情景和热烈气氛,塑造英雄整体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鸳鸯茉莉是一种茄科鸳鸯茉莉属的常绿灌木植物,高约1米,茎皮深褐色,分枝力强,叶片纸质互生,花朵芳香且双色同时绽放枝头,故名"鸳鸯茉莉"。</p> <p class="ql-block">鹅头大餐:因为爱所以卤;无鹅肉不会滂沛…这两句什么意思?不懂~</p> <p class="ql-block">餐厅一角,到处是鹅头…</p> <p class="ql-block">“潮炳记”,一个网红店</p> <p class="ql-block">潮州人说的好吃,只是他们的感觉,我认为这顿餐并不好吃…</p> <p class="ql-block">潮州农村之貌</p> <p class="ql-block">前往妈屿岛途中海景…</p> <p class="ql-block">此时已近黄昏,天边显出橙黄色,像一条彩带镶嵌在海的尽头…</p> <p class="ql-block">妈屿岛:一个隐藏在潮汕的美景之地,位于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城区,是内海湾上的一个小众海岛。这里不仅有海湾大桥的壮丽景色,还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穿过茂密的榕树林,行走在盘旋于岛上的石阶小道。</p> <p class="ql-block">由于地处广东省汕头市内海向外海的出口,地理位置险要,解放后一直做为海防前哨,被列为军事禁区,1979年才对外开放,辟为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妈祖庙宫始建于清朝,主要景点是潮海关,老妈宫,新妈宫,东海普陀山寺,海龙王庙,娘娘石像,妈印石,观海亭~</p> <p class="ql-block">岛上还有双忠庙、伯公庙、友谊亭、醉潮楼,和附近鹿屿灯塔等古迹新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妈屿岛的涂鸦,每一笔都藏着故事,转角遇见妈祖庙,香火依旧~</p> <p class="ql-block">搁浅的渔船,木栈道,涂鸦墙…岛上的景色、建筑和涂鸦墙的配色都非常日系,仿佛置身于漫画世界,被誉为“汕头小镰仓”。</p> <p class="ql-block">汕头海湾大桥,风景旖旎,</p> <p class="ql-block">云彩就像一根根丝带悬挂在天边,装扮着暮色下的大海,更有一种神秘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