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教育的探索之路上,我校英语教学团队始终致力于创新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3月18日,一场围绕“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研讨活动在校内展开,李睿老师以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Welcome to our farm”为例,展示了主教材与绘本融合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为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p> 课例展示:创新融合,构建完整教学体系 <p class="ql-block"> 李睿老师的课堂上,单元主题被巧妙地细分为“认识农场动物”“探寻动物之家”“感知生命奥秘”等小主题,并与绘本《Caterpillar’s Home》深度融合,将单元内容整合为6课时。课堂伊始,李老师以一首欢快的歌曲导入,唤醒学生对农场动物的旧知,自然过渡到绘本学习。在绘本教学中,围绕“毛毛虫的家在哪里”这一核心问题展开深度探究,通过预测、讨论、任务型活动等方法,层层推进学习。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最终,李老师将教材与绘本内容巧妙融合输出,引导学生创新表达,进一步巩固知识,提升综合素养。</p> 微讲座分享:深度解读,提供教学策略参考 <p class="ql-block"> 陈艳红老师在微讲座《基于英语核心素养下的主教材与绘本融合的单元整体教学》中,以李老师的课例为载体,从“多元解读教材,巧选融合绘本”“新旧知识融会贯通,自然过渡”“深度绘本学习,提升思维品质”“联系实际,创新输出”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享。讲座内容丰富且实用性强,通过分享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案例,为教师在教材解读、思维培养、课堂互动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参考。</p> 课堂评价量表:系统观察,助力教学改进 <p class="ql-block"> 蔡文英老师详细介绍了英语观课量表的使用方法和意义。观课量表是教师开展课例研究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教师从多个维度对课堂教学进行系统观察和分析。本次研讨活动共使用了六种观课量表,分别从教学目标达成、知识的获得与学法的迁移、思维的培养、言语的运用、提问与要求以及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表现等角度进行观察和记录。通过这些量表,教师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课堂教学效果,为教学改进提供有力支持。</p> 课例研讨:多元视角,共促专业成长 <p class="ql-block"> 在课例研讨环节,我校英语组的教师们围绕李睿老师的课例展开了热烈讨论。江安敏老师指出,李老师在教学设计中明确设定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的目标,并通过课堂活动有效落实了这些目标。夏洋老师补充说,教学过程中的活动设计与目标高度契合,尤其是通过绘本《Caterpillar’s Home》引导学生思考“毛毛虫的家在哪里”,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谭芳老师提到,李老师的课堂通过直接讲解、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和技能知识。郭建琴老师指出,巩固训练环节设计多样,包括口头练习、情景模拟和小组合作,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技能运用能力。高海兰老师强调,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会了知识,还掌握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为知识的迁移打下了坚实基础。程韬老师表示,李老师的课堂通过提问、讨论和拓展延伸,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周威老师补充说,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得到了显著提升,尤其是在描述毛毛虫的旅程时,学生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魏亚辉老师指出,李老师的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言语运用机会,学生在基础性、简单性、综合性和创造性言语运用方面都表现出色。老师们一致认为,课堂互动良好,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频繁,学生的参与度高,课堂氛围活跃。</p> <p class="ql-block"> 付祖勇校长代表观课的校长发言,对李睿老师的课以及学生的表现高度评价。最后,杨泽姝副校长就我校创英语特色学校以及英语组情况给参与英语大单元活动的校长们做简单介绍,并鼓励老师们充分利用课堂量表的优势,分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p> 总结与展望:持续探索,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p class="ql-block"> 此次教学实践充分体现了单元整体教学的优势,通过主教材与绘本的深度融合,实现了知识的系统化与能力的进阶提升。我校将继续探索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为学生打造更高效、更有趣的英语课堂。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资源。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核心素养的新时代学生而努力!</p> <p class="ql-block">总编:谭复成 杨勇</p><p class="ql-block">审核:杨泽姝</p><p class="ql-block">编辑:汉丰六校英语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