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为我国新一年的发展勾勒了清晰蓝图。其中,应急管理相关内容备受瞩目,彰显了国家对应对各类风险挑战、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定决心。</p><p class="ql-block">过去一年,我国面临诸多复杂形势,局部地区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防灾减灾和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这背后凝聚着无数应急人的努力。从四川凉山阿布洛哈村强化临灾预警、开展防汛防地质灾害宣传培训,到湖南岳阳在应对雨雪冰冻和暴雨洪涝灾害时引入北斗监测、无人机蜂巢技术等先进手段,各地积极探索防灾减灾新路径,成效显著。这些实践充分证明,扎实的防灾减灾工作是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重要基石。</p><p class="ql-block">在安全生产领域,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强化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开展燃气、电动自行车等安全隐患全链条专项整治”,切中要害。新疆阿克苏消防救援部门联合多部门常态化开展宣传、加强源头管理,甘肃通过成立专班等措施全链条防控电动自行车火灾风险,都是积极的行动范例。安全无小事,尤其是新兴产业如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的快速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伴生新风险。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优化安全标准,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安全性能,利用技术手段实时监控风险。</p><p class="ql-block">迈向新征程,应急管理工作需持续发力。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明确安全生产法定职责,消除监管盲区漏洞。同时,转变监管方式,减少多头重复、指标细碎、方式繁琐的督查检查考核,从事后追责转向事前预防,推动企业自觉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另一方面,面对自然灾害和各类安全风险,需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大专业培训和装备投入,确保在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p><p class="ql-block">发展是硬道理,安全也是硬道理。我们必须将应急管理各项工作放在建设平安中国的大局下考量,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筑牢坚实的安全屏障,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p>